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肇慶中學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qū),是廣東省十六所重點中學之一,、省一級學校,、廣東省新課程改革試驗樣本校、“十五”期間教育部重大教育科研基地,、全國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實驗學校,。
學校前身是創(chuàng)辦于1573年的兩廣端溪書院,1905年改為肇慶府中學堂,,1949年11月起定名為廣東肇慶中學,;2011年,在大旺中學另辦有廣東肇慶中學大旺實驗學校,。
截至2018年9月,,學校有兩個校區(qū),老校區(qū)為初中部,,新校區(qū)設(shè)有高中部和新疆部,,總占地283畝,總建筑面積約13.4萬平方米,;全校共有99個班,,在校學生5095人,高中部本地學生2636人,,初中部學生1836人,,有教職工478人,。
截至2018年9月,有教職工478人,。其中特級教師2人,,正高級教師1人,副高級教師166人,,中級教師239人,,碩士研究生127人,肇慶市專業(yè)技術(shù)拔尖人才3名,,省市名師培養(yǎng)對象一批,。
廣東省特級教師:李和、向國慶
廣東省教壇新秀:陸資濤,、陳淑玲,、蘇渝萍等
肇慶市學科帶頭人:鄧少鋒、胡德林,、陳玲,、蔣長征等
截至2018年9月,學校有兩個校區(qū),,初,、高中兩部總占地面積188622平方米,建筑面積143413.99平方米,,綠化面積56795平方米,。老校區(qū)為初中部,位于兩廣端溪書院原址,,占地36畝,,建筑面積約2.4萬平方米;新校區(qū)設(shè)有高中部和新疆部,,位于仙女湖畔,,占地247畝,建筑面積約11萬平方米,。全校共有99個班(其中初中36個班,,高中60個班,新疆預科班3個),,在校學生5095人,,其中新疆學生623人,香港生9人,,澳門生3人,,新西蘭國籍學生1人,意大利交流生1人,,加拿大交流生1人,,高中部本地在校學生2637人,,初中部學生1836人。
截至2017年8月,,運動場面積24499.1平方米,,400米塑膠運動場1個、塑膠籃球場17個,, 網(wǎng)球場1個,,乒乓球場2個,,校內(nèi)建筑物共22棟,。教學樓6幢,初中部東教學樓,、西教學樓和北教學樓,,高一教學樓、高二教學樓和高三教學樓,;辦公綜合樓6幢,初中部校友樓、電教樓,、科學樓、宿舍飯?zhí)镁C合樓,,高中部行政樓,、新疆部教學綜合樓,;圖書樓2幢,初中部圖書樓,,高中部圖書藝術(shù)樓;宿舍樓7幢,,學生公寓3幢、教師公寓4棟,;飯?zhí)?幢第一學生飯?zhí)煤偷诙W生飯?zhí)?;體育館1幢,。共配有網(wǎng)絡(luò)教室8個,、音樂教室5個,,美術(shù)教室4個,,舞蹈室2個、網(wǎng)絡(luò)教室8個,實驗室39個,,其中物理實驗室14個,、化學實驗室11個,、生物實驗室8個,、歷史室2個,,地理室2個,、生化探究室1個、 通用技術(shù)探究室1個,;還擁有校園電視臺,、校園廣播站。
截至2006年8月,高中部生均藏書40冊以上,,電子讀物生均20冊以上,,報刊總數(shù)不少于180種,教參工具書不少于300種,。
高考成績
2018年高考,,肇慶中學包攬全市理科總分前六名,9人進入全市理科總分前十名,;包攬全市文科總分前五名,,8人進入全市文科總分前十名。600分以上高分有101人,; 肇慶中學有超80.3%的學生過高分優(yōu)先投檔線(相當于重點線),;肇慶中學學生本科上線率超99.6%(肇中高考本科上線率從2016年開始連續(xù)三年超過99%)。
2017年高考,,肇慶中學一本人數(shù)552人,,一本率75%,,優(yōu)秀率0.95%,本科上線率為99.66%,全市理科總分前10名該校9人,全市理科總分前20名該校17人,;全市文科總分前10名該校9人,,全市文科總分前20名該校17人,。
2016年高考,肇慶中學上重點線669人,,上線率72.32%,比上年增加152人,,增長8.42個百分點,;上本科線921人,, 上線率99.57%。 全市文理科總分前20名中,, 肇慶中學分別有14人(文科),、11人 (理科)。
2015年高考,,肇慶中學上重點線517人,,上線率63.9%,比上年增長近9個百分點,;上本科線787人,,上線率97.3%。全市文理科各前20名肇慶中學均占13人,;全市文理科各前10名肇慶中學均占8名,,文理科狀元均花落肇慶中學。
2013年高考,,全市理科總分前十該校占八名,,全市文科總分前十該校占七名,重點上線人數(shù)418人,,比2012年增加142人,,增長51.48%,本科上線人數(shù)912人,,上線率91.24%,。
2017屆肇慶中學考生被985高校錄取人數(shù)為169人;被211高校錄取人數(shù)為301人,。部分學生錄取情況(不含新疆學生):北京大學3人,,清華大學2人,復旦大學2人,,上海交通大學3人,,浙江大學1人,中國人民大學1人,,南京大學3人,,武漢大學5人,中山大學54人,。
1999年至2002年,,參加全國中學生數(shù)學、物理,、化學,、生物、英語和計算機等競賽分別獲得全國一等獎62人次,,二等獎73人次,,三等獎48人次,;獲得省級一等獎25人次,二等獎123人次,,三等獎228人次,。
截至2000年1月,體育健兒共獲國際級獎4人次,,國家獎16人次,,省級獎119人次。
1974年,,學校有1人獲得世界中學生田徑賽(在法國舉行)女子400米第四名,,1人獲得第七屆亞運會4×100米接力賽第二名;1984年,,1人獲得全國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初中田徑分區(qū)賽200米第一名,;1985年,1人獲得亞洲14城市田徑賽三級跳遠冠軍,;
1986年,,學校有1人獲得廣東省省第三屆中學生運動會400米跑第一名,1人獲得廣東省第三屆中學生運動會女子跳遠第一名,,1人獲得廣東省第七屆運動會七項全能第一名,,1人獲得第三屆全國中學生運動會100米跑第二名,1人獲得第三屆全國中學生運動會400米跑第三名,,1人獲得第三屆全國中學生運動會100米跑第一名1人,,獲得第三屆全國中學生運動會200米跑第一名,1人獲得第三屆全國中學生運動會200米跑第一名,;
1990年,,學校有1人獲得全國中學生田徑賽男子100米第一名,1人獲得全國中學生田徑賽女子200米第一名,,1人獲得廣東省第八屆運動會田徑賽男子甲組七項全能第一名,,2人廣東省第八屆運動會田徑賽女子乙組4×100米接力跑第一名;
1991年,,學校有1人獲得世界中學生“學校杯”田徑賽(在匈牙利舉行)男子100米第一名,,1人獲得世界中學生“學校杯”田徑賽(在匈牙利舉行)女子200米第一名,1人獲得全國中學生田徑賽三級跳遠第一名,,1人獲得全國中學生田徑賽男子100米第一名,;
1992年,學校有1人獲得太平洋地區(qū)學校運動會(在澳大利亞舉行)三級跳遠第一名,,1人獲得全國中學生田徑賽三級跳遠第一名;1997年,,1人獲得新加坡國際“耐克杯”田徑賽800米第一名,;1998年,,1人獲得粵、港,、澳,、榕埠際中學生田徑賽800米第一名,1人獲得粵,、港,、澳、榕埠際中學生田徑賽女子100米第一名,,4人獲得粵,、港、澳,、榕埠際中學生田徑賽4×400米接力第一名,。
1979年,學校有1人獲得“全國新長征突擊手”稱號,,1人獲得“廣東省新長征突擊手”稱號,;1982年,1人獲得“全國三好學生”稱號,;
2011年,,學校有1人在2011-2012DI創(chuàng)新思維中國區(qū)總決賽中榮獲二等獎;
2014年,,學校有1人獲得DI創(chuàng)新思維大賽廣東省一等獎,、中國區(qū)二等獎以及廣東規(guī)范漢字書寫大賽硬筆書法二等獎 ;
2016年,,第12屆中國青少年創(chuàng)造力大賽暨第68屆德國紐倫堡國際發(fā)明中國區(qū)選拔賽(第4屆鐘南山創(chuàng)新公益活動),,肇慶中學獲得金獎2項,銀獎4項,,銅獎6項,,共21人次獲獎。
2017年,,學校在第十四屆全國中小學校園影視節(jié)目評選活動,,獲得2個一等獎,1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
2009年9月,學校申報的“‘三自五修’特色育人實驗研究”項目,,被評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2009年度教育部重點課題,;截至2018年9月,教師獲國家獎項295人次,,省級獎項22人次,,市級獎項11人次,。
許媚老師獲“2016年肇慶市文明創(chuàng)建先進個人”,楊剛石老師獲肇慶市法治書畫作品征集評選活動指導老師獎,;學校關(guān)工委主任陳漢鈞老師和全體語文老師連續(xù)五年組織全校學生參加教育部關(guān)工委主題教育讀書征文活動,;陳漢鈞老師被評為肇慶市“身邊好人”。
2016年11月,,評為肇慶市職工文體工作先進單位,。
2017年4月,獲得肇慶市文明創(chuàng)建先進集體稱號,。
2017年11月,,獲評為全國文明校園。
學校先后獲全國“五講四美,、為人師表”活動先進單位,、全國勤工儉學先進單位、全國群眾體育先進集體,、廣東省文明單位,、廣東省實施《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先進單位、廣東省優(yōu)秀科技活動先進學校,、“廣東省職業(yè)道德建設(shè)‘百佳’單位”等榮譽稱號,;2008年以來先后被評為“廣東省安全文明校園”、“廣東省依法治校示范?!?、“廣東省書香校園”、“廣東省中小學校本培訓示范?!?、 “全國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學校”,、“廣東省青少年科學教育特色學?!薄ⅰ皬V東省創(chuàng)先爭優(yōu)‘南粵先鋒’先進基層黨組織”,、“廣東省德育示范學?!薄ⅰ暗谖鍖煤椭C校園先進學?!?、CEAIE-AFS國際文化交流項目“銀牌學校”,、教育部全國青少年主題教育活動“示范學?!钡确Q號。
校徽
?;障旅娴娜齻€打開的書,,透露出濃重的人文氣息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障旅娴臅鉃榇陌澹咨膬善季拖穹诤I铣孙L破浪,。鮮艷的綠色表示莘莘學子在知識的海洋自由翱翔,,校徽設(shè)計以生機勃勃的綠色為底色,,寓意在浩瀚的書海里揚帆起航,。校徽構(gòu)圖和諧穩(wěn)健,,簡潔,、形象、完整,、大氣,,色彩鮮明、理念到位,、寓意深刻,,讓人精神振奮,體現(xiàn)出肇中師生自強不息,、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風貌,。
校旗
白色代表整潔的校園、圣潔的教育,,更代表學生純潔的心靈,,彰顯文化底蘊。在設(shè)計中,,以突出標志為主要任務(wù),,紅白相稱更能奪人目光,紅色也象征著朝氣蓬勃的中學生性格,,具有較強的識別性,。字體蒼勁、古樸,,暨呈顯百年名校厚重底蘊,,又富有生機和活力。畫面主體突出,,文字相稱,,顏色搭配鮮明,布局分割明顯易印刷。畫面設(shè)計需要文字不處于畫面正中間,,稍往右偏移,,是為校旗旗桿安裝后呈現(xiàn)出居中的效果。
校訓
“格物致知,,崇善尚美”
校訓語出《大學》,,典雅、端莊,,樸素,、簡約,富有濃郁的儒家文化色彩,?!爸轮诟裎铮锔穸笾痢?,“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本身而獲得知識,,探究事物原理;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崇善尚美”就是推崇善行,,傳承美好。
社團活動
學校組織有國學經(jīng)典學術(shù)講座,、話劇表演,、文學社團活動、國旗下的演講,、手抄報和黑板報,、藝術(shù)設(shè)計作品(廣告和標語)、講故事大賽,、社會實踐,、研究性學習、社論影評,、廣播稿件,、書法比賽、“九連環(huán)數(shù)學興趣小組”,、英語歌曲演唱組,、英語黑板報小組、英語朗誦組,、英語游戲組,、英語話劇組,、英語游園會(如萬圣節(jié)游園會、化裝舞會),、觀看賞析原聲電影,、英語學習交流會、“模擬法庭”,、歷史精英學社,、觀看并討論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參觀歷史博物館,、采訪歷史見證人,、編演歷史劇、第二課堂活動“圖圖是道”,、電影中的地理、地理模型的制作,、“食品安全”和“預防艾滋病”講座等活動,。
姓名 備注
黎雄才 嶺南畫派大師?
焦培南 電波傳播專家?
蔡瑤忠 水利專家?
黃玉昆 地震專家?
徐少華 廣東省副省長?
梁月玲 亞運會銀牌獲得者?
1573年,明朝萬歷元年,,廣東按察司僉事李材創(chuàng)立兩廣端溪書院,,是肇慶中學前身。
1708年,,清朝康熙四十七年,,改建為天章書院。
1757年,,清朝乾隆二十二年,,復名為端溪書院。
1905年,,清朝光緒三十一年,,在端溪書院原址創(chuàng)辦肇慶府中學堂,此為現(xiàn)代肇中的正式開端,。
1912年,,民國元年,改名為省立肇慶中學,。
1925年,,民國14年,改名為省立第七中學,。
1935年,,民國24年,復名為省立肇慶中學,??谷諔?zhàn)爭期間,,校址曾幾度遷移。
1939年,,民國28年,,遷往德慶縣金林鄉(xiāng)。
1944年,,民國33年,,遷往廣寧縣木格羅家祠。
1945年9月,,遷回原址,。
1949年11月,學校正式定名為廣東肇慶中學,。
1971年2月,,易名為肇慶市第三中學,簡稱市三中,。
1978年4月,,復名為廣東肇慶中學。
2001年9月,,實行初高中分開辦學,,實現(xiàn)一校兩部,把高中部遷移到仙女湖畔的新校區(qū),,實施全寄宿教學,。
2002年,學校被定為“十五”期間教育部重大教育科研基地和共青團全國青少年科技活動示范單位,。
2004年,,學校被定為廣東省新課程改革試驗樣本校。
2006年,,規(guī)劃動工建設(shè)新疆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新校區(qū),。
2007年9月學校招收新疆內(nèi)高班;10月學校以優(yōu)秀等級通過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評估,,成為廣東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2009年秋,高中部開始接收國際交流生,。
2011年,,高新區(qū)教育局與廣東肇慶中學聯(lián)合打造的廣東肇慶中學大旺實驗學校。
2016年,,廣東肇慶中學在肇慶鼎湖中學開辦“肇實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