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廣泛,,在遼寧(南部),、河北、山東,、山西,、陜西、甘肅,、河南,、安徽,、江蘇、浙江等省均有分布,,以黃河流域中,、下游為中心分布區(qū)。
毛白楊是喬木,,高達30米,。樹皮幼時暗灰色,壯時灰綠色,,漸變?yōu)榛野咨?,老時基部黑灰色,縱裂,,粗糙,,干直或微彎,皮孔菱形散生,,或2-4連生,;樹冠圓錐形至卵圓形或圓形。側(cè)枝開展,,雄株斜上,,老樹枝下垂;小枝(嫩枝)初被灰氈毛,,后光滑,。芽卵形,花芽卵圓形或近球形,,微被氈毛,。長枝葉闊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10-15厘米,,寬8-13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心形或截形,,邊緣深齒牙緣或波狀齒牙緣,,上面暗綠色,光滑,,下面密生氈毛,,后漸脫落;葉柄上部側(cè)扁,,長3-7厘米,,頂端通常有2(3-4)腺點;短枝葉通常較小,,長7-11厘米,,寬6.5-10.5厘米(有時長達18厘米,,寬15厘米),卵形或三角狀卵形,,先端漸尖,,上面暗綠色有金屬光澤,下面光滑,,具深波狀齒牙緣,;葉柄稍短于葉片,,側(cè)扁,,先端無腺點。雄花序長10-14(20)厘米,,雄花苞片約具10個尖頭,,密生長毛,雄蕊6-12,,花藥紅色,;雌花序長4-7厘米,苞片褐色,,尖裂,,沿邊緣有長毛;子房長橢圓形,,柱頭2裂,,粉紅色。果序長達14厘米,;蒴果圓錐形或長卵形,,2瓣裂?;ㄆ?月,,果期4月(河南、陜西)-5月(河北,、山東),。
喜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溫和平原地區(qū)。
深根性,,耐旱力較強,,粘土、壤土,、沙壤上或低濕輕度鹽堿土均能生長,。在水肥條件充足的地方生長最快,20年生即可成材,。是中國速生樹種之一,。
選擇雄性毛白楊優(yōu)良品種培育小苗,;移栽宜在早春或晚秋進行,適當深栽,;培養(yǎng)胸徑4~6厘米的苗木,,定植密度500~800棵/667平方米,3年后可間苗銷售,,留床苗繼續(xù)培養(yǎng)大苗,;不可采用“拔大苗”的方式出圃,培養(yǎng)胸徑7~8厘米的苗木定植200~300棵/667平方米,,冠高比3:5,,每層留3個主枝,全株留9個主枝左右,,保持主干通直,;因毛白楊喜大肥大水,還容易發(fā)生病蟲害,,因此要加強水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
可用播種、插條(須加處理),、埋條,、留根、嫁接等繁殖方法進行育苗造林,。木材白色,,紋理直,纖維含量高,,易干燥,,易加工,油漆及膠結(jié)性能好,;可做建筑,、家具、箱板及火柴桿,、造紙等用材,,是人造纖維的原料,樹皮含鞣質(zhì)5.18%,,可提制栲膠,。北京居民用雄花序喂豬,花序入藥叫做“鬧羊花”(陜西武功),。毛白楊材質(zhì)好,,生長快,壽命長,,較耐干旱和鹽堿,,樹姿雄壯,,冠形優(yōu)美,為各地群眾所喜歡栽植的優(yōu)良庭園綠化或行道樹,、也為華北地區(qū)速生用材造林樹種,,應(yīng)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