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絡傳輸介質有哪些
網絡傳輸介質是網絡中傳輸數(shù)據(jù),、連接各網絡站點的實體,。網絡信息還可以利用無線電系統(tǒng)、微波無線系統(tǒng)和紅外技術等傳輸,。目前常見的網絡傳輸介質有: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等,。
1,、雙絞線電纜(TP)
將一對以上的雙絞線封裝在一個絕緣外套中,為了降低信號的干擾程度,,電纜中的每一對雙絞線一般是由兩根絕緣銅導線相互扭繞而成,,也因此把它稱為雙絞線。雙絞線分為分為非屏蔽雙絞線(UTP)和屏蔽雙絞線(STP),。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UTP分為3類,,4類,5類和超5類四種:
(1)3類:傳輸速率支持10Mbps,,外層保護膠皮較薄,,皮上注有“cat3”。
(2)4類:網絡中不常用,。
(3)5類(超5類):傳輸速率支持100Mbps或10Mbps,,外層保護膠皮較厚,皮上注有“cat5”,。
超5類雙絞線在傳送信號時比普通5類雙絞線的衰減更小,,抗干擾能力更強,在100M網絡中,,受干擾程度只有普通5類線的1/4,,目前較少應用,。
STP分為3類和5類兩種,STP的內部與UTP相同,,外包鋁箔,,抗干擾能力強、傳輸速率高但價格昂貴,。
雙絞線一般用于星型網的布線連接,,兩端安裝有RJ-45頭(水晶頭),連接網卡與集線器,,最大網線長度為100米,,如果要加大網絡的范圍,在兩段雙絞線之間可安裝中繼器,,最多可安裝4個中繼器,,如安裝4個中繼器連5個網段,最大傳輸范圍可達500米,。
2,、同軸電纜
由一根空心的外圓柱導體和一根位于中心軸線的內導線組成,內導線和圓柱導體及外界之間用絕緣材料隔開,。按直徑的不同,,可分為粗纜和細纜兩種:
粗纜:傳輸距離長,性能好但成本高,、網絡安裝,、維護困難,一般用于大型局域網的干線,,連接時兩端需終接器,。
粗纜與外部收發(fā)器相連,收發(fā)器與網卡之間用AUI電纜相連,,網卡必須有AUI接口(15針D型接口):每段500米,,100個用戶,4個中繼器可達2500米,,收發(fā)器之間最小2.5米,,收發(fā)器電纜最大50米。
細纜:與BNC網卡相連,,兩端裝50歐的終端電阻,。用T型頭,T型頭之間最小0.5米,。細纜網絡每段干線長度最大為185米,,每段干線最多接入30個用戶。如采用4個中繼器連接5個網段,,網絡最大距離可達925米,。
細纜安裝較容易,,造價較低,但日常維護不方便,,一旦一個用戶出故障,,便會影響其他用戶的正常工作。
根據(jù)傳輸頻帶的不同,,可分為基帶同軸電纜和寬帶同軸電纜兩種類型:
(1)基帶:數(shù)字信號,信號占整個信道,,同一時間內能傳送一種信號,。
(2)寬帶:可傳送不同頻率的信號。
3,、光纖
光纖是由一組光導纖維組成的用來傳播光束的,、細小而柔韌的傳輸介質。應用光學原理,,由光發(fā)送機產生光束,,將電信號變?yōu)楣庑盘枺侔压庑盘枌牍饫w,,在另一端由光接收機接收光纖上傳來的光信號,,并把它變?yōu)殡娦盘枺浗獯a后再處理,。與其它傳輸介質比較,,光纖的電磁絕緣性能好、信號衰小,、頻帶寬,、傳輸速度快、傳輸距離大,。主要用于要求傳輸距離較長,、布線條件特殊的主干網連接。
分為單模光纖和多模光纖:
(1)單模光纖:由激光作光源,,僅有一條光通路,,傳輸距離長,2千米以上,。
(2)多模光纖:由二極管發(fā)光,,低速短距離,2千米以內,。
二,、常用的幾種網絡傳輸介質各有什么特點
1、雙絞線電纜(TP)
(1)效率較高
當線纜在傳輸數(shù)據(jù)時,,線芯上有電流通過,,就會產生一些電磁信號,,這對其他的線芯來說是有害的‘噪聲’。而雙絞線,,因為它是成‘對’存在的結構,,所以每芯線上的電磁‘噪聲’,會被與它絞在一起的另一芯線發(fā)出的‘噪音’相互抵消,。這樣就增加了它的傳輸效率,,較之其它銅纜,可以獲得更大的帶寬,。
(2)體積較小,,安裝方便
用銅纜組網的話,一般用三種介質,,粗纜,,細纜,雙絞線,。而前兩者都是同軸電纜,,在外徑上要大于雙絞線,需要占用電纜管道的大量空間,。而且在最小彎曲半徑上也不如雙絞線,,不能承受纏結、壓力和嚴重的彎曲,,這些都會損壞電纜結構,,阻止信號的傳輸。
2,、同軸電纜
抗干擾能力好,,傳輸數(shù)據(jù)穩(wěn)定,價格便宜,。同軸電纜分為:粗同軸電纜,,使用AUI接口,主要用于基干線建設,;細同軸電纜,,使用BNC接口,主要用于計算機間的網絡連接,。
3,、光纖
(1)傳輸帶寬非常寬,通信容量很大,。
(2)傳輸損耗小,,中繼距離長,特別適用于長距離傳輸。
(3)抗雷電和抗電磁干擾能力強,。
(4)保密性好,,不易被竊聽或截取數(shù)據(jù)。
(5)體積小,,重量輕,。
(6)誤碼率低,傳輸可靠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