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81年(秦昭襄王26年,、趙惠文王18年),趙惠文王時,,趙國得到楚國的和氏璧,。秦昭襄王聽說這件事,派人送一封信給趙惠文王,,說愿意用十五座城給趙國,,請求換取和氏璧,。趙王跟大將軍廉頗及許多大臣商量:想把這塊寶玉給秦國,又怕得不到秦國的城,,白白受欺騙,;想不給吧,又擔(dān)心秦兵打過來,。主意拿不定,,想找個可以派遣去回復(fù)秦國的人,又找不到合適的人選,。宦者令繆賢說:“我的門客藺相如可以出使?!壁w王問:“您根據(jù)什么知道他可以出使呢,?”繆賢回答說:“我曾經(jīng)犯有罪過,私下打算要逃到燕國去,。我的門客藺相如阻攔我說:‘您憑什么知道燕王就會收留您,?’’、‘‘我告訴他,,我曾跟隨大王與燕王在邊境相會,,燕王私下握著我的手說‘愿意交這個朋友’,憑這個知道他會收留我,,所以打算去他那里,。藺相如對我說:‘‘如今趙國強,燕國弱,,您又受趙王寵幸,,所以燕王想跟您結(jié)交。現(xiàn)在您竟從趙國逃奔到燕國,,燕王害怕趙國,,這種形勢下燕王一定不敢收留您,反而會把您捆綁起來送回趙國的,。您不如袒胸露臂,,趴在斧質(zhì)上請罪,就能僥幸得到趙王赦免,。我聽從了他的意見,,幸而大王赦免我。我私下認(rèn)為藺相如是個勇士,,有智謀,,應(yīng)該是可以出使的?!?/span>
于是趙王召見藺相如,,問他:“秦王打算用十五座城換我的璧,,可不可以給他?”藺相如說:“秦國強大,,趙國弱小,,不能不答應(yīng)他的要求?!壁w王說:“拿走我的璧,,不給我城,怎么辦,?”藺相如說:“秦王用城換璧而趙國不答應(yīng),,理虧的是趙國;趙國給秦璧而它不給趙國城,,理虧的是秦國,。比較這兩種對策,寧可答應(yīng)秦的請求而讓它負(fù)理虧的責(zé)任,?!壁w王問:“可以派誰去呢?”藺相如回答說:“大王果真找不到人,,我愿意捧著和氏璧出使秦國,。城給了趙國,就把璧留在秦國,;城池不給趙國,,我保證完整無缺地把和氏璧帶回趙國?!?span>趙王就派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向西進入秦國,。秦王坐在章臺宮接見藺相如。藺相如捧著和氏璧呈獻給秦王,。秦王非常高興,,把和氏璧傳給妃嬪及侍從人員看,群臣都?xì)g呼“萬歲”,。藺相如看出秦王沒有把城酬報給趙國的意思,,就上前說:“璧上有點毛病,請讓我指給大王看,?!鼻赝醢押褪翔到唤o藺相如。于是,,藺相如捧著璧退了幾步站住,,背靠著柱子,怒發(fā)豎立,,像要把帽子頂起來,。他對秦王說:“大王想要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給趙都趙王,趙王召集所有大臣商議,,都說:‘秦國貪婪,,依仗它強大,想用空話來求和氏璧,,補償給趙國的城恐怕得不到,。’打算不給秦國和氏璧,。但是我認(rèn)為平民之間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騙,何況是大國之間的交往呢!而且因為一塊璧的緣故惹得強大的秦國不高興,,不應(yīng)該,。于是趙王齋戒了五天,派我捧著和氏璧,,在朝堂上行過叩拜禮,親自拜送了國書,。這是為什么,?為的是尊重大國的威望而表示敬意。現(xiàn)在我來到秦國,,禮節(jié)顯得十分傲慢,;得到璧后又將它傳給妃嬪們看,以此來戲弄我,。我看大王無意補償給趙國十五座城,,所以又把它取回來。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的頭現(xiàn)在就與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
藺相如拿著那和氏璧,,斜視著柱子,快要撞擊在柱子上,。秦王怕他撞碎和氏璧,,就婉言道歉,堅決請求他不要把和氏璧撞碎,,并召喚負(fù)責(zé)的官吏察看地圖,,指點著說要把從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劃歸趙國。藺相如估計秦王只不過以欺詐的手段假裝把城劃給趙國,,實際不能得到,,就對秦王說:“和氏璧是天下公認(rèn)的寶貝,趙王敬畏大王,,不敢不獻出來,。趙王送璧的時候,,齋戒了五天。現(xiàn)在大王也應(yīng)齋戒五天,,在朝堂上安設(shè)“九賓”的禮節(jié),,我才敢獻上和氏璧。”秦王估計這種情況,,終究不能強奪,,就答應(yīng)齋戒五天,把藺相如安置在廣成賓館里,。藺相如估計秦王雖然答應(yīng)齋戒,也必定違背信約,,不把城補償給趙國,,就打發(fā)他的隨從穿著粗布衣服,懷揣那塊璧,,從小道逃走,,把它送回趙國。
秦王齋戒五天后,,就在朝堂上設(shè)了“九賓”的禮儀,,延請趙國使者藺相如。藺相如來到,,對秦王說:“秦國自從秦穆公以來的二十多個國君,,不曾有一個是堅守信約的。我實在怕受大王欺騙而對不起趙國,,所以派人拿著璧回去,,已經(jīng)從小路到達趙國了。再說秦國強大而趙國弱小,,大王派一個小小的使臣到趙國,,趙國會立刻捧著璧送來。現(xiàn)在憑借秦國的強大,,先割十五座城給趙國,,趙國怎么敢留著璧而得罪大王呢?我知道欺騙大王的罪過應(yīng)該處死,,我請求受湯鑊之刑,。希望大王和大臣們仔細(xì)商議這件事?!?span>秦王和大臣們面面相覷,,發(fā)出無可奈何的苦笑聲。侍從中有的要拉藺相如離開朝堂加以處治,。秦王就說:“現(xiàn)在殺了藺相如,,終究不能得到和氏璧,,反而斷絕了秦、趙的友好關(guān)系,。不如趁此好好招待他,,讓他回趙都去。難道趙王會因為一塊璧的緣故而欺騙秦國嗎,?”終于在朝廷上接見藺相如,,完成接見的禮節(jié),送他回趙都去了,。
藺相如回國以后,,趙王認(rèn)為他是個賢能的大夫,出使到諸侯國家能不受辱,,就任命他做上大夫,。此后秦國沒有給趙國城池,趙國也始終沒有把和氏璧給秦國,。
完璧歸趙:指藺相如將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趙國,;現(xiàn)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
成語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p>
完璧歸趙,主謂式,,作謂語或賓語,;指物歸原主。
近義詞:物歸原主,、完好無損,、全璧歸趙、物歸舊主,。
反義詞:橫征暴斂,、巧取豪奪、久假不歸,、支離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