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占地面積3萬平方米,,基本上為波斯建筑風格。寺前是寬闊的草坪,,右側為大理石結構的巴基斯坦著名詩人和思想家伊克巴爾的陵墓,。寺院位于高陡地勢,外觀宏偉壯麗,,整個建筑由門樓,、廣場、禮拜殿3部分組成。門樓高大,,圍墻由紅砂巖砌成,。登上22級紅色臺階,進入寺院內,,為一南北長160米、東西寬159米的方形大理石廣場,,可供5萬人同時作禮拜,。廣場正中有一見方的水池,供穆斯林做凈禮用,。
主體建筑禮拜大殿位于廣場西側,,呈長方形,殿頂中央和兩側建有3個圓頂,,正中大圓頂高約18米,。圓頂上有3只銀球在陽光下光芒四射,同圍墻四周的4座高57米的宣禮尖塔形成一體,。禮拜殿的圓頂上,,鐫刻著各種美麗的花紋和涂金粉的《古蘭經》文,光彩奪目,。殿內大理石鋪地,,凹壁由紅色磚石砌成,別具匠心,。墻壁的瓷嵌飾帶,,具有濃厚的波斯和莫臥兒風格。大殿中間正門高闊,,兩側各有5個旁門,,內有走廊相通。寺內珍藏有用金絲線繡成的長45厘米,、寬30厘米,、計30卷1228頁的阿拉伯文《古蘭經》,蝌蚪似的經文繡在天藍色錦緞上,,繡工極為精湛,。據(jù)傳寺內還藏有先知穆罕默德的披風、法蒂瑪?shù)氖峙良鞍⒗锸殖摹豆盘m經》珍本等大量伊斯蘭珍貴文物,。
清真寺門樓前是一片廣闊的草坪,,隔一條馬路就是瑰麗的“拉合爾古堡”。右側是用大理石建成的巴基斯坦著名詩人和思想家伊克巴爾的陵墓,,寺院的高大圍墻由紅砂巖砌成,,周圍有4座聳立的宣禮塔。登上22級臺階,進入院內,,是一個由水泥方磚鋪成的廣場,,這個南北長160米,東西寬159米的正方形大廣場,,可同時容納10萬穆斯林作祈禱,。每年伊斯蘭教的3大節(jié)日,拉合爾的穆斯林都到這里來,,以開齋節(jié)和古爾邦節(jié)為最盛,,寺外的草坪上也都站滿祈禱的人。
廣場中央是一個由大理石砌成的16米見方的噴水池,,早年是供穆斯林進入寺堂前進行齋戒沐浴的“泉水井”,,即洗禮缽,成了美化寺院的裝飾品,。莫臥兒式建筑風格的禮拜殿在廣場西側,,是整個清真寺的主體建筑,墻,、柱全用雕有各種花紋圖案的大理石砌成,,建筑宏偉。禮拜殿圓頂上3個銀球,,在陽光的照射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同圍墻四周4座高達40多米的宣禮塔形成一體,為整個清真寺增添了輝煌而又神秘的色彩,。這些輪廓鮮明的圓頂和宣禮塔,,正體現(xiàn)了莫臥兒王朝的建筑風格,也是清真寺的主要標志,。禮拜堂內,,地上鋪著地毯,頂上鐫刻著各種花紋和涂上金粉的古蘭經經文,,光彩奪目,。墻上的瓷嵌飾帶,間以涂上金粉的古蘭經經文,,顯出濃厚的波斯和莫臥兒風格,。周圍的壁龕結構,別具匠心,。
更為令人驚嘆不止的是寺內所珍藏的用黃金絲繡成的30卷阿拉伯文《古蘭經》,。那些細如頭發(fā)用黃金做成的絲,把像小蝌蚪一樣的阿拉伯經文,,從右至左繡在天藍色的錦緞上,,從1966年到1976年用了整整10年的時間,,花費24萬盧比,一針一線,,細致精美,,巧奪天工,是一件世所罕見的藝術珍品,。
巴德夏希大清真寺位于拉合爾古城外,,是巴基斯坦最大的清真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之一,。此寺建于300多年前的莫臥兒王朝時期,,是莫臥兒王朝后期最有代表性的建筑,用了3年時間才建成,。
該寺位于拉合爾古城北部,為印度莫臥兒王朝皇帝穆哈依·烏德丁·穆罕默德·阿邁提爾(1658年~1707年)于1673年~1674年主持建成,。18世紀遭英國殖民主義者破壞,,1856年由穆斯林收回,1961年巴基斯坦政府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