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是清代詩人鄭燮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前兩句寫寫竹子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而新生力量的成長又需老一輩的積極扶持,,表達了后輩對長輩扶持的感恩;后兩句是展望,,用以表現(xiàn)新生力量會更強大,。全詩表達了長江后浪推前浪的辨證思想。語言簡單,,卻富含哲理,。
新竹
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1,。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2。
1,、扶持:支持,、幫助,含有關懷照顧之意,。
2,、龍孫:指竹筍,、新竹。陸游《夏日》詩:“將雛燕子暫離巢,,過母龍孫已放梢,。”鳳池:鳳凰池的省稱,。鳳凰池本是禁苑中的池沼,,魏晉南北朝時,設中書省于禁苑,,掌管機要,,接近皇帝,故稱中書省為“鳳凰池”,,古詩中常以鳳池喻宰相,。劉禹錫詩:“五驅龍虎節(jié),一人鳳凰池,?!贝颂幗柚阜龀中律叩摹袄细伞薄?/p>
新生的竹子能夠超過舊有的竹子,,完全是憑仗老竹的催生與滋養(yǎng),。
等到第二年再有新竹長出,它也開始孕育新的竹子了,,就這樣池塘周圍布滿了郁郁蔥蔥的幼竹,。
這首題畫竹詩,后面落款是:“孏石十哥弄璋之兆,。板橋弟鄭燮,。”可知這幅畫竹和這首題畫詩是祝賀其兄孏石生男孩的紀念品,,是有其特定的具體內容的,。
鄭板橋(1693-1765年),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今江蘇興化市)人,“揚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人物,以三絕“詩,、書,、畫“聞名于世的書畫家、文學家,。其書法別具一格,,以隸,、楷各參半,自稱“六分半書”,。乾隆年后,,鄭板橋所寫的“難得糊涂”四個字像傳單那樣被制成各種禮品或是拓片或是作為像章推銷,由此一直引起后人對他書法的關注,。
這是一首借新竹生長為喻,,描寫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新舊相依,新陳代謝普遍規(guī)律的詩,。全詩表明后來者居上,,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是因為有了前者奠定的基礎和先輩的積極扶持,。詩句表達了與唐朝詩人劉禹錫“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及“長江后浪推前浪”相類似的辨證思想,。
這首詩開頭兩句寫新與老的關系,,蘊含哲理,新竹由于有旺盛的生命力,,它總是要超過舊竹,,后來居上的,這是事物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不過新竹畢竟是有些稚嫩,,這就需要老干的支持、幫助,,給予關心和照顧,,只有這樣,新竹才能盡快地茁壯成長,。這自然樸素的詩句,,頗為深刻地揭示了人生哲理:年輕人總是要勝過老年人的,因為只有新生力量不斷涌現(xiàn),,人類社會才能不斷地發(fā)展前進,;不過新生力量的成長壯大,又離不開老一輩的扶持和愛護,,二者是相輔相成,、彼此作用的。這和宋人楊萬里所說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結尾兩句通過對未來新竹的期望,,以示良好的祝愿,,今年有新竹出世,,明年再有新竹出世,越來越多,,它們一定會迅速成長起來,,又高又壯,環(huán)繞鳳池周圍,。這里詩人用新生竹比喻新生兒,,希望他們能夠后來居上,出人頭地,,做大官,,繞鳳池,和“老干”一樣有出息,。如此結束全詩,,雖然表現(xiàn)了一定的世俗思想,但它卻很符合為人生子題畫的實際,。
華中理工大學副教授朱玉泉《教育至尊·中華教育經典·中》:“這首詩情真意切,寓意深長,,富有哲理他借用新竹和老干這一自然常態(tài),,形象生動地表達了他們師生之間的深情厚意,自然而然地揭示了后輩的成長只有依靠前輩的扶持但又必須在前輩的基礎有所創(chuàng)新、有所前進的深刻意旨,。鄭板橋本身的成長就實踐了這種思想,,他確實堪稱弘揚師志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