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地貌
陳峭村,位于周寧縣西南部,,距縣城45公里,,西北與政和縣西巖村接壤,距洞宮山風景區(qū)4.5公里,,西南與屏南鴛鴦溪一水之隔,,村落周圍綠樹成蔭,空氣清新宜人,,屬鴛鴦溪東岸,。村落海拔936米,村內(nèi)最高峰石馬頂1040米,,境內(nèi)山巒疊嶂,,怪石嶙峋,石壁如削,,險峻陡峭,。歷史以來被命名為“中村峭”,、“張家峭”“陳家峭”“陳峭”。陳峭村名延用至今,。
歷史沿革
南宋淳佑十年【公元1250年】陳氏繼九公,,從禮門溪山遷入“中村峭”,此前“中村峭”已有張氏居民,,繼九公來時在里天地劈荊搭蓋茅屋,,數(shù)年后娶了張家女兒為媳,由于家風淳樸,,樂善好施得一風水先生指點,,遷至現(xiàn)祠堂后居住,于元貞元年(公元1295年)買下祠堂地基并修建眾廳供子孫活動,,圈地136尺(多少平方尚未考證),。此后,陳氏子孫繁衍迅速,,張陳人口比例不斷拉大,,中村峭(張家峭)村名一直延用到民國末年。解放初期中村峭就被叫成張家峭(或陳家峭),。
1949年全縣和平解放,,1950年4月全縣設三個行政區(qū),陳家峭(或張家峭)隸屬第二分區(qū),。1958年8月撤區(qū)建鄉(xiāng),,全縣設20個鄉(xiāng),同年9月又將鄉(xiāng)改為公社,,陳家峭隸屬秋樓人民公社,;1959年1月20個鄉(xiāng)合并為4個人民公社,,陳家峭隸屬李墩人民公社,。1961年8月設立9個人民公社,陳家峭隸屬禮門鄉(xiāng)人民公社,,并命名為“陳峭大隊”,,下設7個生產(chǎn)隊(主村6個,后坪自然村1個),。1984年4月恢復鄉(xiāng)建制,,命名為“陳峭村委會”,全村七個村民小組,,后坪村也遷到主村,,此后坪村就只有留下三座空房了。陳峭村名一直延用至今,。
革命歷史
1949年全縣和平解放,,全體村民在黨的領導下,,積極參加新中國建設,先后參加福州至賽岐,、浦城至賽岐,、周寧至禮門等公路工程的建設。1966年文化大革命發(fā)生,,村里來了福州下放到農(nóng)村“改造”的以翁敬才為代表的一批知識分子給學生上課,,培養(yǎng)了以陳翔欽(中共政和縣委駐滬辦書記)為代表的一批學生,1967年以李世男(福鼎人,,曾任周寧一中校長)為代表的工作隊進村,,在前沿垅挖掘一口深達15米的水井,泉水至今源源不斷,,極大地緩解了當時的用水困難,。還蓋起了土木結(jié)構(gòu),占地面積200平方米兩層的大隊辦公大樓,。(后因經(jīng)濟困難,,于1982年抵債賣給村民)1971年以鄭奇冰(福州人)為代表的一批老師來到陳峭,培養(yǎng)以陳圣壽(1979年高考全省文科狀元,,考入蘭州大學,,畢業(yè)后取得濟南八一農(nóng)學院碩士研究生學位),陳徐東(畢業(yè)于福建師范學院,,現(xiàn)任廈門外國語學院副院長)為代表的一批學生,。并在教學期間發(fā)動群眾投工投勞,學生勤工儉學,,蓋起了一座兩層土木結(jié)構(gòu)占地150平方米的教學樓,,結(jié)束了陳峭學生長期在祠堂讀書的歷史。1973年公社干部在宋仁梓的帶領下,,以陳鳳進,、陳鳳科為首的村民在天地壇辦起了大隊畜牧場,種上數(shù)以千計的梨樹,、桃樹,,(1980年土地聯(lián)產(chǎn)到戶后,大部分被毀),,現(xiàn)在只剩下第一生產(chǎn)隊的梨樹依然長勢良好,。第二生產(chǎn)隊由于經(jīng)營有方還蓋起了倉庫(記工評分分糧場所),1980年聯(lián)產(chǎn)到戶后,,折價賣給村民余京東,。還帶動群眾投工投勞建起了大田坪水庫,平安祥和地度過30年,。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春風,。
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村里的社會事業(yè),,人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變,。1981年村里架設了高壓電線,徹底了結(jié)束了夜間照明用竹片,、煤油燈的歷史,,村里開始有了第一個電飯煲、鼓風機,、學校老師帶來了第一架12寸的黑白電視機,。1983年村里從大田坪水庫引水入村,緩解村民用水困難,,由于水源不足,,用水問題依然沒有解決,1995年建起了電視差轉(zhuǎn)臺,,從此,,可清晰地收看到“福建電視臺”的節(jié)目。1995年8月周寧至屏南縣際公路立項,,(1995年10月20日上海陳峭同鄉(xiāng)會在宜山路天然居賓館成立),。在周陳慈副縣長以及全體交通技術(shù)人員的努力下,周屏公路路經(jīng)陳峭,,并于1996年8月10日動工,,1997年由于項目資金不足,加上屏南方面不愿配合,,工程停工,,1999年村民自發(fā)投資鋪設砂石路面5公里,同年陳翔閉兄弟五人共集資12.5萬,,自周屏公路接線1.2公里到陳峭村,。2008年政府投資每公里23萬,村財配套每公里6萬,,鋪設了寬4.5米,,長6.公里的常源至陳峭村的水泥路面,。村民生存條件得到了改善,。
旅游資源
陳峭山水秀麗,古有記載,,從“中村峭”,、“張家峭”、“陳峭”始終沒有脫離“峭”字,?!掇o?!分杏涊d【“峭”即“俏”,容態(tài)輕盈美好,?!扒汀倍钢保?,懸崖峭壁】,。陳峭山奇險,石奇怪,,水奇藍,、潭奇深、樹奇多,、洞奇幽,,都是鮮為人知的。雖然陳氏宗譜里記載,,道光年間有三位文人給陳峭“五景”(石碼頂,,金鐘撲地,石將軍,,觀音坐蓮,,真武坐樓)寫過五首詩,但從未在公開場合發(fā)表,。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屏南縣旅游局局長甘鵬到陳峭做客(陳峭人女婿),,發(fā)現(xiàn)了這里棲息著一種美麗的水鳥,之后,,經(jīng)專家認證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鴛鴦,。在他的努力和舉薦下,1984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批準命名為“屏南宜洋鴛鴦獼猴自然保護區(qū)”,,陳峭山場被劃進區(qū)內(nèi)1594畝,。隨著鴛鴦溪白水洋景區(qū)名聲的傳揚,來到對岸的游客突然發(fā)現(xiàn)陳峭境內(nèi)山水更美,、更奇,。很多游客回去后,再次來到陳峭,,特別是閩南科技學院院長黃國盛在《環(huán)境與發(fā)展報》著文《禮門---閩東的西雙版納》,,福建省統(tǒng)戰(zhàn)部副部長李韌在《福建日報》上發(fā)表《天開國畫即江山》他說:“如果不是時空的局限,宋朝大詞人楊萬里當年抒發(fā)的,,‘登山俯平野,,萬壑皆白云,身在白云上,,不知云繞身'的景境”高度贊美陳峭山水,,曾任周寧縣委副書記,,現(xiàn)任福建省財政廳廳長陳小平先生也高度評價了陳峭山水,上海同濟大學教授從鴛鴦溪回去后還專門帶了一個課題組到陳峭實地考察并撰文,、贊美陳峭山水,。使陳峭山水之美在人們心目中有了嶄新的認識。
隨著來往客人的增多,,文人專家的贊美和建議,,新聞媒體的宣傳與報道,人們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不斷增強,。2009年3月上?!瓣惽屯l(xiāng)會”在九閩新村會所集會,在會長陳翔欽的號召下,,全村在滬企業(yè)主管,,會員熱情捐款集資200多萬元,5月26日注冊了“周寧陳峭旅游開發(fā)有限公司”,。按照縣旅游開發(fā)的設計方案,,開始有序地鋪設步游道7500平方米,新建水庫一座庫溶達14000立方米,修復兩個小型水庫,,建設涼亭三座,,總計投資450多萬元。為了保護陳峭古村落,,我們還在離村1.5公里的大房嶺地段平整土地200畝,,作為省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建設的試點,有計劃地遷建新村,。并預計投資300萬元建設路寬7米的水泥路,,連接陳峭至政和洞宮山風景區(qū)的3.5公里道路。將來陳峭風景將以一個嶄新的姿態(tài)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煥發(fā)古村的風采
周邊景點
兔耳嶺風景區(qū)
兔耳嶺位于堂義村后山,,與第一旗山山脈相連,山勢以,,石怪,,松奇,陡而不險,,高而不危,。
矮小的蘆葦,春夏皮綠衣,,秋季白茫茫,,形成獨特的風景,,五月開滿杜鵑花,,日出登山,,抬頭觀看天空,有祥云出瑞,,喜從天降,,是神話般的美景 ;旅游登高最佳去處,。
白溪草場
古田白溪天然草場位于距離杉洋鎮(zhèn)10公里外的白溪村畔,,海拔1000米,總面積2.4萬多畝,。這里重巒疊嶂,、風光旖妮,芳草連天 景色秀麗,。登上山崗舉目望去,,群山起伏,云霧繚繞,,田野,、溪流、山巖,、人工湖,,匯成了一幅幅南國風光的秀麗佳景。在草場上抬頭遠眺,,萬畝草場壯觀景色,,盡收眼底,讓人心曠神怡,,有“南國草原”之美譽,,
翠屏湖
位于福建省會福州的“后花園”古田縣城東郊,距城區(qū)3公里,,距福州2小時車程,。1958年,國家在此興建“一五”計劃重點工程,、我國第一座地下水電站——古田溪水電站,, 筑起長412米、高71米的大壩蓄水,,淹沒了逾千年歷史的古田舊縣城,,形成了水域面積達37.1平方公里、蓄水量為6.41億立方米的福建第一大人工淡水 湖,。因湖背靠翠屏山,,遂名“翠屏湖”。這里四周群山環(huán)抱,層巒疊嶂,,四季如春,;湖面煙波浩淼,空氣清新,,水質(zhì)碧澄,,素有“福建太湖”、“福建千島湖”之美 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