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巖禪寺地處虞山國家森林公園南麓的蒼山翠谷之中,,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這座千年古剎,,始建于南朝梁天監(jiān)年間,初名延福禪院,,后因宋真宗賜額“寶巖禪院”而得名,。南宋及元、明,、清時期,,寺廟多次重建與毀壞。文革期間,,寺被拆毀,,現(xiàn)為1999年籌建的。寺廟周圍綠樹成蔭,,竹海環(huán)繞,,尤其是楊梅最為著名。
寶巖禪寺初名延福禪院,,始建于南朝梁天監(jiān)年間,,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南宋及元,、明,、清,寺屢建屢廢,,民國時寺僧潭月重創(chuàng)此寺,,殿宇一新。文革期間,,寺被拆毀?,F(xiàn)在寶巖禪寺是1999年開始籌建,2010年寺廟已初具規(guī)模,。
歷史上,,曾有一位國王,、三位皇帝與寶巖寺結(jié)下了不解的佛緣,。禪院初建,即因寺內(nèi)高僧弘揚佛法的深遠造詣,,和地處虞山第一灣的幽雅環(huán)境,,盛極一時。五代十國時,,吳越國王錢镠施金五百兩,,建佛塔于院內(nèi),頓使延福禪院名聲遠播,,引來眾多信徒焚香禮拜,,無福求福,、有福延福。北宋端拱年間,,宋太宗下詔延請延福禪院高僧希辯至京城開封講座播法,,并親賜法號“惠明大師”和紫羅方袍一襲。淳化三年,,宋太宗又向延福禪院詔賜一批佛教經(jīng)典,。天禧年間,宋真宗改院名為寶巖禪院并賜額,。天圣年間,,宋仁宗又特賜銅鑄之天齊仁圣帝像于寶巖禪院供奉。由此,,寶巖禪院聲名遠播,,成為江南名寺。
歷代以來,,寶巖寺,、興福寺、藏海寺,、三峰清涼寺被稱為虞山四大名寺,。據(jù)民間傳說,這四大名寺各司其職,,有主天,,主地,主平安,,而寶巖禪寺則主奉財神,。再加上寺廟所處的寶巖灣北倚靈峰,南面尚湖,,寒風(fēng)辟道,,溫水長流,物種豐饒,,尤以特產(chǎn)楊梅最為著名,。因此,常熟民間歷來就有到寶巖“看楊梅,,燒蒔香,,敬財神”的習(xí)俗。
開放時間:8:00-16:00
公共交通
交通:乘坐常熟游2路,,到寶巖生態(tài)園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