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時域反射儀測試誤差的原因有哪些
光時域反射儀是一種精密儀器,,但測試過程中,或多或少會存在一些誤差,,一般導致測試誤差的原因主要有:
1,、OTDR光時域反射儀存在的固有偏差
由OTDR的測試原理可知,它是按一定的周期向被測光纖發(fā)送光脈沖,,再按一定的速率將來自光纖的背向散射信號抽樣,、量化、編碼后,,存儲并顯示出來。OTDR光時域反射儀本身由于抽樣間隔而存在誤差,,這種固有偏差主要反映在距離分辯率上,。OTDR的距離分辯率正比于抽樣頻率。
2,、測試儀表操作不當產生的誤差
在光纜故障定位測試時,,OTDR光時域反射儀使用的正確性與障礙測試的準確性直接相關,,儀表參數(shù)設定和準確性、儀表量程范圍的選擇不當或光標設置不準等都將導致測試結果的誤差,。
(1)設定儀表的折射率偏差產生的誤差
不同類型和廠家的光纖的折射率是不同的,。使用OTDR測試光纖長度時,必須先進行儀表參數(shù)設定,,折射率的設定就是其中之一,。當幾段光纜的折射率不同時可采用分段設置的方法,以減少因折射率設置誤差而造成的測試誤差,。
(2)量程范圍選擇不當
OTDR光時域反射儀測試距離分辯率為1米時,,它是指圖形放大到水平刻度為25米/格時才能實現(xiàn)。儀表設計是以光標每移動25步為1滿格,。在這種情況下,,光標每移動一步,即表示移動1米的距離,,所以讀出分辯率為1米,。如果水平刻度選擇2公里/每格,則光標每移動一步,,距離就會偏移80米,。由此可見,測試時選擇的量程范圍越大,,測試結果的偏差就越大,。
(3)脈沖寬度選擇不當
在脈沖幅度相同的條件下,脈沖寬度越大,,脈沖能量就越大,,此時OTDR的動態(tài)范圍也越大,相應盲區(qū)也就大,。
(4)平均化處理時間選擇不當
OTDR測試曲線是將每次輸出脈沖后的反射信號采樣,,并把多次采樣做平均處理以消除一些隨機事件,平均化時間越長,,噪聲電平越接近最小值,,動態(tài)范圍就越大,。平均化時間越長,測試精度越高,但達到一定程度時精度不再提高,。為了提高測試速度,縮短整體測試時間,,一般測試時間可在0.5~3分鐘內選擇,。
(5)光標位置放置不當
光纖活動連接器、機械接頭和光纖中的斷裂都會引起損耗和反射,光纖末端的破裂端面由于末端端面的不規(guī)則性會產生各種菲涅爾反射峰或者不產生菲涅爾反射,。如果光標設置不夠準確,,也會產生一定誤差。
二,、如何減少OTDR測試誤差
為了減少測試誤差,,在使用OTDR光時域反射儀的時候,可以采取以下幾個方法:
1,、設定儀表的折射率偏差
不同類型和廠家的光纖的折射率是不同的,,使用OTDR測試光纖長度時,必須先進行儀表參數(shù)設定,,折射率的設定就是其中之一,。當幾段光纜的折射率不同時可采用分段設置的方法,以減少因折射率設置誤差而造成的測試誤差,。
2,、選擇正確的量程范圍
OTDR測試距離分辯率為1米時,它是指圖形放大到水平刻度為25米/格時才能實現(xiàn),。儀表設計是以光標每移動25步為1滿格,,在這種情況下,光標每移動一步,,即表示移動1米的距離,,所以讀出分辯率為1米;如果水平刻度選擇2公里/每格,,則光標每移動一步,,距離就會偏移80米。
3,、保持測試參數(shù)的一致性
在光纖線路的測試中,,應盡量保持使用同一塊光時域反射儀進行某條線路的測試,各次測試時主要參數(shù)值的設置也應保持一致,,這樣可以減少測試誤差,,便于和上次的測試結果比較。即使使用不同型號的儀表進行測試,,只要其動態(tài)范圍能達到要求,,折射率、波長,、脈寬,、距離、均化時間等參數(shù)的設置亦和上一次的相同,,這樣測試數(shù)據(jù)一般不會有大的差別,。
4,、選擇合適的測試方式
通過OTDR來對光纖線路進行測試,,就會考慮到實時,、自動與手動三種相應的處理方式。在進行實時處理中,,要求對于刷新曲線進行不斷地掃描,,但是因為曲線反復跳動和變化的緣故,因此使用頻率相對偏少,。自動方式多用于對整條線路狀況的概覽,,僅需完成折射率及波長等基本參數(shù)的設置即可,儀表在測試中能自動完成剩余參數(shù)的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