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齒輪泵困油現(xiàn)象
困油是齒輪泵比較常見的一種現(xiàn)象,。產生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在吸油與壓油腔之間存在一個封閉容積,,且容積大小發(fā)生變化。為了保證齒輪泵正常工作,,泵的吸,、壓油腔必須可靠地隔開,而泵的密閉工作容積在吸油終了須向壓油腔轉移,,在轉移過程中,,當密閉工作容積既不與吸油腔通又不與壓油腔相通時,就形成了封油容積,,若此封油容積的大小發(fā)生變化時,,封閉在容積內的液壓油受到擠壓或擴張,在封油容積內就產生局部的高壓或孔穴,于是就產生了困油現(xiàn)象,。
二,、 齒輪泵困油現(xiàn)象的原因是什么
齒輪泵工作時,存在困油現(xiàn)象,,其產生原因分析如下:
1,、齒輪泵在嚙合傳動過程中,為了保持平穩(wěn),,防止輪齒產生碰撞沖擊,,必須在設計上保證齒輪嚙合的重疊系數(shù)大于1,即前一對輪齒尚未脫離嚙合之前,,后一對輪齒已經進入了嚙合,,這樣,在兩嚙合點之間就形成了一個封閉的齒槽空間,。
2,、該封閉齒槽空間的大小在輪齒旋轉過程中不斷變化,先由大變小,,再由小變大,。這就形成了產生困油現(xiàn)象的兩個客觀條件。
3,、當封閉齒槽空間縮小時,,存留在該封閉空間內的油液無法溢出,困油現(xiàn)象就發(fā)生了,。此時,,油液受到強烈擠壓,壓力急劇升高,,并從一切可能泄漏的縫隙里擠出,,使軸承負荷增大、功率消耗增加,、油溫升高,。而當空間由小變大時,困油區(qū)則產生真空,,壓力極低,,促使油液氣化、析出氣體,,產生氣蝕,、振動和噪聲。
三,、齒輪泵困油現(xiàn)象消除措施有哪些
1,、卸壓槽法
這種方法是我國泵類設計所推薦的方法,,也是最常用的一種卸壓方法。在油泵的兩端蓋內側,,沿兩齒輪節(jié)圓公切線方向,,相應于吸排腔位置各挖兩個凹槽,稱為卸壓槽,,兩槽相對于兩齒輪中心連線成對稱布置,。
在困油容積達到最小值前或超過最小值以后,不管困油容積是增還是減,,齒輪泵通過右邊的卸壓槽,,把其內的油液引至排出腔,或通過左邊卸壓槽把吸入腔的油液引入困油容積,。這樣就消除了困油壓縮和困油膨脹,,從而達到消除困油現(xiàn)象的目的。
2,、卸壓孔法
在從齒輪的每一個齒頂和齒根均徑向鉆孔,,從動軸上切出兩條月牙形溝槽,從動齒輪滑套在從動軸上,。當困油壓縮時,,困油容積中的高壓油,可通過從動齒輪齒頂或齒根的相應鉆孔,,以及動軸上的溝槽引向排出腔,;而困油膨脹時,吸入腔的油液則可通過相應鉆孔和溝槽引入困油容積,,從而消除了困油現(xiàn)象,。圓孔中心所處的位置,應使圓孔能和從動齒廓的嚙合點相切,,故其中心應在嚙合線上,。
3、修正齒形法
此法為在從動齒輪上加工成當a0=50b角的卸壓面(即削瘦齒面),。這樣構成困油容積的兩嚙合線中的后一嚙合線就為主動齒輪的齒廓,從而被動齒輪齒廓的斜面間的很小間隙所代替,,使困油容積與排出空間相通,,達到卸壓的目的。
4,、采用斜齒輪或人字齒輪
困油現(xiàn)象只產生于正齒輪泵中,,當采用斜齒輪或人字齒輪時,齒輪的嚙合過程不象正齒輪那樣,,突然作線性接觸和突然作線性脫開,,而是作點性的逐漸嚙合和逐漸退出,,因此不會產生困油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