北京舞蹈學院是一所以高素質舞蹈人才培養(yǎng),、高水平舞蹈理論研究和作品創(chuàng)作為主要任務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學院前身為北京舞蹈學校,始建于1954 年,,是新中國第一所專業(yè)舞蹈學校,。1978 年經(jīng)國務院批準正式成立北京舞蹈學院,隸屬于文化部,,2000 年劃轉北京市人民政府,。學院具有學士和碩士學位授予權,是中國唯一一所專門化的舞蹈教育高等學府,,也是當今世界規(guī)模最大,、專業(yè)設置全面的舞蹈知名院校,被譽為“舞蹈家搖籃”,。
學院不斷深化舞蹈教育教學改革,,截至2022年,現(xiàn)設有中國古典舞系,、中國民族民間舞系,、芭蕾舞系、國際標準舞系,、音樂劇系,、創(chuàng)意學院(含編導系、現(xiàn)代舞系,、藝術設計系,、影像新媒體中心)、人文學院(含舞蹈學系,、藝術傳播系,、藝術理論部)、教育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部,、繼續(xù)教育學院,、附屬中等舞蹈學校等教學機構,共同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舞蹈教育體系,。
建校以來,,學院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文藝方針,,以引領和推動中國舞蹈教育事業(yè)改革與發(fā)展為己任,,以“為人民而舞,為時代建功”為價值追求,,堅持立德樹人,,全面履行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國際交流合作等重要職能,,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舞蹈大學,。
1954年2月,在新中國舞蹈教育的第一批教員在東城區(qū)香餌胡同一個四合院里接受了蘇聯(lián)專家的系統(tǒng)訓練,,拉開了中國舞蹈教育的序幕,。
1954年的9月6日,北京舞蹈學校在白家莊舉行了“建校典禮”,,時任文化部部長的茅盾為學校剪彩,。
1955年,學校代表中國第一次參加了世界青年學生和平與友誼聯(lián)歡節(jié)的比賽,,由賈作光編導的《鄂爾多斯》獲得了第一枚國際金質獎章,。
1956年,學校上演了第一部完整的芭蕾舞劇《無益的謹慎》,。
1958年7月,,學校第一次成功公演了世界經(jīng)典芭蕾舞劇《天鵝湖》,誕生了由該校培養(yǎng)的第一位白天鵝:白淑湘,。
1959年,,學校成立了中國第一個實驗芭蕾舞團——北京舞蹈學校附屬實驗芭蕾舞團,它也是中央芭蕾舞團的前身,;同年,,學校推出了第一部自編自演的民族舞劇《魚美人》,標志著中國民族舞劇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fā)展階段,。
1960年,,學校推出了第一批教材:《中國古典舞教學法》、《古典芭蕾基本訓練》,、《古典芭蕾雙人舞教學法》,。這些教材在日后成為全國舞蹈院校的示范教材,;同年,在周恩來總理的指示下,,成立了中國第一個東方音樂舞蹈班,,該班也成為享譽海內外的東方歌舞團的前身;同年,,學校的骨干教師和優(yōu)秀畢業(yè)生第一次支援地方,,成立了國家級重點中專——上海舞蹈學校,。
1962年,,在世界青年聯(lián)歡節(jié)的舞蹈比賽中,學生陳愛蓮第一次為中國在世界大賽中一人獨得兩枚金質獎章,。
1978年,,北京舞蹈學校改制成“北京舞蹈學院”。
2000年,,北京舞蹈學院劃轉為北京市管理,。
2001年,北京舞蹈學院新增了音樂劇,、藝術傳播和藝術設計等學科,。
以上信息源自官網(wǎng),數(shù)據(jù)截止至2023年6月,,請以官網(wǎng)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