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格局
牌坊額上鐫刻著李先念題寫的園名,。湘鄂西蘇區(qū)革命烈士紀念碑碑座上,銘刻著國務院撰寫的碑文,。紀念碑正前方,,是賀龍全身銅像。紀念碑以西有烈士祠,,共展出116位烈士的遺像,、遺物和生平簡介。陳列館內,,展示著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湘鄂西蘇區(qū)史實,,懸掛著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創(chuàng)始人賀龍、周逸群,、段德昌的巨幅畫像,。
紀念烈士
據了解,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中,,洪湖有姓名的烈士達3144人,。此外,,還有數以萬計的無名烈士獻出了寶貴生命。[1] ?以洪湖為中心的湘鄂西蘇區(qū)革命根據地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全國的八大根據地之一,,是長征主力紅二方面軍的搖籃,,它在中國革命史上開創(chuàng)了水上游擊戰(zhàn)爭的光輝范例。1938年5月毛澤東在《論抗日游擊戰(zhàn)爭戰(zhàn)略問題》一文中高度評價“紅軍時代的洪湖游擊戰(zhàn)爭支持了數年之久都是河湖港汊地帶能夠發(fā)展游擊戰(zhàn)爭并建立根據地的證據,?!毕娑跷魈K區(qū)革命根據地的革命斗爭從1927年開始到1934年結束,它是在黨中央的統(tǒng)一部署下[2] ?,,以賀龍,、周逸群、段德昌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組織帶領湘鄂西蘇區(qū)的軍民經過幾年的艱苦卓絕的斗爭創(chuàng)建起來的,。從湘鄂西蘇區(qū)走出了元帥賀龍,,大將許光達,上將賀炳炎,,中將廖漢生,、王尚榮、陳均,、頓星云,、黃新廷、楊秀山等67位開國將帥,。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中,,洪湖有姓名的烈士達3144人,此外,,還有數以萬計的無名烈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用鮮血和生命鑄成了新西蘭國際友人路易·艾黎所贊揚的“洪湖精神”,。為了弘揚他們的豐功偉績,,1978年,經湖北省政府批準在洪湖城區(qū)西南郊長江之濱興建烈士陵園,。1984年11月10日陵園正式落成,,全園占地面積606畝,四周長度6300米,。
歷史沿革
1978年湖北省委省政府批準修建湘鄂西蘇區(qū)革命烈士陵園
1979年在洪湖市城區(qū)西南郊開始興建湘鄂西蘇區(qū)革命烈士陵園
1984年11月10日湘鄂西蘇區(qū)革命烈士陵園落成,,并舉行了隆重的開館儀式
1996年3月27日為紀念賀龍元帥誕辰100周年,賀龍元帥全身銅像揭幕儀式,。烈士館改版重新開館,。
2000年7月01日湘鄂西蘇區(qū)革命歷史館改版重新開館。
2011年7月28日湘鄂西蘇區(qū)革命烈士陵園兩個主館歷史館和烈士館推到重建后重新開館,,并舉行了隆重的開展儀式
1978年10月,,中共湖北省委為紀念賀龍,、周逸群、段德昌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湘鄂西蘇區(qū)犧牲的革命烈士決定建園,,1984年11月10日落成,。
全園共有五大主體建筑,古樸秀麗的四柱三間式綠瓦朱楹,、飛檐斗拱牌坊迎門而立,,坊額上鐫刻著原國家主席李先念題寫的園名。一條寬8米,、長700米的青年路筆直鋪向紀念碑腳下,。
紀念碑正前方131米處是一尊由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設計的賀龍元帥全身銅像。為紀念賀龍元帥誕辰100周年,,經中共中央批準于1996年3月22日揭幕,。銅像高4米,重量為2.4噸,,銅像座高3.22米,,像座與地平間由7級臺階鋪墊,總高為8.1米,。1995年12月,,江澤民總書記親筆為賀龍銅像題寫的像名鐫刻在像座正方上。
寬闊的,,寂靜無聲的紀念碑廣場上,,一座通高27.6米的花崗石紀念碑矗立在陵園中心。碑身正面向北,,鑲嵌著“湘鄂西蘇區(qū)革命烈士紀念碑”十二個大字,;背面向南,刻著賀龍元帥生前題詞:“革命烈士們的業(yè)績鼓舞著我們永遠前進”,。碑的東西兩側上部,,刻有中國共產黨黨徽、五星,、稻穗和紅旗組成的裝飾圖案,。碑座正方上銘刻著國務院撰寫的碑文。
紀念碑以西120米處,,是一幢飛檐起脊,,古色古香,金碧輝煌的烈士祠,祠正中為吊唁廳,,廖漢生副委員長題寫的匾額橫掛在正上方,,匾下安放著李先念、王震,、賀龍元帥夫人薛明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人民團體敬獻的花圈花籃,。吊唁廳兩側共四間展室里,,展出了116位烈士的遺像、遺物和生平簡介,。
紀念碑以東140米處,,是一座造型別致、樸素大方的正方形二層平頂式陳列館,。館內展示著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湘鄂西蘇區(qū)史實,,概括而生動地再現了湘鄂西人民革命斗爭的光輝歷程。館內迎面懸掛著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創(chuàng)始人賀龍,、周逸群,、段德昌的巨幅畫像,兩側排列著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和中國工農紅軍第二軍團的立體軍旗模型,。湘鄂西蘇區(qū)革命歷史陳列館是陵園的五大主體建筑之一,,館內以翔實的史料、珍貴的圖片,、實物展示了湘鄂西蘇區(qū)黨,、政、軍歷次會議決議,、文件,、工農武裝暴動綱領、紅軍書寫的口號,、標語,、蘇區(qū)散發(fā)的傳單、捷報以及紅軍,、游擊隊使用的各種武器等,。
獲得榮譽
建園以來,每年要接待全國各地的瞻仰者,、游客,、僑胞和外賓約25萬人(次),1986年被國務院首批公布為全國革命歷史紀念建筑物重點保護單位,。1998年被省政府列為“湖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5年被國家發(fā)改等十個部委劃定為全國一百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之一,。2009年又被國家宣傳部命名為“國家國防教育基地”,。2011年被國家宣傳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