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萊陽是“中國恐龍之鄉(xiāng)”,,白堊紀地層發(fā)育齊全,,蘊藏有豐富的恐龍和恐龍蛋化石,,并擁有諸多古生物之最,在我國乃至世界恐龍,、恐龍蛋和翼龍等古生物研究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上世紀20年代,我國第一代地質學家譚錫疇在萊陽挖掘到恐龍骨骼,、魚類昆蟲和植物化石,,萊陽成為國內最早發(fā)現恐龍化石的地方。
50年代,,中國古脊椎動物學奠基人楊鐘健在呂格莊鎮(zhèn)金崗口村發(fā)掘出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具完整的恐龍化石骨架——棘鼻青島龍和大量脊椎動物化石,。
2008年第三次大發(fā)現開始至今,在50米的范圍內發(fā)現了連續(xù)八層化石富集埋藏,,從中挖掘出大量的棘鼻青島龍化石,。
2010年,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員,、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汪筱林博士帶領科考隊在金崗口村進行了兩個半月的集中發(fā)掘,,發(fā)現了大量的恐龍化石和十多條切割很深的富含恐龍及恐龍蛋化石的恐龍峽谷。
2010年11月,,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和中國地質調查局地層與古生物中心授予萊陽市“中國恐龍之鄉(xiāng)”稱號,。
2010年12月,“山東萊陽金崗口恐龍遺跡省級地質公園”正式授牌,。
2011年3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萊陽科研科普基地”在萊陽掛牌。
2011年12月,,國土資源部批復設立“山東萊陽白堊紀國家地質公園”,。
2013年7-9月,科考隊重點對2號地點東側的低洼地區(qū)進行搶救性發(fā)掘,,發(fā)現第三化石富集層,在不到200平方米范圍內采集鴨嘴龍類骨骼兩百多件,,修理后組裝兩大兩小4條青島龍骨架,。
內部景觀
地質與古生物博物館
萊陽白堊紀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建筑面積3630平米,博物館以萊陽白堊盛世為背景,,彰顯“自然天成”的萊陽特色風貌,。博物館以時間為隱形線索,一層包括走進萊陽白堊紀生物樂園,、解讀萊陽地質古生物,、恐龍之鄉(xiāng)、恐龍蛋世界,、多功能廳等板塊,,在其中游客可以追溯萊陽地質變遷,觀賞萊陽眾多古生物第一以及古生物大事記,在多功能廳可以觀看科教片等,;二層進入地球演化與生命進化版塊,,包括地球演化、生命進化,、地球生物大滅絕等,。
張和國際樹化石林
萊陽“張和國際樹化石林”坐落于萊陽白堊紀國家地質公園中,占地面積100畝,,是目前世界遷地保存規(guī)模最大的樹化石林,。有來自7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樹化石近400株,園內自然風光秀麗,,假山瀑布,、湖泊農田,搭配園內不同質感的植物營造出一個野趣盎然的自然王國,。樹化石與周邊峽谷相互輝映,,顯得分外神秘。
恐龍峽谷
萊陽金崗口發(fā)掘地點周邊的平原上發(fā)現的十多條切割很深的恐龍峽谷,。同時并存多種地質現象和自然地貌景觀,,以及多個小型湖泊。 山東省萊陽市金崗口境內分布有相對完整,、出露連續(xù)的白堊系地層和大量重要的古生物化石,。目前已知在王氏群陸相紅層中的恐龍和恐龍蛋化石埋藏豐富,尤其在萊陽市近郊的金崗口,、將軍頂和文筆峰塔等地區(qū)發(fā)現有十幾層的晚白堊世恐龍化石層,。
遺址1.2館
目前已經建成1號、2號遺址保護館,,并準備對2號恐龍遺址館進行裝修后對外開放,。
公園主碑
2016年9月,山東萊陽白堊紀國家地質公園再填新地標——“龍之角”,!山東萊陽白堊紀國家地質公園主碑是整個地質公園標志性主題雕塑,。主碑總高17.1米,其中碑體高15米,,碑座高2.1米,,占地面積1521平米。碑體以“龍之角”為設計理念,,將地質公園典型資源代表棘鼻青島龍的特征強化,,展示其豐富的地學內涵。整體造型巧妙地將典型的白堊紀地層標準剖面,、恐龍化石,、恐龍蛋,、恐龍足跡化石等要素融為一體,最終塑造出“龍之角”形象,。
科研價值
公園內地質遺跡保存完好,,幾乎沒有受到人類活動的破壞,大都處于自然狀態(tài),?!翱铸埞取彬暄央[藏于一馬平川的沃野之中,被專家譽為世界最美的“平原峽谷群”,。在該地質公園已經保護開發(fā)的42處地質遺跡群(點)中,,20處在全國范圍內具有對比意義,31處具有極高的科普價值,。
萊陽是中國少數幾處“龍蛋共生”的地方,,世界罕見(既發(fā)現恐龍化石,又發(fā)現恐龍蛋化石,。一般地化石區(qū)域有恐龍化石,,則無恐龍蛋化石)。作為我國最早發(fā)現恐龍化石,、翼龍化石的地方,,和我國唯一一具完整的棘鼻龍出土地,公園內有完整的白堊紀地層剖面和豐富的化石佐證,。截至目前,,在萊陽發(fā)現和以萊陽命名的恐龍達8屬11種,恐龍蛋化石5屬11種,。陸相白堊系地層記錄最完整,,白堊紀地層所覆蓋的三個地層,萊陽全部都有,。三個地層為:萊陽群,、青山群、王氏群
形成原因
恐龍擁有堅硬部分,,如殼,、骨、牙或木質組織,。在非常有利的條件下夠變成化石。 恐龍在死后如果立即避免被毀滅,。如果恐龍的身體部分地被壓碎,、腐爛或嚴重風化,這就可能改變或取消恐龍變成化石的可能性,。 (恐龍被某種能阻礙分解的物質迅速地埋藏起來,。而這種掩埋物質的類型通常取決于生物生存的環(huán)境,。海生動物的遺體通常都能變成化石,這是因為海生動物死亡后沉在海底,,被軟泥覆蓋,。軟泥在后來的地質時代中則變成頁巖或石灰?guī)r。較細粒的沉積物不易損壞生物的遺體,。 經過漫長歲月各種有機物被鈣化就形成了化石,。
交通情況
地質公園東臨海陽市,西接萊西市,,北界棲霞,、招遠兩市,南鄰即墨市,,東南隅瀕黃海丁字灣,,靠近省道212交通十分便利,萊陽境內有萊陽火車站(動車)距離地質公園約12公里路程,。位于市區(qū)的萊陽汽車站,,萊陽中心汽車站距離地質公園約15公里路程。
最新消息
2017年6月1日,,我國古脊椎動物學奠基人楊鐘健院士誕辰120周年紀念活動在萊陽白堊紀國家地質公園舉行,。萊陽作為楊鐘健院士生前工作和生活過的地方,與北京同步舉辦紀念活動的城市,?;顒觾x式上,宣讀了“國土資源部關于命名山東萊陽白堊紀國家地質公園的決定”,,這意味著該地質公園正式通過國家驗收,,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國家地質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