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寶相寺,,唐名為昭空寺,宋真宗封禪泰山時駐蹕汶上,,御敕昭空寺為寶相寺,。歷經(jīng)千年香火不衰,成為帝王將相,、名流墨客觀光禮佛之圣地,,赫為齊魯大地名寺寶剎。1994年3月15日在茸修八角十三層太子靈蹤塔時,,在塔宮內(nèi)隱世八百余年的佛牙,、舍利等141件佛教圣物,貴無比,,特別是佛祖釋迦摩尼佛牙顯世,,轟動全國,震驚世界,。
寺中現(xiàn)存佛塔一座,,為8角13層樓閣式磚塔,底層東,、西,、南各一券門佛龕,原有佛像,。塔高41.5米,,精工細作,古樸典雅,,造型優(yōu)美而雄偉,。北向群圓拱門,可通塔內(nèi),。五層以上四面辟洞門,。塔層外檐飾斗拱,,上承圓椽連檐,皆作蟬肚形,。惟四層外檐環(huán)雕大型蓮花寶座,,蓮花瓣長寬各達0.3米,形成高大端莊的平座,。塔內(nèi)設螺旋階梯直達頂層,。整個塔身自下而上逐層收斂,頂置黃琉璃圓葫蘆塔剎,,金光閃閃,故有“黃金塔”的美稱,。佛教圣物出土后,,每年農(nóng)歷3月15日都開展朝拜圣物的重大佛事活動,吸引眾多佛界人士及游客前來朝拜,。寶相寺供奉殿現(xiàn)供奉釋迦牟尼檀木貼金大佛,、青石彩塑十八羅漢。塔宮面積80平方米,,塔宮深處供奉釋迦牟尼真身佛牙,。
以汶上寶相寺為核心的中都佛苑旅游區(qū)經(jīng)過擴建,主要景點有影壁,、香水海,、菩提樹、須彌山,、寶相寺,、地宮、太子靈蹤塔,、禮佛廣場和禮佛大道,。擴建后的景區(qū)將成為融圣物展示朝拜、宗教休學體驗,、旅游觀光休閑,、佛教建筑博覽等為一體的佛教文化主題公園及山東省著名的佛教文化體驗地。
供奉殿是寶相寺為紀念佛牙舍利面世,,專門為供奉釋迦牟尼佛和佛牙真身舍利而建造的殿堂,。殿中所供奉的釋迦牟尼佛佛像為檀木貼金大佛,兩側(cè)為青石彩塑十八羅漢,。供奉殿,,因供奉佛祖的真身靈骨而得名。供奉殿高9米,,占地500平方米,,為歇山式建筑,。供奉殿95年奠基,96年建成,。
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寶殿就是正殿,也有稱為大殿的,。大雄寶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眾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寶殿中供奉本師釋迦牟尼佛的佛像,。大雄是佛的德號,。大者,是包含萬有的意思;雄者,,是攝伏群魔的意思,。因為釋迦牟尼佛具足圓覺智慧,能雄鎮(zhèn)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稱他為大雄,。寶殿的寶,是指佛法僧三寶,。
鼓樓下面供奉的是伽藍菩薩,。“伽藍”是寺院道場的通稱,,意為“無諍之地”,。伽藍菩薩是護衛(wèi)寺院的護法神,愿以己身,,庇一方凈土,。佛說有十八神保護伽藍,統(tǒng)稱伽藍圣眾菩薩,。殿中所供奉的伽藍菩薩以關(guān)公形象造像,。相傳關(guān)公以忠義為名,死尊為神,,后皈依三寶,,成為佛教的伽藍護法神。
鐘樓里懸掛著梵鐘,。寺院早晚叩鐘一百零八響,,寓意眾生能脫離一百零八種煩惱,又鐘聲能令三惡道眾生暫時息苦,,故寺院僧眾不吝慈悲,,早晚叩鐘。叩鐘時,,唱叩鐘偈,,一句一叩,,以祈愿受苦眾生聽聞鐘聲之后,能夠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
鐘樓下面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薩,。地藏王菩薩因“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所以得名。地藏王菩薩久遠劫以來不斷發(fā)愿救度一切罪苦眾生尤其地獄眾生,,以“大孝”和“大愿”著稱,,被尊稱為“大愿地藏王菩薩”,為漢傳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其應化道場為安徽池州的九華山。
文殊殿是供奉文殊菩薩的殿堂,。文殊菩薩又稱大智文殊師利,、曼殊室利、法王子,,被譽“智慧第一”,,為諸佛之師,與普賢菩薩同為釋迦牟尼佛左右脅侍,,世稱“華嚴三圣”,。應化道場為山西五臺山。
天王殿是山門內(nèi)的第一重殿,。殿內(nèi)中間供奉彌勒菩薩,;彌勒像后供韋馱菩薩;兩旁則供四大天王,。因而又稱“彌勒殿”,、“韋馱殿”。
1,、從日東(日照--菏澤東明)高速濟寧北出口下,,沿105國道北行25公里即到汶上縣城(進入汶上縣城后沿圣澤大街行500米即到汶上寶相寺景區(qū)。
2,、從京福(北京--福州)高速曲阜出口下,,進入濟寧327國道,沿327國道西行3000米進入105國道,,沿105國道北行35公里即到汶上縣城,。
3,、沿濟荷(濟南--菏澤)高速東平入口下,沿105國道南行15公里即到汶上縣城,。
1,、濟寧汽車站到汶上汽車站發(fā)車為流水線,每班車20分鐘,。
2,、曲阜汽車站到汶上汽車站發(fā)車為流水線,每班車30分鐘,。
3,、兗州汽車站到汶上汽車站發(fā)車位流水線,每班車30分鐘,。
4,、從濟寧火車站下到濟寧市區(qū),沿105國道南行40公里即到汶上縣城,;從兗州火車站下到兗州市區(qū),,到汶上僅35分鐘車程。
1938年,,日本侵略者炮轟寶相寺,、血洗黃安街,千年古剎夷為平地,,塔剎相輪遭劫,。
1947年,塔身受到炮彈重創(chuàng),。
1958年,,寺院內(nèi)北魏“太和三年(公元479年)”造萬斤精鐵大鐘被砸爛煉鋼。
1994年,,修塔,、剔除水泥裙時,意外發(fā)現(xiàn)了塔基底部的地宮入口,,在塔宮內(nèi)發(fā)現(xiàn)了金棺,、銀槨、佛牙,、舍利,、跪拜式捧真身菩薩等141件佛教圣物。
1995年,,寶相寺開始恢復建設,,一期工程于1998年完成,現(xiàn)已建成供奉殿、中都博物館(佛教圣物展示館),、碑廊,、地宮、僧院,、浮雕牌坊,。
2011年,寶相寺景區(qū)被評為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
2013年5月,,寶相寺太子靈蹤塔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