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內存頻率有哪些
我們知道內存性能由內存容量以及內存頻率共同決定,在相同容量的內存中,,內存頻率越高,,其性能就越好。目前內存頻率主要有:
DDR2內存頻率主要有:333MHz和400MHz的DDR內存,,667MHz,、800MHz和1066MHz,。
DDR3內存頻率主要有:1066MHz,、1333MHz、1600MHz,。
DDR4內存頻率:2133MHz-4266MHz之間,。
其中DDR2內存如今已經淘汰,很多早年購買或者更早購買的電腦均為DDR2內存,,內存頻率普遍較低,,最高也不過只有1066Mhz,如今主流的內存頻率是1333MHz和1600MHz頻率內存,,并且隨著技術的進步,,未來DDR4將成為主流。
二,、如何產看內存頻率
1,、看內存表表面標注
內存上一般都會標注內存容量以及頻率等,如果您是新購買的內存,,或者臺式電腦,,那么就可以拿出來看看,我們可以通過看內存表面銘牌標注即可知道,。
2,、開機看電腦自檢信息
電腦在重啟或者開機后,在硬件自檢的時候會顯示各主要硬件詳細信息,,其中就會包含內存頻率與容量等信息,,我們可以在電腦開機硬件監(jiān)測到第二個畫面的時候,按pause鍵暫停,,暫停自檢畫面看內存頻率信息,。
3,、借助電腦優(yōu)化軟件查看內存頻率
使用一些電腦優(yōu)化軟件也可以檢測內存頻率,比如使用魯大師檢測電腦硬件信息即可檢測到內存容量與頻率了,。
三,、內存頻率的意義
內存異步工作模式包含多種意義,在廣義上凡是內存工作頻率與CPU的外頻不一致時都可以稱為內存異步工作模式,。首先,,最早的內存異步工作模式出現(xiàn)在早期的主板芯片組中,可以使內存工作在比CPU外頻高33MHz或者低33MHz的模式下(注意只是簡單相差33MHz),,從而可以提高系統(tǒng)內存性能或者使老內存繼續(xù)發(fā)揮余熱,。其次,在正常的工作模式(CPU不超頻)下,,目前不少主板芯片組也支持內存異步工作模式,,例如Intel 910GL芯片組,僅僅只支持533MHz FSB即133MHz的CPU外頻,,但卻可以搭配工作頻率為133MHz的DDR 266,、工作頻率為166MHz的DDR 333和工作頻率為200MHz的DDR 400正常工作(注意此時其CPU外頻133MHz與DDR 400的工作頻率200MHz已經相差66MHz了),只不過搭配不同的內存其性能有差異罷了,。再次,,在CPU超頻的情況下,為了不使內存拖CPU超頻能力的后腿,,此時可以調低內存的工作頻率以便于超頻,,例如AMD的Socket 939接口的Opteron 144非常容易超頻,不少產品的外頻都可以輕松超上300MHz,,而此如果在內存同步的工作模式下,,此時內存的等效頻率將高達DDR 600,這顯然是不可能的,,為了順利超上300MHz外頻,,我們可以在超頻前在主板BIOS中把內存設置為DDR 333或DDR 266,在超上300MHz外頻之后,,前者也不過才DDR 500(某些極品內存可以達到),,而后者更是只有DDR 400(完全是正常的標準頻率),由此可見,,正確設置內存異步模式有助于超頻成功,。
聲明:以上方法源于程序系統(tǒng)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使用,,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證明有效,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申請刪除>>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