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定婚齡的基礎上,適當推遲實際結婚年齡,。法定婚齡是婚姻法規(guī)定的最低的結婚年齡的界限,,并不是必須結婚的年齡界限。我國現(xiàn)行計劃生育政策規(guī)定,,遲于法定婚齡(女20周歲,,男22周歲)三年及以上結婚者(女23周歲,,男25周歲),即為晚婚?,F(xiàn)行規(guī)定是根據(jù) 中國的婚姻習慣和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的要求確定的,。
簡要介紹
法定婚齡以上三年結婚的是晚婚,,即男方25歲,女方23歲即是晚婚,。
晚婚的定義:男年滿25周歲,、女年滿23周歲依法登記結婚的為晚婚,但前提是男女雙方都必須為初婚,。
根據(jù)《婚姻法》以及《計劃生育條例》的規(guī)定,,符合晚婚年齡(女23周歲,或男25周歲)的,,可享受晚婚假(晚婚假天數(shù)按地方性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有所不同),。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二十五條的規(guī)定,公民晚婚晚育,,可以獲得延長婚假,、生育假的獎勵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草案)》中刪除了對晚婚晚育夫妻,、獨生子女父母進行獎勵的規(guī)定,。也就是說從2016年1月1日起,晚婚晚育夫妻將不再有晚婚假,、晚育假,。法律修改后,自愿只生一個孩子的父母也不再享受獨生子女父母的相關獎勵,。
主要作用
晚婚對控制人口數(shù)量的作用:一是縮短婦女的生育期,,有利于減少生育量;二是拉長兩代人的間隔,,相對減少同一時點生存的人口數(shù)目,。
晚婚是實行計劃生育和控制人口增長的重要內容之一。晚婚還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質,。青年時期是長身體,、長知識的時期。晚婚既可以使青年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學習,、工作和勞動,,為德、智,、體的全面發(fā)展奠定牢固基礎,,以適應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對人口素質的要求,,又可以使青年懂得更多的優(yōu)生、優(yōu)育的科學知識,,有利于下一代人口素質的進一步提高,。
法律規(guī)定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規(guī)定,晚婚晚育應予鼓勵,。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明確規(guī)定了晚婚晚育都可以享受國家規(guī)定的基本婚假,、生育假,延長的獎勵婚假和獎勵生育假或者其他福利待遇,。獎勵婚假和獎勵生育假,,指公民因晚婚晚育而享受的特別獎勵休假,休假期間,,工資,、獎金一般照發(fā)。
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計劃生育條例和辦法中都有對晚婚晚育者進行獎勵優(yōu)待的具體規(guī)定。國家規(guī)定的基本婚假一般為3天,,大部分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guī)或者規(guī)章在此之外都又規(guī)定了晚婚獎勵假,,時間有長有短,。
根據(jù)我國勞動法的規(guī)定,女職工享受不少于98天的法定產假,。大部分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在此基礎上又對晚育的婦女規(guī)定了晚育假,,即在法定產假的基礎上給予適當延長產假的獎勵,,各省獎勵的時間差距較大。
“第三十六條 職工實行晚婚的,,增加婚假十日,;實行晚育的,增加產假十五日,。城鎮(zhèn)其他人員實行晚婚,、晚育的,可由當?shù)厝嗣裾o予表揚和獎勵,?!薄獜V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2002年7月25日廣東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五次會議修訂)
產生原因
杭州的一份關于青年交友婚戀調查報告顯示,現(xiàn)代年輕人的結婚年齡之所以比上一輩子結婚的年齡要晚,,主要是因為壽命增長,,經驗基礎要求過高,,離婚率上升這三大原因。
這一次的調查包括約3000名單身男女,,調查顯示,,年輕人理想的結婚年齡主要集中在25至30歲及30至35歲這兩個年齡段,而家長們則普遍希望子女的結婚年齡在25-30歲之間,。
根據(jù)調查還了解到,,“如果到了結婚的年齡,還找不到適合的另一半,,那么是否選擇湊合?”百分之四十的人選擇不會,,百分之三十八的人選擇可能會,,只有百分之六的人選擇應該會。
據(jù)分析,,更多年輕人樂于接受晚婚,,尤其在女性身上體現(xiàn)得更明顯,其主要原因在于現(xiàn)代人的生命周期拉長,,晚婚令人容易接受,;現(xiàn)代人對婚姻經濟基礎的要求更高,迫使年輕人推遲自己的結婚年齡,;離婚率上升,,未婚青年對未來婚姻的信心有所下降,在選擇上更為謹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