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秦乃洛陽人,,學(xué)縱橫之術(shù),游說秦王,,書十上而不為用,,資用匱乏,潦倒而歸,。至家,,妻不下絍,嫂不為炊,,父母不以為子,。蘇秦乃嘆曰:“此皆秦之罪也?!蹦税l(fā)憤讀書,,曰:“安有說人主而不得者乎?!弊x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后卒合齊,、楚,、燕、趙,、魏,、韓抗秦,佩六國相印,。(據(jù)《戰(zhàn)國策》改寫)
蘇秦(約前334-前284)身農(nóng)家,,素有大志,曾隨鬼谷子學(xué)習(xí)縱橫捭闔之術(shù)多年,。與張儀同出自鬼谷子門下,。戰(zhàn)國時代最著名的說客、謀士,,縱橫家中合縱派的領(lǐng)軍人物和最高首腦,。蘇秦擅長于戰(zhàn)略謀劃、長篇游說和辯論,,他所解決的問題都是當(dāng)時國際上的首要問題或者一個國家的核心問題,,對具體問題和局部問題的策略,他不是太感興趣,。他游說時善于抓住要害和本質(zhì)問題,,單刀直入、鞭辟入里,;富有邏輯性,,說理清楚、極具信服力,。他也是最講究語言修辭的說客,,他的辭藻華麗、排比氣勢如虹,、比喻夸張隨手拈來,,各種修辭手段應(yīng)有盡有,可以說他是戰(zhàn)國時代說客,、謀士中的集大成者,。戰(zhàn)國時東周洛陽乘軒里人,字季子,。奉燕昭王命入齊,,從事反間活動,使齊疲于對外戰(zhàn)爭,,以便攻齊為燕復(fù)仇。齊湣王末任齊相。秦昭王約齊湣王并稱東西帝,,他勸說齊王取消帝號,,與趙李兌約五國攻秦,被趙封為武安君,。五國合縱攻秦,,迫使秦廢帝號,歸還部分魏趙土地,。而后,,齊國乘機(jī)攻滅宋國。后燕將樂毅聯(lián)合五國大舉攻齊,,不料其反間活動暴露,,被車裂而死。
與趙奉陽君共謀,,發(fā)動韓,、趙、燕,、魏,、齊諸國合縱,迫使秦國廢帝退帝,,至樂毅破齊前夕,,《漢書·藝文志》著錄有《蘇子》三十一篇,今佚,。帛書《戰(zhàn)國策》殘卷中,,存有其游說辭及書信十六篇,與《史記》所載有出入,。
(蘇秦)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黑貂之裘弊,黃金百斤盡,,資用乏絕,,去秦而歸。羸滕履鞒,,負(fù)書擔(dān)橐,,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狀有愧色,。歸之家,妻不下紝,,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蘇秦喟然嘆曰:“妻不以我為夫,嫂不以我為叔,,父母不以我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發(fā)書,,陳篋數(shù)十,,得太公《陰符》之謀,伏而誦之,,簡練以為揣摩,。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說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錦繡,,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說當(dāng)世之君矣,。”于是乃摩燕烏集闕,,見說趙王于華屋之下,,抵掌而談,趙王大悅,,封為武安君,。受相印,革車百乘,,錦繡千純,,白璧百雙,黃金萬鎰,,以隨其后,,約從散橫,以抑強(qiáng)秦,。故蘇秦相于趙,,而關(guān)不通。當(dāng)此之時,,天下之大,,萬民之眾,王侯之威,,謀臣之權(quán),,皆欲決蘇秦之策,。不費斗糧,未煩一兵,,未戰(zhàn)一士,,未絕一弦,未折一矢,,諸侯相親,賢于兄弟,。夫賢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從,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廟之內(nèi),,不式于四境之外。當(dāng)秦之隆,,黃金萬溢為用,,轉(zhuǎn)轂連騎,炫熿于道,,山東之國從風(fēng)而服,,使趙大重。將說楚王,,路過洛陽,,父母聞之,清宮除道,,張樂設(shè)飲,,郊迎三十里。妻側(cè)目而視,,傾耳而聽,。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蘇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
蘇秦勸說秦王的奏折多次呈上,而他的主張仍未被實行,。蘇秦黑色貂皮大衣穿破了,,一百斤黃金也用完了,錢財一點不剩,,只得離開秦國,,返回家鄉(xiāng)。他背著書箱,,挑著行李,,臉上又瘦又黑,,一臉羞愧之色?;氐郊依?,妻子不下織機(jī),嫂子不去做飯,,父母不與他說話,。蘇秦見此情狀,長嘆道:“妻子不把我當(dāng)丈夫,,嫂嫂不把我當(dāng)小叔,,父母不把我當(dāng)兒子,這都是我的過錯??!”于是他半夜找書,擺開幾十只書箱,,找到了姜太公的兵書,,埋頭誦讀,反復(fù)選擇,、熟習(xí),、研究、體會,。讀到昏昏欲睡時,,就拿針刺自己的大腿,鮮血一直流到腳跟,,并自言自語說:“哪有去游說國君,,而不能讓他拿出金玉錦繡,取得卿相之尊的人呢,?”滿一年,,研究成功,在宮殿之下謁見并游說趙王,,拍著手掌侃侃而談,,趙王大喜,封蘇秦為武安君,。拜受相印,,以兵車一百輛、錦繡一千匹,、白璧一百對,、黃金一萬鎰跟在他的后面,用來聯(lián)合六國,瓦解連橫,,抑制強(qiáng)秦,,所以蘇秦在趙國為相,而函谷關(guān)交通斷絕,。在這個時候,,那么大的天下,那么多的百姓,,王侯的威望,,謀臣的權(quán)力,都要被蘇秦的策略所決定,。不花費一斗糧,,不煩勞一個兵,一個戰(zhàn)士也不作戰(zhàn),,一根弓弦也不斷絕,一枝箭也不彎折,,諸侯相親,,勝過兄弟。賢人在位而天下馴服,,一人被用而天下順從,,所以說:應(yīng)運用德政,不應(yīng)憑借勇力,;應(yīng)用于朝廷之內(nèi),,不應(yīng)用于國土之外。在蘇秦顯赫尊榮之時,,黃金萬鎰被他化用,,隨從車騎絡(luò)繹不絕,一路炫耀,,華山以東各國隨風(fēng)折服,,從而使趙國的地位大大加重。蘇秦將去游說楚王,,路過洛陽,,父母聽到消息,收拾房屋,,打掃街道,,設(shè)置音樂,準(zhǔn)備酒席,,到三十里外郊野去迎接,。妻子不敢正面看他,側(cè)著耳朵聽他說話,。嫂子像蛇一樣在地上匍匐,,再三再四地跪拜謝罪,。蘇秦問:“嫂子為什么過去那么趾高氣揚(yáng),而如今又如此卑躬屈膝呢,?”
(1)合縱:戰(zhàn)國時東方的齊,,趙,燕等六國聯(lián)合起來抗秦,。連橫:秦國用遠(yuǎn)交近攻的方法逐個擊破東方六國,。
(2)說(shuì):勸說,游說,。秦惠王:公元前336至公元前311年在位,。
(3)巴:今四川省東部。蜀:今四川省西部,。漢中:今陜西省秦嶺以南一帶,。
(4)胡:指匈奴族所居地區(qū)。貉(hè赫):一種形似狐貍的動物,,毛皮可作裘,。代:今河北、山西省北部,。以產(chǎn)良馬聞世,。
(5)巫山:在今四川省巫山縣東。黔中:在今湖南省沅陵縣西,。限:屏障,。
(6)肴:同“肴”,肴山在今河南省洛寧縣西北,。函:函谷關(guān),,在今河南省靈寶縣西南,。
(7)奮擊:奮勇進(jìn)擊的武士。
(8)天府:自然界的寶庫。
(9)儼然:莊重矜持,。
(10)愿以異日:愿改在其它時間,。
(13)驩(huān歡)兜(dōu都):堯的大臣,,傳說曾與共工一起作惡,。
(14)三苗:古代少數(shù)民族。
(15)共工傳為堯的大臣,,與驩兜,、三苗、鯀并稱四兇,。
(16)有夏:即夏桀,。“有”字無義。
(17)崇:古國名,,在今陜西省戶縣東,。
(18)紂:商朝末代君主,傳說中的大暴君,。
(19)伯:同“霸”,,稱霸。
(20)惡:同“烏”,,何,。
(21)轂(gǔ谷):車輪中央圓眼,以容車軸,。這里代指車乘,。
(22)飾:修飾文詞,即巧為游說,。
(23)萬端俱起:群議紛起,。
(24)稠濁:多而亂。
(25)聊:依靠,。
(26)章:同“彰”,,明顯。
(27)偉服:華麗的服飾,。
(28)厲:通“礪”,磨礪,。
(29)徒處:白白地等待,。
(30)五伯:伯同“霸”,“五伯”即春秋五霸,。指春秋時先后稱霸的五個諸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31)杖:持著,。幢(chōng沖):沖刺,。
(32)凌:凌駕于上。萬乘:兵車萬輛,,指大國,。
(33)詘:同“屈”,屈服,。
(34)元元:人民,。
(35)嗣主:繼位的君王。
(36)至道:指用兵之道。
(37)惛:不明,。
(38)說不行:指連橫的主張未得實行,。
(39)羸(léi縲):纏繞??g(téng謄):綁腿布,。蹻(jué決):草鞋。
(40)橐(tuó駝):囊,。
(41)犁:通“黧”(lí梨):黑色,。
(42)歸:應(yīng)作“愧”。
(43)紝(rèn任):紡織機(jī),。
(44)太公:姜太公呂尚,。陰符:兵書。
(45)簡:選擇,。練:熟習(xí),。
(46)足:應(yīng)作“踵”,足跟,。
(47)摩:靠近,。燕烏集:宮闕名。
(48)華屋:指宮殿,。
(49)抵:通“抵”(zhǐ紙),,拍擊。
(50)武安:今屬河北省,。
(51)溢:通“鎰”,。一鎰二十四兩。
(52)關(guān):函谷關(guān),,為六國通秦要道,。
(53)式:用。
(54)廊廟:謂朝廷,。
(55)?。猴@赫。
(56)山東:指華山以東,。
(57)使趙大重:謂使趙的地位因此而提高,。
(58)掘門:同窟門,窰門,。桑戶:桑木為板的門。棬(quān圈)樞:樹枝做成的門樞,。
(59)軾:車前橫木,。撙(zǔn尊上聲):節(jié)制,。
(60)伉:通“抗”。
(61)張:設(shè)置,。
(62)倨:傲慢,。
(63)季子:蘇秦的字。
(64)蓋:同“盍”,,何,。
(65)書:指給秦王的信。
(66)炊:做飯,。
(67)縱橫之術(shù):合縱與連橫的策略,。合縱:戰(zhàn)國時東方的齊、燕,、趙等六國聯(lián)合起來抗秦,。連橫:秦國用遠(yuǎn)交近攻的方法逐個擊破東方六國。
(68)引:拿,,取,。
(69)而:卻。
(70)為:被,。
(71)乃:于是,,就,竟然,,才,,卻是。
(72)卒:終于,。
(73)秦:我,,蘇秦自稱。
蘇秦乃洛陽人也,,學(xué)縱橫之術(shù),游說秦王,,書十上而不為用,資用匱乏,,潦倒而歸,。至家,妻不下紝,,嫂不為炊,,父母不以為子。蘇秦乃嘆曰:“此皆秦之罪也,!”乃發(fā)憤讀書,,曰:“安有說人主而不得者乎,!”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后卒合齊、楚,、燕,、趙、魏,、韓抗秦,,佩六國相印。(據(jù)《戰(zhàn)國策》改寫)
蘇秦是洛陽人,,學(xué)習(xí)合縱與連橫的策略,,勸說秦王,給秦王的信有十封以上但都沒有被采納,,資金缺乏,,窮困潦倒地回家了。到了家,,他的妻子不為他織布,,他的嫂子不為他做飯,他的父母也不把他當(dāng)作兒子,。蘇秦于是嘆氣說:“這些都是我蘇秦的錯?。 庇谑蔷桶l(fā)憤讀書,。他說:“哪有勸說國君而不成功的人呢,?”讀書快要打瞌睡的時候,拿起錐子刺自己的大腿,,血流到了腳,。最后終于聯(lián)合了齊,、楚、燕,、趙,、魏和韓國反抗秦國,佩戴了六國的相印,。
1,、股:大腿
2,、書:信
3、為:被
4,、用:采納
5,、歸:回
6、至:到
7,、皆:都
8,、乃:于是就
9、安:怎么
10,、欲:想要,,將要
11、卒:終于
12,、合:聯(lián)合
戰(zhàn)國時期,,中原大地上七雄并立,戰(zhàn)爭連年不斷,,各國都想統(tǒng)一中原,。年輕的蘇秦憑借自己的學(xué)識和口才游說當(dāng)時最強(qiáng)大的秦國,希望得到重用,。但是由于商鞅嫉妒他的才能,,處處與他為難,沒能如愿,。他曾經(jīng)十次上書秦王,訴說心志,,都沒有被采納,。后來決定離開秦國,游說六國聯(lián)合抗秦,。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標(biāo),,他把家產(chǎn)賣了后,得到路費,、衣物,、車馬、和仆人,。在游說的過程中勘察各國的山川地形,,風(fēng)土人情,。好幾年,,他仍然無機(jī)會實現(xiàn)自己的抱負(fù),。錢財用完了,,只好辭了仆人,,賣了車馬,自己擔(dān)著行囊徒步回家,。
父母原以為傾家蕩產(chǎn)的蘇秦能換來仕途的發(fā)展,一定可以謀得一官半職,。誰知貧窮落魄,都罵他是個沒有出息的敗家子,。妻子也像看不見他似的,。饑寒交迫,向她的嫂子要點飯吃,,嫂子說家中沒有可燒的菜,,拒絕給他做飯。
蘇秦飽嘗了人間冷暖,,不覺潸然淚下:“一身貧寒,,妻子不認(rèn)丈夫,嫂子不認(rèn)小叔,,連父母都不認(rèn)兒子,這全是我造成的啊,?!?/p>
感慨之后,他鉆入書中消愁,。他偶然從書堆中發(fā)現(xiàn)一本《陰符》,,忽然想到有個名士說鉆研此書,肯定有長進(jìn),。于是開始鉆研這本書中的道理,。
蘇秦足不出戶,不分晝夜,,發(fā)奮讀書,。夜晚困的時候,為了使自己的頭腦清醒,,用錐子刺入自己的大腿,,血流到腳面上。劇痛讓他睡意全消,,又可以全神貫注地讀書了,?!蛾幏愤@本書,讓他茅塞頓開,,又結(jié)合自己周游六國所得到的信息知識,,仔細(xì)揣摩,不過一年,,天下形勢了如指掌,。
蘇秦胸懷大志,再次告別父母去游說各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終于取得了六國的信任,,接受了他的聯(lián)合主張,。最后,他,,兼佩六國的相印,,執(zhí)金牌寶劍,總轄六國臣民,。
當(dāng)他衣錦還鄉(xiāng)的時候,,家人對他的態(tài)度截然不同了,父母把他當(dāng)做孝子,。妻子恭順了,嫂子也敬重他了,,居然不敢抬眼看他了,。
如果想要把事情做成功,就要下定決心,,目標(biāo)明確,。要肯吃苦,肯努力,。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親戚的表現(xiàn)反映出,人心向背,,在蘇秦落魄時,,并沒有給予他幫助,世態(tài)炎涼,,但這同時也是蘇秦下定決心發(fā)奮讀書的原因之一,!
釋“股”。“股”不是指屁股,,而是指大腿。上文“引錐自刺其股”,,意為“拿起錐子刺自己的大腿”,。又,《狼》:“屠自后斷其股”,,意為“屠夫從后面砍斷了狼的大腿”,。又,“流矢貫其股”,,意為“亂箭穿透了他的大腿”,。
戰(zhàn)國末年,出現(xiàn)了研究“縱橫之術(shù)”的縱橫家,。所謂“縱”,,指“合縱”,它的代表者為蘇秦,。他主張把東方六國——齊,、楚、燕,、趙,、魏、韓聯(lián)合起來,,抗擊秦國,。所謂“橫”,指“連橫”,,它的代表者為張儀,,他主張以秦國為中心,運用遠(yuǎn)交近攻的策略聯(lián)合東方的某些國家,,攻擊另外一些國家,,采用“各個擊破”的策略。最終“合縱”失敗,,秦國通過連橫的方式,,擊敗了六國,統(tǒng)一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