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鵬(生卒年不詳),,江西省瑞金縣(今瑞金市)象湖鎮(zhèn)綿水上龍尾人,,北宋人。劉鵬是瑞金建縣后第一個進士,,也是全縣最早入仕而至監(jiān)察御史,、登諫議大夫之位的知識分子。劉鵬在壽春任職,,除勤于政務,,為民興利除弊外,他還努力著述,結合自己任職以來的實踐體會,,著成《縣務綱目》共20卷,,凡44門,474事,,為后世留下了一部為人從政,,問學修養(yǎng)的綜合性著作。
楊以任(1600年-1634年),,字惟節(jié),號澹馀,,江西省瑞金市象湖鎮(zhèn)綿塘下坊人,,瑞金十大歷史名人之一。明萬歷四十六年(1618),,楊以任鄉(xiāng)試中舉,;崇禎四年(1631)成進士,例授知縣,,改應天府(今南京市)教授,。其著述頗豐,有《讀史四集》,、《京學志》,、《皇明奏疏》、《名臣言行錄》,、《非非室文集》等行世,,與陳際泰、羅萬藻,、章世純,、艾南英并稱為江西五大家。
楊長世(1606年-1692年),,字延會,號六逸,,江西贛州府瑞金人,。楊為瑞金著姓,長世于族行最尊,,以是州閭鄉(xiāng)族,,咸推為祭酒,日閉戶校讎,,目覽手披無寧晷,。康熙二十二年(1683),受聘主纂《瑞金縣志》,,詳明有體,。熟識典故、通史事,,為文旁征博引,。閩汀黎士弘,同郡易學實,、魏禮皆與其同學,,著有《影居文鈔》。
楊枝遠(1694年-1730年),,字季重,別號狎歐詩客,,江西瑞金象湖鎮(zhèn)上陽村人,,瑞金歷史上有名的人物,清初江右著名詩人,。其出身于書香門第,能文善詩,,20歲便著有《自鳴集》,,當時吳江太守張尚瑗見后,連連稱頌,,并親自作序,。其著作還有《鮮民草》、《狎鷗亭詩鈔》,、《大夢堂文稿》,。楊枝遠的《狎鷗亭集》刻本,被列為江西省古籍整理參考書目之一,。
羅有高(1733年-1778年),字臺山,,江西瑞金九堡鎮(zhèn)瑞金密溪古村人,,清代文學家。羅有高是乾隆三十年(1765)舉人,,少慕馬周,、張齊賢之為人,習技擊,,讀兵書,,與彭紹升友善,相勖為性命之學,兼參竺乘,,汪縉一見心折之,。彭紹升輯其遺文,為《尊聞居士集》八卷,,《清史列傳》傳于世,。
張魚書(1873年-1912年),,江西瑞金人,,瑞金著名歷史人物。其早年赴日本留學,,回國后在1900年策劃起義事敗,,再次出走日本;1904年回國,,入滇軍濟字營,;1910年4月前往廣州,成立《砭群報》,;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成功,,同年11月廣州獨立,成立軍政府,,張魚書任宣撫使,;1912年征調桂軍準備北伐,因拒絕陳炯明收編桂軍的要求,,遭陳炯明忌恨被捕,,1912年3月3日被陳炯明下令殺害。
梁達三(1912年-1985年5月9日),,出生于江西省瑞金市云石山鄉(xiāng)梅坑村,新中國開國少將,。解放戰(zhàn)爭時期,,其任晉察冀軍區(qū)第十一軍分區(qū)政治部主任,石家莊警備政治部主任,,華北軍區(qū)補訓兵團政治副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華北軍區(qū)空軍干部管理部部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
鐘輝(1913年-2005年5月9日),江西省瑞金市黃柏鄉(xiāng)瑞蘭村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其任江西省軍區(qū)浮梁軍分區(qū)副政治委員,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zhàn)軍四十八軍一四二師政治委員,,炮兵第五編訓基地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東北軍區(qū)炮兵政治部主任,中國人民志愿軍炮兵指揮所政治委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
鄭旭煜(1914年-2002年),,出生于江西省瑞金市武陽鎮(zhèn)羅石村,。解放戰(zhàn)爭時期,其任晉察冀野戰(zhàn)軍第四旅政治部主任,,第二縱隊隨營學校政治委員,,華北軍區(qū)步兵學校政治部副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北京市糾察總隊政治委員,,公安第二師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副政治委員,,河北省軍區(qū)副政治委員。1961年由大校晉升為少將軍銜,。
鐘發(fā)生(1914年-2009年1月21日),江西瑞金人,,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為少將軍銜,獲三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1941年,,鐘發(fā)生同志入抗大學習,,后任冀中軍區(qū)團參謀長、太行軍區(qū)團長,、晉冀魯豫野戰(zhàn)軍旅長,、第一野戰(zhàn)軍師長,;參加了平型關戰(zhàn)斗和孟良崮、臨汾,、太原,、扶眉、西南等戰(zhàn)役,。1952年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愿軍師長,回國后歷任副軍長,、江蘇省軍區(qū)副司令員,、南京軍區(qū)副參謀長、司令部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