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教寺位于長治市郊區(qū)馬廠鎮(zhèn)故驛村。寺南臨村,,農舍密布,;其余三面為廣闊田野,道路縱橫,,交通便利,。1986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崇教寺始建年代不詳,,據(jù)寺內碑文記載,,創(chuàng)建于北宋太平興國9年(984年),初名鴻門寺,,后廣武山莊樓寺僧人奉旨重修,,更名崇教寺。明嘉靖27年(1548年),、萬歷7年(1579年),、萬歷47年(1619年)、清康熙58年(1719年),、乾隆3年(1738年)先后進行修葺,。
寺院坐北朝南,一進四合院,,總占地面積936平方米,。南為天王殿、北為大佛殿,,左右耳殿,、東西廊房相對兩側,結構嚴謹,,布局合理,。山門位于天王殿右側,前豎石獅一對,,造型古樸,,雕刻精細。大佛殿面闊,、進深均三間,,六架椽屋,四椽栿對侯乳栿,,通檐用三柱,。前后檐為圓形木柱。前檐用大闌額,,上置平板枋,,枋設斗栱四朵,,五鋪作雙下昂,昂呈琴面式,,耍頭作如意形,;明間兩朵斗栱出45度斜栱和斜耍頭,栱,、昂,、耍頭形制多變,是元,、明重修時后換構件,。殿內金柱為四棱小抹角石柱,上下兩截對接而成,;內槽柱頭斗栱四鋪作,;素枋、攀間枋穿插而過,。四椽栿作月梁狀,,為一根圓木一解兩半,斷面不足宋式《營造法式》的3:2規(guī)定,。但歷經(jīng)千年,,仍安然無恙,實屬奇構巧作之例,。佛殿屋頂琉璃脊獸,,簡板布瓦裝修,舉折平緩,,形制古樸,。原為懸山式,清代重修時在土胚墻外包鑲青磚,,將其改變?yōu)橛采巾?。天王殿面?間,懸山頂,,灰脊灰獸。四椽栿前后貫通,,前后檐柱頭用欄額,、普拍枋。柱頭斗栱五彩雙下昂,,昂呈琴面式,,耍頭尾螞蟻形前檐明間施平身科,斗拱形制同柱頭科,。明間辟門,,貫通前后,。后檐用方形石柱。此殿雖然經(jīng)清代多次重修,,梁,、架斗拱形制仍不失明代建筑風格。
寺內還保存有宋代賜文碟文碣一塊,,記載了寺院的歷史沿革,,另有明清碑碣數(shù)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