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道
千佛崖段金牛道遺址2009年經(jīng)考古發(fā)掘,,現(xiàn)存遺址300余米,,棧道孔30多個。其中南端長約50米,,懸崖壁立,,地勢險要,其場景正如嚴耕望在《唐代交通圖考》中的描述,,“石崖壁立,,車道斷崖而成,人馬經(jīng)此,,如行柜中,,蓋上下左側(就由北向南言),盡為石壁,,唯右側直落干尋,,嘉陵江奔涌其下”,自三國兩晉南北朝以來“古今皆循千佛崖以行”,。唐開元三年(715年)益州大都督府長史韋抗鑿石為路,。千佛崖藏佛洞左側題記記其事,“大清咸豐四年五月既望/大唐開元三年劍南道按察使銀青光祿大夫行益州大/都督府長史陜西萬年縣韋抗鑿石為路并鑿干佛功德/邑增生梁嘉麟監(jiān)生孫遇春黃元慶鐫石內江高立中敬書”,。明初對千佛崖前道路有過大規(guī)模的整治,,清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記載:“明洪武二十四年,景川侯曹震相視開鑿,,疊石為岸,,益為坦途?!兜拦庵匦拚鸦h志·武備志》中也有記載: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二月至二十五年(1392年)一月,,景川侯曹震派成都后衛(wèi)指揮僉事王清修鑿保寧府至漢中驛道,其中千佛崖一帶“古作棧閣,,連歲修葺,,工費甚多,相其形勢,,辟取山石從河鎮(zhèn)砌,,闊四五丈,自四川至陜西無難焉,?!碑敃r修路采用的是從河鎮(zhèn)砌,,壘石為岸,改木棧道為石板路?,F(xiàn)存千佛崖南段部分的堡坎是用石灰作砂漿壘砌,,或為當時之遺跡。1935年開始修筑川陜公路,,炸掉了南段崖壁,拓寬了路面,,墊高了路基,,汽車可以通行,金牛古道被掩埋,。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千佛崖納入災后重建。2009年將川陜公路改道后山穿隧道而行,,千佛崖段金牛道的交通功能就此廢棄,。
千佛崖摩崖造像
千佛崖摩崖造像較早開鑿于北魏晚期,南朝梁武帝天監(jiān)四年正月,,北魏正始二年(505年),,駐守漢中的司馬道遷降于北魏,魏遣尚書邢巒為鎮(zhèn)西將軍,,都督征梁漢諸軍事,,其統(tǒng)軍王足將兵入劍閣,,所至皆捷,,梁州十四郡,地東西七百里,,南北千里,,皆入于魏,北魏于此置西益州,。此后三十年里,,先后有北魏大將傅豎眼、元法僧等人在此擔任益州刺史,。他們在此駐守的同時也帶來了北魏皇室在云岡,、龍門開鑿石窟的傳統(tǒng)和崇佛的風氣。加之南北朝時期,,金牛道開始逐漸改走嘉陵江而行,,千佛崖位于嘉陵江東岸,有適合開鑿石窟的大塊崖壁,,因此千佛崖的一座寺院柏堂寺開始修建,,開窟造像也就逐漸興盛起來。
唐王朝經(jīng)濟繁榮,文化藝術燦爛,。千佛崖的開窟造像異?;钴S,密如蜂巢,,有的崖壁達十三層之多,。千佛崖摩崖造像大多數(shù)龕窟體量雖小,然而內容頗豐,,題材多樣,,有莊嚴肅穆的釋迦佛、三世佛,、彌勒佛,、阿彌陀佛、多寶佛,,有雍容華貴的菩薩,,虔誠追隨佛祖的弟子,形態(tài)各異的人形化天龍八部,,自由翱翔的飛天,,威風凜凜的力士,虔誠禮佛的供養(yǎng)人……雕刻家們以嫻熟的雕刻刀法,,纖細柔和的線條造型,,結合自己的審美理念,,精心雕琢出一尊尊相栩如生,、形態(tài)各異的佛教藝術作品,突顯“雍容華貴”“健壯豐腴”的時代精神風貌,,令人嘆為觀止,。唐以后僅五代和清代有少量開鑿佛龕,大多為妝彩培修,。
千佛崖摩崖造像歷經(jīng)千年沉淀以悠久的歷史,、厚重的文化、精湛的藝術,、豐富的人文聞名于世,。特別是“安史之亂”后,四川石窟藝術獨步稱盛,,這與千佛崖溝通南北,、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是緊密相連的。其規(guī)模布局,、雕琢水平,、題材內容,、洞窟形制堪與國內其它石窟相媲美,是劍門古蜀道上顆閃亮的明珠,,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和科研價值,。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一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千佛崖前的金牛古蜀道始于西周,是古時連接西南與關中平原的交通要道,,與千佛崖摩崖造像同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千佛崖歷史陳列館
常設展覽分為“蜀道咽喉”、“佛光永照”兩個部分,?!笆竦姥屎怼薄饕榻B了位于千佛崖的棧閣——石柜閣,、金牛道以及周邊蜀道遺存,。“佛光永照”——主要介紹了2009年對千佛巖崖前道路進行考古發(fā)掘所出土的文物,。展覽利用現(xiàn)代化手段向公眾展示千佛崖難以登臨的洞窟,,復原了1935年遭受破壞前千佛崖的歷史舊貌。
千佛崖現(xiàn)存造像1200余龕,,7000余尊,,其開鑿歷史之長,規(guī)模之大,,居四川之首,,其規(guī)模、內容,、雕鑿水平,、造像風格、布局等諸方面可與同時代各大石窟相媲美,,在國內石窟造像中享有極高聲譽,,是我國佛教藝術的珍貴遺產(chǎn)。
免票政策
兒童身高1.2米以下免費,;65周歲以上老年人持老年證或身份證,、現(xiàn)役軍人持軍官證、殘疾人持殘疾證免票,。
優(yōu)惠政策
60至65周歲老人持老年證或身份證在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須購買半票,,其余時間免票。
唐天授元年(690 年),,武則天正式登基時,,白馬寺法明和尚薛懷義等12名和尚為迎合武則 天當皇帝的需要,,撰寫《大云經(jīng)》呈武則天?!洞笤平?jīng)》中稱武則天是彌勒佛降生,,應代替李唐做皇帝。武則天看后大喜,,親筆 作序,,頒布于天下,且令各州要營州,,當?shù)匕傩站驮谇Х鹧略齑笤贫?,并且刻了這尊彌勒佛立像和后壁龕中二圣——高宗李治、武則天,。按中國傳 統(tǒng)應男左女右,,而該二圣的排列是女左男右,佛龕男高女低,,這 體現(xiàn)出設計者的巧妙構思,。 廣元市文物管理所修建完善了崖壁樓閣走道,有階梯攀登,,可通達各龕窟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