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陽系中,,太陽占據(jù)了絕對的主導地位。因為太陽占據(jù)了整個太陽系99.8%的質量,,剩下的所有氣體巨行星,、巖石行星、衛(wèi)星,、小行星,、彗星等總共才占太陽系質量的0.2%,這確實讓人震驚,!
確切地說,,組成我們的元素來自星塵。世界上所有比氫和氦重的元素都是恒星在發(fā)生激烈的超新星爆發(fā)后產生的,。因此,,組成我們的元素來自遠古時期的恒星爆炸。這也說明,,我們都是宇宙的一部分,,宇宙是一個整體,也許幾十億年后,,組成我們身體的元素又回歸到了本原,。
地球和月球之間的平均距離為239200英里,而太陽系所有的行星的直徑的總和也就233865英里,,在地月之間容納這些行星,,妥妥的!這也說明了,,我們的太陽系其實并不擁擠,,而是很空蕩的。再進一步說,,漫天的繁星似乎給人宇宙很擁擠的印象,,其實宇宙也是松松的。
有生就有滅,,據(jù)估計太陽將在50億年后耗盡燃料而滅亡,,其實不只是太陽,包括宇宙也會有滅亡的一天,。當然,,每一次滅亡都是新的開始,新的開始也將走向滅亡,。
許多人都知道,,水星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難怪有很多人認為,水星是最熱的行星,。這是一種誤解。事實上,,太陽系中最熱的行星是金星,,它是距太陽第二近行星,在那里,,它的平均溫度可高達475攝氏度,,這樣的溫度足以融化錫和鉛。與此同時,,水星的最高溫度約為426攝氏度,。但是,由于大氣層的缺乏,,水星的表面溫度變化極大,,而金星表面的二氧化碳,在白天或晚上的任何時候幾乎會保持恒定的溫度,。
我們曾經認為,,太陽系延伸到冥王星的軌道上。迄今為止,,冥王星不被認為是主行星,,但這種觀點一直存在于許多人的頭腦中??茖W家們已經發(fā)現(xiàn)了許多圍繞太陽運轉的天體,,它們要比冥王星遠得多,其實這些就是所謂的柯伊伯帶狀天體,。注意,,柯伊伯帶延伸到50-60個天文單位。更遠的地方就是奧爾特云層了,,它從太陽延伸了大約50000個天文單位,,這樣看來,就離冥王星更遠了,,大約有千倍的距離,。
地球基本上是由鐵、氧,、硅,、鎂、硫,、鎳,、鈣,、鈉和鋁組成的。雖然所有這些元素都可以在宇宙的不同地方能被發(fā)現(xiàn)的,,但它們的量與宇宙中氫和氦的量相比的話,,前者就顯得“很少”了。因此,,地球大部分是由稀有元素組成的,。事實上,形成地球的云含有大量的氫和氦,,但由于它們是輕氣體,,當?shù)厍蛐纬蓵r,它們被太陽熱量帶到了太空,。
冥王星,,因為距離太陽最遠,所以也是太陽系里最冷的天體,,最低溫度可降到華氏-390度,。毋庸置疑,冥王星的表面全是冰,,但是它跟地球上的冰還是有一點點區(qū)別的,。因為極度的寒冷冥王星特別僵硬,事實上它比鋼鐵還要堅硬,。
木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自轉最快的行星,從內向外的第五顆行星,。在形成過程中,,它能夠保持比地球更高的氫和氦水平。你甚至可以說,,木星主要是由氫和氦組成的,。考慮到行星的質量,、化學成分以及物理定律,,在冷云的情況下,壓力的增加應該會導致氫氣轉變?yōu)橐簯B(tài),。也就是說,,木星上可能有最深的液態(tài)氫海洋。根據(jù)這計算機模型,,它不僅是太陽系中最大的海洋,,而且它的深度約為40000公里,這相當于地球的周長,。
地球的重量不是一成不變的,。雖然科學家在確切的重量上還達不成一致,,但是他們都同意地球因為有隕石、大氣灰塵和彗星星塵每一天都在變重,。據(jù)說每一年地球的重量都會增加10000-100000噸,。
聲明:生活十大、生活排行榜等內容源于程序系統(tǒng)索引或網民分享提供,,僅供您參考,、開心娛樂,不代表本網站的研究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申請刪除>>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