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支祁,,或支無祁。中國神話中的水怪,。他的形狀像猿猴,,塌鼻子,凸額頭,,白頭青身,,火眼金睛,。他的頭頸長達百尺,力氣超過九頭大象,,常在淮水興風作浪,,危害百姓。大神禹治淮水時,,無支祁作怪,,風雷齊作,木石俱鳴,。禹很惱怒,,召集群神,天神庚辰(一說應龍)擒獲了無支祁,。無支祁雖被抓,,但還是擊搏跳騰,誰也管束不住,。于是禹用大鐵索鎖住了他的頸脖,,拿金鈴穿在他的鼻子上,把他鎮(zhèn)壓在淮陰龜山腳下,,從此淮水才平靜地流入東海,。
亦作“支無祁”、“無支奇”,、“無支祈”,,古代傳說中淮水水怪名。濟南舜井故事里,,名曰巫支祁,。
《山海經(jīng)》說:“水獸好為害,禹鎖于軍山之下,,其名曰無支奇(無支祁)”,、“其形若猿猴,金目雪牙,,輕利倏忽”,。大禹治淮時,無支祁做惡被其擊敗,,鎖于淮井之中,,這就是著名的“禹王鎖蛟”的故事,從此淮水邊也有了著名的“支祁井”,。
據(jù)《山海經(jīng)》等史籍記載,,巫支祁是堯舜禹時期的奇妖,也是我國有史以來最有神通也是最有影響的第一奇妖。巫支祁出生在豫南桐柏山中的花果山,,為天生神猴,。后娶龍女為妻,生了三個兒子,,都是神通廣大的魔頭,。他自為淮渦水神,在淮河中建有龍宮,,其勢力波及黃河中下游和長江中下游,。
在古籍和民間傳說中,他一方面是妖仙,、精怪,,經(jīng)常為患江淮,禍害百姓,;另一方面,,卻以孝子、正神諸身份被傳頌及立廟祀奉,。巫支祁有許多駭人聽聞的神話故事,,特別是率十幾萬山精水怪在淮源大戰(zhàn)禹王,后被庚辰降服,,囚在淮河下游的龜山下(一說囚在桐柏山的淮井中)的故事,,后被吳承恩挪移到《西游記》中,成為膾炙人口的大鬧天宮齊天大圣孫悟空,。巫氏(支氏)神話主要流傳在淮源和淮泗地區(qū),。
巫支祁為淮神說:1、《楚辭·九懷·思忠》云:“玄武步兮水母,,與吾期兮南榮,。”這里說水母為神,。明陶宗儀在《輟耕錄》考證云:水母為無支祁,。2、中國現(xiàn)代神話學大師袁珂先生在《中國神話傳說詞典》水神條謂:“龍王,、共工,、應龍、無支祁皆屬水神”,。3,、在頗具權(quán)威的工具書《辭源》中,巫支祁的辭條謂“淮水神也”(見中華民國四年〔1915〕版),。4,、袁珂先生在《西游記散論》中考證:“《柳毅》中的柳毅和龍女,《古岳瀆經(jīng)》中的無支祁,,這些神話人物,,由于塑造的成功,在民間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人民信之敬之,,甚至為他們立祠造像。解放前在河南省黃河附近出土的鐵鑄無支祁坐像,,曲頸僂背,,頭有雙角,高約一米,,背上刻有大宋建中元年三月□日造,。宋徽宗趙佶曾建“建中靖國”年號,元年,,即1101年,,據(jù)今已近千年。說明在黃淮流域,,至少從斯時始,,巫支祁已被供奉為淮神了。5,、在大禹導淮前,,巫氏(支氏)已自稱淮渦水神?!渡瞎派裨捬萘x》中說:“巫支祁獨霸淮水流域數(shù)十年,,已自稱為淮水之君了,所以他的兒子都稱太子,?!蔽字钸€在龜山腳下(現(xiàn)洪澤湖)建了宮殿,俗稱龍宮,。并分別在河南省的光山縣北,,安徽省的霍邱縣西和懷遠縣東建了三座宮殿,讓三個兒子各鎮(zhèn)守一方水域,?!八纸吡U張勢力,振起洪水,,將淮水下流與長江下流合二為一”,。“自桐柏山以南,,直至云夢大澤,,更通到湘水之源,,到處都有他的黨羽。所以千里之內(nèi),,木魅,、水靈、山妖,、石怪,,莫不聽他的命令,受他的節(jié)制,?!?、民間傳承,。在淮河中上游的巫支祁神話中,,多稱巫支祁為孝子變龍,如桐柏縣的《淮河的由來》《蛟龍?zhí)侥浮返?,或稱之為良蛟善龍,如信陽的《烏龍和烏龍集》、《龍蛋》等;在淮河中下游,,多稱其為水猿大圣,、水母或水母娘娘(見淮陰市徐省生搜集的《明祖陵的傳說》等),。在明清時期,,巫支祁被搬上舞臺后,甚至與孫悟空和驪山老母稱為兄妹等(見明·楊景賢的雜劇《西游記》等),??傊?,在巫支祁為孽和為善或先孽后善的傳說中,,后者卻占了上風。所以,,把巫支祁作為淮河水神,,在相當一部分百姓中,認為是合理的,。
注:這里所說《山海經(jīng)》并非今本《山海經(jīng)》,而是出自唐代李肇的《唐國史補》對古本《山海經(jīng)》的引用:“楚州有漁人,忽于淮中釣得古鐵鎖,,挽之不絕,以告官,。刺史李陽大集人力引之,。鎖窮,,有青獼猴躍出水,,復沒而逝。后有驗《山海經(jīng)》云:“水獸好為害,禹鎖于軍山之下,其名曰‘無支奇’?!薄短茋费a》收錄于《四庫全書》中,。
《太平廣記》:唐貞元丁丑歲,,隴西李公佐泛瀟湘,、蒼梧,,偶遇征南從事弘農(nóng)楊衡泊舟古岸,,淹留佛寺,江空月浮,,征異話奇,。
楊告公佐云:“永泰中,,李湯任楚州刺史時,,有漁人,,夜釣于龜山之下,。其釣因物所制,不復出,。漁者健水,疾沉于下五十丈,。見大鐵鎖,盤繞山足,,尋不知極,。遂告湯,湯命漁人及能水者數(shù)十,,獲其鎖,,力莫能制。加以牛五十余頭,,鎖乃振動,,稍稍就岸。
時無風濤,,驚浪翻涌,,觀者大駭。鎖之末,見一獸,,狀有如猿,,白首長鬐,雪牙金爪,,闖然上岸,,高五丈許。蹲踞之狀若猿猴,,但兩目不能開,,兀若昏昧。目鼻水流如泉,,涎沫腥穢,,人不可近。久乃引頸伸欠,,雙目忽開,,光彩若電。顧視人焉,,欲發(fā)狂怒,。觀者奔走。獸亦徐徐引鎖拽牛,,入水去,,竟不復出。時楚多知名士,,與湯相顧愕悚,,不知其由。
爾時,,(“時”原在“者”字下,,據(jù)明抄本移上。)乃漁者知鎖所,,其獸竟不復見?!惫糁猎桶四甓?,自常州餞送給事中孟蕳至朱方,廉使薛公蘋館待禮備,。時扶風馬植,、范陽盧簡能、河東裴蘧皆同館之,,環(huán)爐會語終夕焉,。公佐復說前事,如楊所言。
至九年春,,公佐訪古東吳,,從太守元公錫泛洞庭,登包山,,宿道者周焦君廬,。入靈洞,探仙書,,石穴間得古《岳瀆經(jīng)》第八卷,,文字古奇,編次蠹毀,,不能解,。公佐與焦君共詳讀之:“禹理水,三至桐柏山,,驚風走雷,,石號木鳴,夔龍土伯擁川,,天老肅兵,,功不能興,。禹怒,,召集百靈,授命羹龍,,桐柏等山君長稽首請命,,禹因囚鴻蒙氏,章商氏,,兜盧氏,犁婁氏,,乃獲淮渦水神名無支祁,善應對言語,,辨江淮之淺深,,原隰之遠近,形若猿猴,,縮鼻高額,,青軀白首,,金目雪牙,頸伸百尺,,力逾九象,搏擊騰踔疾奔,,輕利倏忽,,聞視不可久。禹授之童律,,不能制,;授之烏木由,不能制,;授之庚辰,,能制。鴟脾桓胡木魅水靈山祆石怪奔號聚繞,,以數(shù)千載,,庚辰以戰(zhàn)(一作戟)逐去,頸鎖大索,,鼻穿金鈴,,徙淮陰之龜山之足下,俾淮水永安流注海也,。庚辰之后,,皆圖此形者,免淮濤風雨之難,。
禹為了治理洪水,,三次到過桐柏山??墒?,每次桐柏山都狂風大作,電閃雷鳴,,山石號叫,,樹木驚鳴,土伯壅川,,天老進兵,。有一股看不見的暴虐力量,阻止禹動工治水,。
禹知道遇到妖怪了,非常生氣,,召集諸神和各部落首領開會,,讓夔龍去掃除妖孽,。這時,桐柏山,,以及附近諸山的部落首領,,唯恐雙方打起仗來禍及自己,都面露懼色,,懇請禹收回除妖的命令,。
看到鴻蒙氏、商章氏,、兜盧氏,、犂婁氏等部落首領臨戰(zhàn)怯陣,不愿出力,,禹把這些人都關了起來,。這才知道:原來他們包庇的妖怪是淮渦水怪——無支祁。
無支祁能言善辯,,知道江水,、淮水各處的深淺,以及地勢的高低遠近,。他長得形似猿猴,,縮鼻高額、青軀白首,、金目雪牙,。脖子一伸,好像有一百尺長,,力氣比九頭象還大,。無論是搏擊跳躍,還是快速奔跑,,他都非常迅捷,,常常是眨眼之間就看不見了。
雙方在桐柏山下展開惡戰(zhàn),。禹先后派童律,、烏木由出戰(zhàn),都打不敗無支祁,。最后,,派庚辰出戰(zhàn),才擒獲了無支祁,。鴟脾,、桓胡、木魅,、水靈,、山妖,、石怪等數(shù)以千計的妖怪,看到無支祁被捉,,都叫喊著沖了上來,,想要搶走無支祁。庚辰揮舞方天戟,,和眾神一起沒費吹灰之力就殺散了這群烏合之眾,。
禹命人用大鐵鏈鎖住無支祁的頸子,又把他的鼻孔穿上銅鈴鐺,,然后把他壓在淮河南邊的龜山腳下,。
打敗了無支祁,禹在桐柏山的治水工作才得以順利進行下去,,淮水從此平安入海中,。
無支祁的形象,始見于唐代李肇《唐國史補》:“楚州有漁人,,忽于淮中釣得古鐵鎖,,挽之不絕,以告官,。刺史李陽大集人力引之,。鎖窮,有青獼猴躍出水,,復沒而逝,。后有驗《山海經(jīng)》云:「水獸好為害,禹鎖于軍山之下,,其名曰無支奇,。」”
北宋李昉編撰的《太平廣記》卷467引唐朝小說《戎幕閑談》曰:“有李湯者,,永泰楚州刺史,,問漁人見龜山下水中有大鐵鎖,乃以人牛曳(yè)出之,。霎時風濤陡作,,有一獸形如猿猴,高五丈許,,白首長鬐,,雪牙金爪,闖然上岸,,張目若電,,顧視人群,欲發(fā)狂怒,。觀者畏而奔走,,獸亦徐徐引鎖曳牛入水去,,竟不復出,?!焙蟠鷮W者考證《西游記》中“孫悟空”的原型可能始于無支祁。
英雄戰(zhàn)水怪是一個典型的神話命題,。禹治水的范圍之廣,,規(guī)模之大,都是空前的,。這就必然與居住在各江河流域的許多氏族部落發(fā)生接觸,,協(xié)調(diào)關系,處理利益糾紛,,有些矛盾分歧可以通過聯(lián)姻,、合作等方式解決;有些則必須通過武力才能解決,。因此,,禹在各地治水過程中不僅要與天斗,還要與人斗,,后者甚至比前者更為困難,。
原始社會氏族之間的融合,武力兼并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形式,。比如:前面提到的“禹逐共工,,殺相柳”和本篇“擒無支祁”的故事都比較典型地反映了這一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