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草原具有民族特色的三大文化旅游產(chǎn)品:那達慕傳說實景馬術劇,,詐馬宴和草原之夜篝火晚會,。那達慕傳說實景馬術劇,它是鄂爾多斯草原重點旅游產(chǎn)品,。全場表演約52分鐘,,有來自蒙古國演員50余人,整劇以馬背為舞臺,,草原愛情故事為主線,,內(nèi)容包含敖包祈福、單人單馬、多人多馬,、馬上騎射,、蒙古族男兒才藝表演等內(nèi)容。詐馬宴是古代蒙古民族最隆重的宮廷宴會,,也是蒙古族特有的慶典晏觴,。在詐馬宴中,您可以穿上王爺,、大汗的華麗服裝,品嘗美食,、參與競技,,體驗做王爺、大汗的尊貴享受,。草原之夜篝火晚會是草原蒙古民族獨有的盛大聚會,。夜幕降臨,老阿爸唱起悠長的祝詞,,薩滿法師點燃圣火,,跳起薩滿舞,虔誠的向長生天祈福,,草原上的人們相聚在圣火旁,,與親人、愛人,、朋友一起,,跳起安代舞,接受圣火的洗禮和祝福,。
景區(qū)日接待游客量近8000人次,,餐位1600人,床位1400人,,核心區(qū)是由兩個蒙古金帳和399頂蒙古包組成的蒙古包群,。“一心,、兩翼,、六區(qū)”的布局突出了景區(qū)自然與人文資源特色。一心,,即游憩集散中心,;兩翼,即民俗人文體驗翼,、草原自然風光翼,;六區(qū),即綜合服務區(qū)、汽車營地區(qū),、民俗文化體驗區(qū),、草原休閑娛樂區(qū)、草原休閑度假區(qū),、草原生態(tài)觀光區(qū)六個功能區(qū),,整體景觀如同一只展翅雄鷹翱翔在鄂爾多斯草原上。
觀鄂爾多斯婚禮,、看實景馬術劇,、騎馬、射箭,、祭敖包,、訪牧戶,領略草原深處原始,、淳樸的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
成吉思汗即元太祖鐵木真,他曾經(jīng)是一位叱咤風云,、顯赫一世的蒙古族英雄,,他的業(yè)績對于我國各民族的融合和現(xiàn)今版圖的格局具有重要意義。成吉思汗陵坐落在內(nèi)蒙古鄂爾多斯草原中部的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距包頭市185公里,。這里牧草騰碧浪,羊群卷雪花,。藍天綠草之間,,三座蒙古包式的大殿肅然佇立,明黃的墻壁,、朱紅的門窗,、輝煌奪目的金黃琉璃寶頂,使這座帝陵顯得格外莊嚴,。陵園占地面積5萬多平方米,,主體建筑由三座蒙古包式的大殿和與之相連的廊房組成。陵園分作正殿,、寢宮,、東殿、西殿,、東廊,、西廊六個部分。整個陵園的造型,,猶如展翅欲飛的雄鷹,,極富濃厚的蒙古民族獨特的藝術風格。
響沙灣也叫銀肯響沙(“銀肯”為蒙古語,意為“永久”),,居中國響沙之首,。位于內(nèi)蒙古鄂爾多斯市境內(nèi)庫布齊沙漠中,距內(nèi)蒙古包頭市30公里,。響沙灣旅游景區(qū)是國家旅游局推出的“國線旅游景點”之一,、中國AAAA級風景區(qū)。
響沙灣是一個彎形沙坡,,背依蒼茫大漠,,面臨大川,高度近百米,,沙坡斜度為45度,,寬度400多米。天晴無雨,、沙子干燥時,人從沙丘的頂部往下滑,,沙子會發(fā)出飛機轟鳴般嗡嗡聲,,也因此而得名。
恩格貝地處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鄂爾多斯市庫布中的達拉特旗烏蘭鄉(xiāng)鎮(zhèn)內(nèi),,總面積30萬畝,,恩格貝為蒙古語,意為平安,、吉祥,,歷史上是一塊水草豐美、風景秀麗的地方,,曾是這一地區(qū)的經(jīng)濟文化中心,。
世珍園旅游區(qū)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世界重要保護濕地和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 世珍園旅游區(qū)內(nèi)除湖泊,、島嶼外,分布著大片的濕地,、沙漠,、草地、丘陵,,是典型的餓高原荒漠,、半荒漠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水面面積約10.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5米,。
這里生活著遺鷗、東方白鸛、白天鵝等鳥類80余種,。
世珍園由三大景區(qū)組成:鄂爾多斯遺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鄂爾多斯神光響沙景區(qū);鄂爾多斯草原蒙古族風情區(qū),。鄂爾多斯遺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位于109國道鄂爾多斯市西45公里處,,占地面積45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積為10.2平方公里,。是世界珍稀瀕危動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遺鷗的棲息繁殖地,并占到全球已知遺鷗總數(shù)的75%以上,。其它國家級保護動物大天鵝,、東方白鵝、鴻雁等也在這里駐留,,各種鳥類達百余種之多,。
蒼茫的鄂爾多斯高原上,有一棵形單影只的古樹,,其形態(tài)好似大鵬展翅,,枝葉如垂天之云,人稱中國油松王,。 經(jīng)專家們考證,,它的樹齡已有908年,即生于公元1089年,。樹高25米,,胸徑134厘米,材積13.5立方米,。 它是鄂爾多斯高原的一顆活化石,。 有很多人不遠千里萬里來參拜它,并尊稱它為神樹,。它在準格爾旗西南的一座山頭上,,經(jīng)受住了殘酷的環(huán)境,而今仍無衰老之意,,枝繁葉茂,,顏色濃綠,枝頭松果累累,。已被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之列,。
鄂爾多斯草原旅游區(qū)興建于2004年,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位于“騎射之地,、游牧之所”的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境內(nèi),,占地16000畝,是內(nèi)蒙古中西部接待規(guī)模最大的草原休閑度假目的地,。
詐馬宴是蒙古族特有的慶典,蒙元時期“宮廷大宴”,,自治區(qū)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詐馬,,蒙語是指褪掉毛的整畜,,意思是把牛、羊家畜宰殺后,,用熱水褪毛,,去掉內(nèi)臟,烤制或煮制上席,。據(jù)《蒙古食譜》一書記載,,在蒙古族歷史上,喜慶大典或者隆重祭祀,,都要擺詐馬宴,,它是蒙古全羊席之一種,全稱叫綿羯羊整羊詐馬宴,。融宴飲,、歌舞、游戲和競技于一體的宮廷慶典娛樂活動,。
那達慕實景馬術劇是鄂爾多斯草原2017年開始打造的草原文化演藝項目,全場表演約42分鐘,,演員陣容多達50多人,,其中蒙古國演員30多人;表演馬匹30多匹,,包含英國卡巴丁黑駿馬,、蘇聯(lián)二代新河馬、蒙古白馬,,表演中包含敖包祈福,、蒙古族男兒三藝表演、單人單馬,、單人雙馬,、多人多馬、馬上騎射等精彩馬術表演,。那達慕實景馬術劇是游客特別喜愛的表演之一,。
篝火晚會是草原人民一種傳統(tǒng)的歡慶形式。相傳在遠古時代,,人們學會了鉆木取火之后,,發(fā)現(xiàn)火不僅可以烤熟食物,,還可以驅(qū)嚇野獸,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于是,,對火產(chǎn)生了神圣崇敬之情。傍晚,,在用火烤熟食物的過程中,,便互相拉手圍著火堆跳舞以表達自己喜悅愉快的心情,這種歡慶的形式一直延續(xù)到今天,。鄂爾多斯草原篝火場,,2200人容量,近百名演員的演出陣容圣火祈福,,安代狂歡,。
鄂爾多斯婚禮發(fā)源于古代蒙古,形成于蒙元時期,。15世紀,,隨著蒙古族鄂爾多斯部進入鄂爾多斯地區(qū),祭祀成吉思汗的"八白室"安奉在鄂爾多斯境內(nèi)的甘德爾敖包上,,蒙古族的鄂爾多斯婚禮便以其特有的儀式程序流傳在鄂爾多斯民間,。鄂爾多斯地區(qū)至今仍然比較完整地保留著鄂爾多斯婚禮的儀式程序,并使其發(fā)展演變成為一種禮儀化,、規(guī)范化,、風俗化和歌舞化的民俗文化現(xiàn)象。2006年5月20日,,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鄂爾多斯市申報的鄂爾多斯婚禮經(jīng)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這些儀式程序和活動內(nèi)容既不同于其他民族婚禮的程序,也與其他地區(qū)的蒙古族婚禮有別,,是蒙古族婚禮中有特色,、有吸引力、隆重的形式,,它凝聚了蒙古民族禮儀風俗的精華,,成為迄今保留較為完整、內(nèi)容較為豐富的一部蒙古民族風情畫卷,。鄂爾多斯婚禮以男方娶親為主線,,濃縮了蒙古族娶親過程中的精華內(nèi)容,寓情于歌舞,,場面熱烈歡快,、詼諧喜慶,內(nèi)容健康,,品格高雅,,突出表現(xiàn)了蒙古族人民粗獷剽悍,、豪爽熱情、講究禮儀的民族性格,。鄂爾多斯婚禮集鄂爾多斯蒙古族傳統(tǒng)的崇尚文化,、祭祀文化、宮廷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禮儀習俗,、民族歌舞之大成,,以幸福、吉祥,、喜慶,、熱烈的情緒貫穿始終,展示了民族魅力,,表達了人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具有豐富而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
飛天草原屬于驚險刺激的雜技項目,,這個節(jié)目是目前國內(nèi)雜技界中表演難度較大,、危險系數(shù)較高的項目之一,場地在歡樂牧場區(qū)域,,5月1日上演,;其中表演內(nèi)容之一是:在飛速旋轉(zhuǎn)的大飛輪上,演員在沒有保險繩保護的情況下,,除了在輪子內(nèi)表演外,,還要到輪子外面行走,表演跳繩,、拋接瓶子等驚險動作,,另外還有空中飛人,、吊環(huán)雜技,、大變活人魔術等表演,趣味十足,、讓人血脈賁張,。
夏季的草原溫度適宜,景色宜人,。
自駕線路
在鄂爾多斯市東勝區(qū)走榮烏高速或者109國道在杭錦旗錫尼鎮(zhèn)西南9公里處到達景區(qū),。
公路交通:鄂爾多斯草原—鄂爾多斯120公里(沿榮烏高速,走烏海方向,,錫尼鎮(zhèn)出口下,;或沿109國道,,到錫尼鎮(zhèn))。
鄂爾多斯—呼和浩特市270公里,。
鄂爾多斯—包頭110公里,。
鄂爾多斯—銀川市400公里。
鄂爾多斯—北京750公里,。
鄂爾多斯—西安800公里,。
航班信息
鄂爾多斯—北京09:25/15:20/20:10,同時還開通鄂爾多斯至西安,、上海,、鄭州、石家莊,、深圳,、重慶、大連,、廣州,、成都等地航班。
火車交通
K574次列車,,鄂爾多斯直達北京西,。兩地出發(fā)時間分別為18:10和20:48。
汽車交通
鄂爾多斯—包頭,、呼和浩特每15分鐘發(fā)車,,鄂爾多斯—北京、西安,、銀川每日均發(fā)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