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國家濕地公園,,位于張掖城北、黑河東側(cè),,處于黑河與山丹河交匯的三角地帶,,有保護完好的沼澤濕地、湖泊濕地,、河流濕地1.5萬畝,,占公園總面積的72.8%。公園劃分為濕地保育區(qū),、濕地恢復重建區(qū)和合理利用區(qū)等3個功能區(qū),,園內(nèi)濕地類型多樣,動植物資源豐富,,濕地景觀秀美,,是張掖綠洲這一內(nèi)陸干旱區(qū)脆弱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發(fā)揮著水源涵養(yǎng)和水資源調(diào)蓄,、凈化水質(zhì),、維護濕地生物多樣性,、防止沙漠化和改善區(qū)域外氣候等重要的生態(tài)功能,,作為區(qū)域關(guān)鍵生態(tài)支撐體系,對于維護張掖綠洲及黑河中下游生態(tài)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公園功能結(jié)構(gòu)為“兩核一軸”,,其中“一軸”是指貫通南湖游客中心至北湖鳥類科普長廊的濕地木棧道精品游覽線,;“兩核”是指以南湖和北湖形成的兩個旅游核心,圍繞湖區(qū)布置以休閑,、探險,、運動、游戲,、科普,、觀賞、攝影,、繪畫等旅游功能區(qū),。園內(nèi)還建成了游客服務中心、甘泉府,、生態(tài)垂釣園,、丹頂鶴繁育中心、飛禽保護區(qū),、濕地航道,,開發(fā)運營激情漂流、游船畫舫,、葦塘垂釣,、溜冰運動,、趣味自行車,、休閑馬車等旅游項目,。
4路,、21路均可直達公園,。
1,、張掖城北環(huán)路延伸段經(jīng)郵電賓館往張靖公路方向(到張掖國家濕地公園流泉入口,、東入口),。
2,、張掖城西環(huán)路向北向農(nóng)墾局,,往312國道方向(到張掖國家濕地公園主入口、西入口),。
公園地理位置介于東經(jīng)100°23′45″-100°29′10″,,北緯38°56′56″-39°0′6″之間,東至張火公路,,南至北二環(huán)路,,西至黑河東岸,北至蘭新鐵路,,與城區(qū)毗鄰,,城區(qū)道路、國道312線,、張靖公路直通濕地公園,,距國道G54山臨高速6千米,,國道227線6千米,距張掖軍民兩用機場16千米 ,。
公園處于黑河中游祁連山洪積扇前緣和黑河古河道及泛濫平原的潛水溢出地帶,,規(guī)劃區(qū)南高北低,自然落差20米(1467-1445米),,除了黑河河道及徑流新河補充水源外,,地下水滲出是其主要水源,北郊濕地內(nèi)有天然泉眼12202個,、渠道3條,、人工引水排陰溝17條。
甘肅公園土壤類型主要有草甸土,、潮土,、溪淤土、草甸鹽土,、沼澤土,。大部分為湖積堆積物、系黃褐色,、灰綠色的淤泥質(zhì)土,,表層零星分布黃粘土或富含腐殖質(zhì)的淤泥層。土壤中水分充足,,好氧性微生物活動受阻,,不利于有機物的礦化,影響成土的方向和進程,,形成了以草甸土為主的自然土壤和以潮土為主的耕作土壤,。
公園氣候?qū)倜黠@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其顯著特點是:降水稀少而集中,,年降雨量僅129毫米,,在時間分布上,多集中在6—9月份,,約占全年總量的71.9%,,春季降水僅占14%,年內(nèi)降水分布很不均勻,,年際變化較大,;蒸發(fā)強烈,全區(qū)年平均蒸發(fā)量2047毫米,,干旱指數(shù)高達10.3,。日照充足,溫差大,太陽年輻射總量147.99千卡/平方米,,年日照時數(shù)為3085小時;多年平均氣溫為7℃,,歷年最高氣溫為37.4℃,,最低氣溫為-28℃,無霜期153天,。全年盛行西北風,,年均風速2米/秒,最大風速36米/秒,,年均大風日數(shù)14.9天,,最多天數(shù)40天,最少3天,,年均沙塵暴日數(shù)20.3天,,最多33天,最少14天,。災害性天氣有大風,、沙塵暴、干熱風,、干旱,、霜凍、初春低溫等,。
公園自東向西主要由東泉渠系,、阿薛渠系、庚名渠系,、黑河(灘)水等四大水系構(gòu)成,,天然河道、引水渠道,、排陰溝,、排污渠縱橫交錯,有機井71眼,,泉眼(泉域)12202處,。除黑河灘無污水排放、庚名干渠泉水與污水可以分流外,,其它渠道均為河水,、泉水和污水混流。受南部潛水側(cè)向徑流和深層承壓水的越流補給,,地下水自南東向西北運動,,水位埋深大部分在1米以內(nèi)。
甘肅張掖國家濕地公園的濕地植物有45科124屬195種,禾本科有21屬,,是屬數(shù)最多的科,,其次是菊科有12屬,豆科和黎科分別有11屬和9屬,。喬木優(yōu)勢植物主要為沿河栽培的樹種,,常見的有紅柳、沙棗,、楊樹等,,草本主要有蘆葦、長苞香蒲,、小香蒲,、水燭、賴草,、黑三棱,、穿葉子眼菜、小眼子菜,、三裂堿毛莨,、藨草、澤瀉,、細燈芯草,、小花燈芯草、披堿草,、假葦拂子茅,、菹草、圓囊苔草,、水蔥,、菖蒲等。
張掖國家濕地公園的常見動物隸屬于3綱24目42科75屬,,包括魚類,、兩棲類、鳥類和獸類共4大動物類型共100多種,,其中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5種,、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23種、甘肅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7種,。
魚類
公園有魚類1目2科15種,,分別為大鱗副泥鰍、重穗唇高原鰍,、梭形高原鰍,、酒泉高原鰍、新疆高原鰍、大鰭鼓鰾鰍,、中華細鯽,、麥穗魚、棒花魚,、花斑裸鯉,、鯽、草魚,、鳙、鰱魚,、鯉魚等,。
鳥類
公園有鳥類9目16科100種,《濕地公約》定義的水禽在該地區(qū)分布有小鳳頭,、普通鸕鶿,、大白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鳥類為黑鸛,、金雕,、玉帶海雕、白尾海雕,、丹頂鶴5種,;中國國家二級保護鳥類為大天鵝、小天鵝,、疣鼻天鵝,、鳶、蒼鷹,、棕尾鵟,、大鵟、短趾雕,、白尾鷂,、白頭鷂、鶚,、燕隼,、紅隼、燕隼,、灰鶴,、雕鸮、縱紋腹小鸮,、長耳鸮18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