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濤設計的箋紙,,是一種便于寫詩,,長寬適度的箋。此箋原用作寫詩作為詩箋,,后來逐漸用作寫信,,甚至官方國札也用此箋,,流傳,。
薛濤箋產生于唐代。唐代名箋紙,,又名“浣花箋”。亦名“松花箋”,、“減樣箋”、“紅箋”,。唐代詩人李商隱《送崔玨往西川》云:“浣花箋紙?zhí)一ㄉ?,好好題詩詠玉鉤,?!北彼翁K易簡《文房四譜》云:“元和之初(九世紀初葉),薛濤尚斯色,,而好制小詩,惜其幅大,,不欲長,乃命匠人狹小為之,。蜀中才子既以為便,后裁諸箋亦如是,,特名曰薛濤焉?!庇终f:“府城(指成都)之南五里有百花潭,,支流為一,,皆有橋焉。其一王溪,,其一薛濤,,以紙為業(yè)者家其旁?!凿交ㄌ端旒埞始?,其亦水之宜也?!睆倪@些記載中可知,,“薛濤箋”的形制是紅色小幅詩箋,九世紀初造于成都郊外浣花溪的百花潭,。這種紅色小箋曾被薛濤用以寫詩與元稹,、白居易、杜牧,、劉禹錫等人相唱和,,因而名著于文壇,乃濤設計“命匠人狹小為之”,。薛濤箋雖只深紅一色,但顏色,、花紋甚精巧鮮麗。薛濤箋在我國制箋發(fā)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歷代均有仿制。宋代發(fā)展了胭脂版紙箋也稱薛濤箋,,用產于嘉州(今四川樂山縣)的胭脂樹花染色。宋人詩曰:“名得只從嘉郡樹,,樣傳仍自薛濤時,?!泵魉螒恰短旃ら_物》認為:“其美在色”。
相傳薛濤箋是由“浣花溪的水,,木芙蓉的皮,芙蓉花的汁”制作而成,。
薛濤,,唐朝女詩人。其父薛鄖為官,,仕宦入蜀,,定居成都。薛濤父早逝,,母孀,,生活困頓無依,后為歌妓,。薛濤和當時著名詩人白居易,、劉禹錫、杜牧等人都有唱酬交往,。居浣花溪上,,自造桃紅色的小彩箋,,用以寫詩。早年居成都浣花溪,,善制詩箋。蜀中產紙甚佳,,制以為箋,,早有盛名,杜甫已有“蜀箋染翰光”詩句,這句詩是為高適而言,,高適時在蜀西為官。成都浣花溪自古以來就是產箋之地,,屢見于記載,,唐末韋莊有《乞彩箋歌》也說:“浣花溪上如花客,綠閣深藏人不識,。留得溪頭瑟瑟波,,潑成紙上猩猩色?!本褪侵秆阡交ㄏ乒{,。明朝何宇度《益部談資》說“蜀箋古已有名,,至唐而后盛,至薛濤而后精,。”明曹學佺《蜀中名勝記》及萬歷刻本“薛濤小傳”都說薛濤僑居百花潭,,躬制深紅小彩箋。詩歌唱和,,多是一張紙上寫一首律詩或絕句,但當時的紙張尺寸較大,,以大紙寫小詩,,浪費倒不要緊,要緊的是不和諧,、不好看,。薛濤便讓造紙工匠特地改小尺寸,,做成小箋,,自己又發(fā)明了新奇的染色技法,,能染出深紅,、粉紅,、明黃等十種顏色,這就是所謂的“十樣變箋”,,這不是普通的信箋,而是專門的詩箋,。
據《唐音癸簽》載:詩箋始薛濤,濤好制小詩,,惜紙長剩,,命匠狹小之,,時謂便,因行用,。其箋染演作十色,故詩家有十樣變箋之語,?!赌霖Q閑談》載:澆花人多造十色彩箋,于是薛濤另模新樣,,小幅松花紙,,多用題詩,。《益部談資》載:花箋古已有名,,至唐而后盛,,至薛詩而后精。
薛濤一生酷愛紅色,,她常常穿著紅色的衣裳在成都浣花溪邊流連,,隨處可尋的紅色芙蓉花常常映入她的眼簾,,于是制作紅色箋紙的創(chuàng)意進入她的腦海。薛濤最愛寫四言絕句,,律詩也常常只寫八句,,她嫌常用的紙張尺幅太大,,一直有制作適于寫詩的小巧紙箋的想法。薛濤所居住盼浣花溪畔,,是當時四川造紙業(yè)的中心之一,,于是,,薛濤指點工匠制成了這種既便于攜帶又便于交流且?guī)в袀€人色彩的“薛濤箋”,,這大概是中國最早的“個人定制”產品。
不僅如此,,后世更有人認為,,薛濤從此以技術專利入行,進入了造紙業(yè),。南宋記錄各地地理風物的專著《方輿勝覽》中,,就說薛濤濤”蜀妓也,以造紙為業(yè)”,,《蜀箋譜》甚至把薛濤與當時的造紙名家“謝公”謝師厚相提并論,。
蘊含女性特有的美妙才思,紅色的“薛濤箋”配上以薛濤俊逸的行書書寫的清雅脫俗的薛濤詩,,一時間廣為風行,,成了文人雅士收藏的珍品。后來,,甚至官方的國札也用此箋,,流傳。
據載:薛濤用毛筆或毛刷把小紙涂上紅色的雞冠花,、荷花及不知名的紅花,,將花瓣搗成泥再加清水,經反復實驗,,從紅花中得到染料,,并加進一些膠質調勻,涂在紙上,,一遍一遍地使顏色均勻涂抹,。再以書夾濕紙,用吸水麻紙附貼色紙,,再一張張疊壓成摞,,壓平陰干。由此解決了外觀不勻和一次制作多張色紙的問題,。薛濤用自己設計的涂刷法,,做出了小彩箋。為了變花樣,,還將小花瓣灑在小箋上,,制成了紅色的彩箋。薛濤使用的涂刷加工制作色紙的方法,,與傳統(tǒng)的浸漬方法相比,,有省料,、加工方便,、生產成本低之特點,,類似現(xiàn)代的涂布加工工藝。
薛濤名箋有十種顏色:深紅,、粉紅,、杏紅、明黃,、深青,、淺青,、深綠、淺綠,、銅綠,、殘云。何以特喜紅色,,一般認為紅是快樂的顏色,,它使人喜悅興奮,也象征了她對正常生活的渴望和對愛情的渴望,。這可能就是薛濤喜愛紅色的原因所在,。另一方面,薛濤可能有意打破當時一味黃色的沉悶枯燥的色調,。
薛濤(約768~832年)唐代女詩人,,歌妓,字洪度,。長安(今陜西西安)人,。父薛鄖,仕宦入蜀,,死后,,妻女流寓蜀中。薛濤姿容美艷,,性敏慧,,8歲能詩,洞曉音律,,多才藝,,聲名傾動一時。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創(chuàng)薛濤箋,。在唐代女詩人中,薛濤和李冶,、魚玄機最為著名,。流傳詩作90余首,收于《錦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