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惠寺,,原名郭莽寺,藏語叫“賽科合官巴”,,意為“贊波具喜圣教洲”,,位于西寧大通縣東峽鄉(xiāng)衙門莊村北側(cè),距縣城橋頭鎮(zhèn)30余華里,。據(jù)史記載,,廣惠寺創(chuàng)建于清順治七年。雍正十年(1732)清政府令其修復(fù),,并賜題“廣惠寺”,,一度衰落的廣惠寺又恢復(fù)興旺。乾隆年間,,敕賜“法海寺”匾額一面,。
廣惠寺背靠自東向西連綿起伏的黃伯埡山麓;面對郁郁蔥蔥,、四季常青的鷂子溝松林,。周圍土地開闊平坦,良田沃野相間,。過去,,寺的左側(cè)是“大拉浪”花園,占地20余畝,對面是“布拉浪”花園,,占地10余畝,。右側(cè)是平地兀起,氣勢雄偉的三層碉樓,,直插云霄,,使人頓生“壁壘森嚴(yán)”之感。對面的東峽河,,碧波滾滾,,直瀉峽口。過河就是上下兩層的千畝平臺,,群眾稱其為“鶴子溝臺”,,與寺門遙遙相對。
據(jù)史記載,,廣惠寺創(chuàng)建于清順治七年,。建寺者是西藏哲蚌寺喇嘛端智嘉措,法號稱隆巴端智布,。當(dāng)時名為郭莽寺(郭莽,,藏語是“多門”的意思),屬于西藏哲蚌寺郭莽扎倉系統(tǒng),。建寺初,,只有顯宗經(jīng)院,康熙初又設(shè)密宗院,,遂成了顯,、密雙備的寺院。當(dāng)時和塔爾寺,、佑寧寺,、隆務(wù)寺、夏群寺等齊名,,為青海著名黃教寺院,,是敏珠爾呼圖克圖的駐寺,在甘肅,、內(nèi)蒙等地頗有影響,??滴跄┠暧欣?00余名,,經(jīng)堂、僧舍600余間,。
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青海蒙古和碩特部羅布藏丹津附同準(zhǔn)噶爾部策旺阿拉布坦反清,寺僧在個別上層喇嘛唆使下,援助叛兵,,遂“使修行之區(qū),,轉(zhuǎn)為藏奸之藪”。年底,,清將年羹堯,、岳鐘琪收復(fù)西寧、大通,,破廣惠寺,,殺廣惠寺法臺卻藏活佛等大小僧眾700余,毀圣塔,,焚燒佛殿,、經(jīng)堂。雍正十年(1732)清政府撥銀10萬兩,,令其修復(fù),,并賜題“廣惠寺”。這樣,,一度衰落的廣惠寺又恢復(fù)興旺,。乾隆年間,敕賜“法海寺”匾額一面,。
乾隆四十七年,,敕賜“大利進(jìn)殿”匾額一面。同治五年(1866),,又遭到第二次劫難,,和卻(朝藏寺、二果隆寺(佑寧寺)均毀于兵燹,。同治十三年(1874)籌劃重修,,重建工程始于光緒初,歷時三年,,共費銀57000兩,,修筑僧舍500間以及大經(jīng)堂、五層木結(jié)構(gòu)大樓,、廂房等,。大殿飛檐翹角,丹棟虹梁,,回廊畫壁,,十分壯麗。僧舍,、廂房小巧玲瓏,,新穎別致,。
民國初年,有僧眾700余人,,經(jīng)堂,、僧舍600間,附有祁家,、龍曲,、松番、朱固,、班固,、多家、洞塔,、張家八寺和興馬,、向化、新順,、歸化,、那龍五族,共管轄僧俗群眾6000余,。寺內(nèi)設(shè)有參尼札倉(顯宗經(jīng)院),、居多巴札倉(密宗上院)、居梅巴札倉(密宗下院),、迪科日札倉(文學(xué),、天文學(xué)院)、曼巴札倉(醫(yī)學(xué)院),,有固定活佛管理的12處“拉浪”,、大拉浪由寺主敏珠爾管理,布拉浪由顯靈佛管理,。
廣惠寺大僧官曹通溫布于清乾隆元年(1736)被補授第一位大通川土千戶,,到民國20年(1931)國民政府下令改土歸流止。五族土千戶共歷二十二任,,管理五族民戶約400余戶,。清代該寺領(lǐng)地包括今大通、門源,、祁連,、互助四縣的東峽、朔北,、向化,、寶庫、樺林,、南門峽,、克圖、仙密,、朱固等地,,東西長約200里,南北寬約30里,,耕地達(dá)4萬畝,,牲畜有羊1500多只,牛300余頭,,馬120余匹,,駱駝20余峰、林產(chǎn)約35000余田,。每年正月十五,、六月十五有兩次大型的“觀經(jīng)”活動,四月和九月也舉辦“觀經(jīng)”,。宗喀巴誕生和圓寂之日以及年終還舉辦“法會”.六月“觀經(jīng)”規(guī)模甚大,,屆時舉行“賽馬會”當(dāng)?shù)馗髯迦罕娗皝碚把觯簧傩沤倘罕娺€燒香叩頭,,頂禮膜拜,,以析四季平安、人壽年豐 ,。
解放前夕,,廣惠寺備受侵奪排擠,僧眾減少到250名,,活佛10人,,拉浪管家13人,干巴5人,,大管家祁旦增,,千戶阿安珠。共有經(jīng)堂6所,、僧舍420余間,。
新中國成立以來,廣惠寺也未能幸免十年動亂的浩劫其所有經(jīng)堂,、僧舍拆毀一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這座松林古剎又有了新的生機,。1981年寺院正式開放,,不少僧眾開始回寺,新建了僧舍,、經(jīng)堂,、廂房等,。不少珍貴文物如“永樂八年二月初一日大明皇帝頒賜灌頂圓頂修凈慧大師大國師孛索隆逋瓦桑兒加領(lǐng)具……衣料等的圣旨一軸”、“法海寺”匾額一方,、九世班禪大師至廣惠寺弘法時寫給廣惠寺藏文長掛軸三幅,、敏珠爾“凈明禪師之印”和廣惠寺全景照片及僧舍、經(jīng)堂,、照片等,,光彩煥發(fā),又與廣大僧俗群眾見面了,。
廣惠寺自第一世敏珠爾活佛作為寺主至第八世敏珠爾圓寂共轉(zhuǎn)八世,,期間37年沒有寺主。廣惠寺僧眾從1994年開始提出要求并逐級上報了《關(guān)于尋訪敏珠爾第八世轉(zhuǎn)世靈童》的專題報告,。1995年7月13日青海省民族宗教事務(wù)局以青宗字(1995)第018號文批復(fù),,“同意尋訪第八世敏珠爾活佛轉(zhuǎn)世靈童?!?995年10月4日上午在藏傳佛教圣地塔爾寺按照佛教儀規(guī),, 由中國佛教協(xié)會副會長、青海省佛教協(xié)會會長,、省政協(xié)副主席,、塔爾寺寺主阿嘉·洛桑圖旦久美嘉措(呼圖克圖)主持舉行了“金瓶掣簽”儀式,認(rèn)定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沙溝鄉(xiāng)多隆村牧民桑杰尖措和南措吉之子洛桑華旦益西為大通廣惠寺第八世敏珠爾活佛的轉(zhuǎn)世靈童,,屬雞,,時年15歲。
1995年11月14日上午11時,,九世敏珠爾活佛坐床典禮在廣惠寺大經(jīng)堂舉行,。
1998年在原寺院大門口246米處 修建了兩座寶塔,塔身高為8.9米,。一座命名為“菩提塔”為四方型塔,;一座命名為“殊勝塔”,為圓型塔,。
1999年7月23日籌集4000余元資金重新建樹了清雍正敕賜廣惠寺碑和重建清雍正勒賜廣惠寺碑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