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肋螺螄生活在沒有水生植物的泥質至沙質基質上;分布于中國云南大屯海(現(xiàn)已絕跡),、長橋海(現(xiàn)已絕跡),、異龍湖、齊魯,、星云等湖泊,;玉溪市玉溪古湖第四紀地層(亞化石)。
光肋螺螄貝殼大,,圓錐形至近圓柱形,,高度可達近90毫米,;厚實堅固,棕色或黃棕色,;高螺旋形,,早輪近圓柱形,多數(shù)有八輪,,包括兩輪原螺棱,,除原螺棱外,每輪上部有狹窄至發(fā)育良好的斜坡狀肩部,;雕塑高度可變,,螺紋大多有4個,很少有5個,,堅固的螺棱,,第4個螺棱總是位于縫合處,因此在螺旋螺紋上幾乎看不見,;第2個螺棱在早輪處減少,,但通常在下輪處變得突出;肩部的第一螺棱和每個螺紋處最突出的第3螺棱,;有些個體只有4-5個相當弱的螺旋環(huán),,或者在螺紋中間沒有任何螺棱,但在縫合處仍有一個明顯的螺棱,;無任何軸向肋,、結節(jié)或附件;沒有任何明顯的螺棱延伸到臍部,??茁研危∮跉じ?,外唇下,、中、肩部具鈍角,,珠光層淡藍色,。臍小或無。
光肋螺螄成熟的幼殼大,,有4個輪生,;中等透明,淺黃色或綠色,;前兩螺紋有一個淺螺棱,,無斜肩;第3、4輪有明顯的斜肩,,多為4個光滑的螺棱,,第一和第三個螺棱明顯比其他兩個螺棱突出,第四個螺棱在第三個輪上幾乎被上縫線覆蓋,;體輪基部的臍區(qū)光滑,;孔卵形,約為殼高的一半,。
光肋螺螄厴蓋呈角狀,,卵形,厚實,,呈紅棕色或棕色,,有亞中央核和同心生長紋;核大,、光滑,、厚;厴蓋瘢痕很大,,比較粗糙,,外面光滑,增厚,;厴蓋幾乎和螺口一樣大,。
光肋螺螄齒舌長圓形,有大約105-110排牙齒,。中央齒鐘形,,具有大而寬的中央小齒,兩側各有3-5個較小的齒尖,。側齒寬橢圓形,,有一個大的方形中央小齒,兩側各有3-5個較小的齒尖,。邊緣齒細長,,稍長圓形;內緣齒有大的橢圓形中央細齒,,兩側有3-4個小齒尖,外緣齒鈍,,有5-11個小齒尖,。
光肋螺螄外殼高度可變,從圓錐形到近圓柱形,;是方螺科中尖頂最高的物種,。齊魯湖個體螺棱較淺,比其他湖泊個體更細長(P<0.0001);星云湖個體較短(P<0.0001),;星云湖的一些標本與二肋螺螄非常相似,。該物種與二肋螺螄的不同之處在于其較高的尖頂、幾乎與螺口一樣大的厴蓋,、白藍色珠光層和方形中央齒,。
1、保護級別
光肋螺螄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8年ver3.1——瀕危(EN),。
2,、種群現(xiàn)狀
中國云南的異龍湖用于灌溉農(nóng)田,取水是這里的主要問題,;1983年湖泊干涸可能是該湖物種消失的原因,。污染是一個持續(xù)存在的問題。大屯海湖(以前也有光肋螺螄的種群)非常小,,每年都會變綠,,所以它可能是富營養(yǎng)化的;水位也迅速變化,。這些湖泊的容積小使它們很容易干涸,,如果整個湖泊干涸,光肋螺螄種群就會死亡,。在湖泊中捕撈魚類也導致該物種被視為兼捕,,但光肋螺螄本身并未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