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崔元翰
河北定州人歷史第一位三元開創(chuàng)科舉連中三元先河
崔元翰(733年-795年),,博陵安平(河北定州安平縣)人,唐朝大臣、詩文家。崔元翰通經(jīng)史,、工詩文,府試,、省試皆第一,唐建中二年(781年),,狀元及第,,是歷史上第一個三元及第狀元,。高中狀元之后,崔元翰又先后參加博學(xué)宏詞科,、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考試,成績均為甲第,名動天下,。
2、王曾
山東益都人北宋成就最高的三元輔佐宋仁宗開創(chuàng)慶歷盛世
王曾(978年-1038年),,青州益都(今山東省青州市)人,北宋名相,、詩人。北宋咸平年間,,王曾解試、省試,、殿試皆為第一,連中三元,,先后任監(jiān)丞通判濟州,、參知政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等職,景祐元年召入為樞密使,,次年再次拜相。為官期間,,以計智逐權(quán)臣丁謂,維護宋仁宗政權(quán),,穩(wěn)定朝局,;主持修筑汴河堤防,,根治水患,以三元及第之才輔佐宋仁宗開創(chuàng)慶歷盛世,,后被宋理宗列為昭勛閣二十四人之一。
3,、黃觀
安徽貴池人科舉首位三元六首靖難之役慘遭抹去狀元紀錄
黃觀(1364年-1402年),,貴池清溪金墩(今安徽貴池)人,,明朝官員。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黃觀以貢生入太學(xué),一路過關(guān)斬將,,順利通過六次考試,且均獲榜首,,鄉(xiāng)試、會試,、殿試連中三元,被稱為“三元六首”或“六元”,。建文元年,,黃觀任右侍中,,成為建文帝心腹,掌管玉璽,。靖難之役發(fā)生之后,,黃觀奉旨到長江上游征兵調(diào)將以征剿叛逆,為建文帝勤王保駕,。最后黃觀拒降慘遭明成祖朱棣除名,被抹去中過狀元的記錄,,黃氏九族也被誅殺。
4,、商輅
浙江杭州人明朝官方唯一三元發(fā)揮三元之才成為三朝賢相
商輅(1414年-1486年),,浙江淳安(今浙江杭州)人,,明朝名臣,、內(nèi)閣首輔。明宣德十年(1435年)鄉(xiāng)試,、正統(tǒng)十年(1445年)會試及殿試,,商輅皆為第一名,,三元及第。在朝為官期間,,反對南遷,主張抵抗瓦剌,,配合于謙捍衛(wèi)京師,;親赴居庸關(guān)迎回英宗,,調(diào)和君臣矛盾;批判土地兼并等,,為明朝政局發(fā)揮了積極影響。商輅一生耿耿為國,,歷經(jīng)明英宗、明代宗,、明憲宗三朝,官至內(nèi)閣軼一品事,,在民間稱之為“三朝宰相”。
5,、孟宗獻
河南開封人科舉史上唯一四元金朝科舉改革特殊產(chǎn)物
孟宗獻(1130年-1183年),開封(今河南開封)人,,金朝官員,。金朝科舉制分為鄉(xiāng)試、府試,、會試,、殿試四級考試,孟宗獻于金世宗大定三年(1163年)高中狀元,,成為中國科舉史上唯一實現(xiàn)鄉(xiāng)試、府試,、會試,、殿試四級考試“連中四元”的狀元,。四元及第之后,被金世宗破例授予六品奉直大夫,打破金朝狀元初授官職品級常規(guī),,孟宗獻“四元及第”的事跡也成為了科舉典范,。孟宗獻以孝行聞名,因母親去世哀傷過度,,于服喪期間病逝,,讓人惋惜。
6,、馮京
廣西宜州人廣西首位三元狀元打破科舉北方主導(dǎo)的地域格局
馮京(1021年-1094年),,出生于宜州龍水(今廣西河池宜州),北宋政治家,。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高中狀元,,實現(xiàn)鄉(xiāng)試、會試,、殿試“連中三元”,時稱“馮三元”,,成為廣西首位三元狀元,,打破了宋朝科舉以北方地區(qū)主導(dǎo)的地域格局。馮京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參知政事(副宰相),、太子少師,,在變法狂潮持中守正,在官場堅守本心,、勤政為民,,以三元之才、四朝之功永留青史,。
7,、錢棨
江蘇蘇州人科舉唯二三元六首打破清朝百年無三元及第僵局
錢棨(1734年-1799年),,蘇州府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清朝官員。乾隆年間,,在28歲時以縣,、府、院試三個第一考上秀才,,人稱“小三元”,后又在鄉(xiāng)試,、會試、殿試分別取得第一,,連中三元,,成為清代第一位三元及第的狀元,,填補了清朝開國一百多年未有三元的空白,,也是中國科舉史上第二位奪得六個第一的狀元,。
8,、宋庠
湖北安陸人最走運的三元因執(zhí)政者一念之差從第三變?yōu)榈谝?/em>
宋庠(996年-1066年),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人,,北宋政治家,、文學(xué)家,。北宋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殿試本是第三,弟弟宋祁為第一,,但劉太后認為弟不可先于兄,所以宋庠被選擢為第一,宋庠也就成為了鄉(xiāng)試,、會試,、殿試都是第一的三元及第狀元,。寶元年間任參知政事,皇祐元年升任同平章事(宰相),,不過為相期間建樹不高,。宋庠更出名的是他的詩詞,,詩風(fēng)秾麗,,典雅工麗,代表作有《池上觀雨》《新月》等,,與弟弟宋祁并稱“二宋”,。
9,、陳繼昌
廣西臨桂人歷史最后一位三元科舉三元及第終結(jié)符號
陳繼昌(1791年-1849年),,桂林臨桂(今廣西桂林)人,,清朝官員,。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陳繼昌抱病應(yīng)殿試高中狀元,,實現(xiàn)三元及第,,因而名聲大振。陳繼昌多任外放官,歷任陜西、甘肅,、順天等鄉(xiāng)試典試官,,為官期間辦事公正廉明,,做了許多興利除弊,、促教興文的事情,組織抗災(zāi),、興修水利,,深得民心,。在陳繼昌之后、科舉制度廢除之前,,清朝雖也有高中狀元者,但已經(jīng)再無三元及第者誕生,,陳繼昌成為科舉制度最后一位三元及第狀元,。
10,、楊寘
安徽合肥人科舉最短壽的三元因為母喪過度悲傷英年早逝
楊寘(1014年-1044年),廬州府(今安徽合肥)人,,北宋大臣,。慶歷二年(1042年),鄉(xiāng)試取得第一之后,,楊寘進京赴考,,國子監(jiān),、禮部皆為第一,后在殿試被宋仁宗親自選擢為狀元,,連中三元,,隨后被授將作監(jiān)丞、潁州通判,,但因母親病逝未能赴任,。1044年,,楊寘在為母守孝中悲痛過度,,英年早逝,,才華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