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皇李氏墓群又名北朝趙郡李氏家族墓,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贊皇縣西高村南的崗坡地,。據(jù)考古專家介紹,,該墓群規(guī)模大、排列有序,,是目前已發(fā)現(xiàn)少有的北朝大型家族墓地,,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歷史意義;出土隨葬品豐富,、組合清晰,、紀年明確,是北朝墓葬研究的標尺,。2013年3月贊皇李氏墓群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詳細>>】
地址:河北省石家莊市贊皇縣
甄氏墓群,位于無極縣縣城西12.5公里處史村西南,。1957年,,農(nóng)民取土時挖出東漢后期甄謙墓和北魏時甄凱墓,出土銅器,、青瓷器,、彩繪陶俑等文物上百件,主要有象征侍從奴仆的陶俑,、石俑以及陶樓,、陶壺、陶罐,、陶雞,、陶鴨,還有罕見的銅鏡,、車馬器,、玉帶鉤等物,出土之石砌拱門(石門),、甄謙買地券和甄凱墓志,,對研究東漢至南北朝時期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有重要參考價值,。2013年3月國務院公布無極縣甄氏墓群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詳細>>】
地址:河北省石家莊市無極縣
柿莊壁畫墓位于井陘縣柿莊,,為宋古墓葬。柿莊壁畫墓沒有被盜痕跡,,保存比較好,,極具歷史,藝術價值,,尤以四號墓東壁“搗練圖”最有特色,引起了許多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在考古發(fā)掘報告發(fā)表的50多年后,,還有大專家、大學者為這幅作品撰文,,被公認為是河北宋金墓室壁畫中精美的一幅,。1982年7月23日,柿莊壁畫墓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趙佗先人墓位于石家莊市趙陵鋪鎮(zhèn),,原有72座墓冢,蔚為壯觀,,“獲鹿八景”中,,“煙樹蒼茫鎖趙陵”就形象地反映了昔日趙佗先人墓的景色。由于年代久遠,,趙佗先人墓遭到嚴重毀壞,,現(xiàn)僅存主墓一座,墓呈南北走向,,長50米,,寬7米,墓頂南北隆起,,呈馬鞍狀,,有清代墓碑一方,上書“西漢南粵王趙佗先人之墓”,。趙佗先人墓1956年9月被列為石家莊市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7月被公布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高莊漢墓,,位于新城鄉(xiāng)(現(xiàn)已合并到城關鎮(zhèn))高莊村西鳳凰山下,由南北并列的兩個相連大墓組成,,俗稱靈臺,。1993年7月15日,高莊漢墓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許家郭漢墓,原稱“廉頗墓”,,位于石家莊趙縣楊家郭村東,,許家郭村北200米處,墓丘高達7.5米,,南北長達60米,,東西寬50米,面積約3000平方米,。該墓高大,,占地寬廣,雖曾被盜,,但仍具有相當?shù)臍v史,、藝術及文物價值。1993年許家郭漢墓被公布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正定王氏家族墓地為唐代古墓葬,,位于正定縣木莊村、于家莊村一帶,,是唐朝后期割據(jù)一方的半獨立政權成德鎮(zhèn)的歷任王氏節(jié)度使家族的墓地,。目前王氏家族墓地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王士真、王元逵及其妻魯國長公主,、王镕等人的墓葬,,2008年10月被公布為河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石氏家族墓位于藳城市徐村西南角果園內,,此墓是明代吏部尚書石珤及家族墓,始建于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分為東西兩墓區(qū),,東區(qū)為石永、石智,、石麟,、太原按察使石玉、戶部尚書石玠等家族墓,,西區(qū)為吏部尚書石珤之墓,。石氏家族墓地面現(xiàn)存石碑6通,其中有2通碑文清晰可見,,一通是明故曾文林郎廣東道監(jiān)察御史石公墓表,,另一通是正德皇帝為石玉撰寫的褒文。1993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將石氏家族墓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董元代古墓群位于石家莊藁城區(qū)南董村,距離藁城北偏西12.5公里,,是元朝開國元勛董俊,、董文炳父子兄弟的墓地,其后裔大多也葬于此,,其墓地地勢高闊,,占地981畝,分前后兩墓區(qū),,歷代都有董氏看墳人守護,。南董元代古墓群1988年被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3月被省政府公布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各子漢墓群位于河北省趙縣東北部各子村一帶,,墓群以各子村北為中心,,分布在西北至東南長約8公里,、寬約5公里的區(qū)域內,包括各子村,、宋城村,、大馬村等村莊。據(jù)有關資料記載,,各子古墓群封土高大,,多為多室磚墓,結合墓群出土器物分析,,各子墓群的主人當是漢代,,傳說為宋子侯(許姓)及其家族墓。1956年各子漢墓群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