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產(chǎn)于日本,。中國青島,、廬山、南京,、上海,、杭州、武漢等地有栽培,,生長較慢,。陰性樹,喜肥沃地,。
喬木,,在原產(chǎn)地高達40米,胸徑3米,;枝近輪生,,水平伸展,樹冠尖塔形,;樹皮淡紅褐色或灰揭色,,裂成條片脫落。鱗狀葉三角形,,脫落性,,長3-6毫米,基部綠色,,上部膜質(zhì),、紅褐色,先端鈍,,第二年變成褐色,;合生葉條形,,長5-15厘米,寬2.5-3毫米,,邊緣較厚,,先端鈍有微凹缺,上面亮綠色,,中央有一條較深的縱槽,,下面淡綠色,中央有一條淡黃色的縱槽,,兩側各有一條白色的氣孔帶,。
雄球花卵圓形,長約1.2厘米,,有短梗,,雄蕊寬矩圓形。球果卵狀矩圓形,,有短梗,,長6-10厘米,徑3.5-5厘米,;種鱗寬楔形或扇形,,寬1.2-2厘米,先端寬圓,,邊緣薄,、向外反卷,腹面與背面覆蓋部分均有細毛,;苞鱗先端分離部分三角形而向后反曲,;種子扁,矩圓形或橢圓形,,連翅長8-12毫米,,寬約8毫米。
視土壤狀況,,及時灑水,,以保持濕度,并根據(jù)氣溫狀況及時調(diào)整溫度,,使溫度控制在20-30℃范圍內(nèi)為宜,。
苗期每月噴施1次稀薄肥,施肥后及時灑水沖洗,。8月下旬開始控肥控水,,并噴施1遍800倍磷酸二氫鉀,以促進苗木木質(zhì)化,。
高溫季節(jié)注意避蔭,,冬季注意防寒,。盆播苗可以搬人室內(nèi)或溫室大棚中。容器育苗封凍前灌1次凍水,,以利于苗木安全越冬。
種子播種前先將種子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30分鐘,,再用始溫40℃的溫水浸種24小時,,將種子撈出與2倍體積的消毒河沙混合,進行催芽處理,。因為金松種子昂貴,,一般育苗量都較少。其具體催芽方法是:在瓦質(zhì)花盆或小木箱的底部鋪10厘米厚的濕沙層,,將種,、沙混合物平攤在濕沙層上,頂部覆蓋5-10厘米厚的濕沙,,最后用塑料薄膜封罩,,白天放在背風向陽處,晚上搬人室內(nèi),,有條件的地方可放置在溫室或塑料大棚內(nèi),。催芽過程中所用的濕沙均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拌制成“手握沙成團不滴水,手松沙即散”狀,。催芽期間經(jīng)常檢查溫度,、濕度,及時灑水,。待絕大多數(shù)種子發(fā)芽,、露白時,即可播種,。
按圃土100千克,、腐熟圈肥25千克、復合肥1千克,、過磷酸鈣1千克,、硫酸亞鐵1千克、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0.05千克的比例混合,,攪拌均勻即可使用,。
根據(jù)種子數(shù)量可采用容器育苗,也可以播人瓦質(zhì)花盆中,。播種季節(jié)以3月上,、中旬為宜。
將配置好的營養(yǎng)土盛人盆中,,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澆透消毒,,待營養(yǎng)土松散后,,將已發(fā)芽的種子按5厘米的粒距點播,上覆營養(yǎng)土1厘米左右,。按盆口周徑大小,,做一半球形塑料薄膜罩,罩中心處高約20厘米左右,,覆罩盆口,。白天放置背風向陽處,晚上搬人室內(nèi)保溫,。
將配置好的營養(yǎng)土裝入直徑8厘米,、高12厘米的塑料薄膜容器袋中。將容器袋緊密排列在育苗畦中,,并用營養(yǎng)土填滿充實袋間空隙,,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噴透,待土壤松散后,,將發(fā)芽的種子點播袋中,,1袋1粒,上覆營養(yǎng)土,,覆土厚度1厘米左右,,上罩塑料薄膜拱棚。
撫育管理時每隔2-3天噴1次500倍25%的多菌靈溶液,,以防止苗木立枯病,,噴藥后及時灑水沖洗,以防止藥害,。
金松是庭園樹種,;木材可供建筑、橋樁,、造船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