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寨村是四會市羅源鎮(zhèn)石寨村的一條自然村,。謂之石寨,,因其村中房屋大都為石塊砌筑;謂之石寨,,因其村背坐落高聳險要的大石山,! 謂之“石堡石寨”,除了寨村依山而筑,,更有一道“古石城”,。“古石城”位于石寨村前,,走近古石城,,可以看到“不是人工砌造”的石墻,那石墻圍寨而建長達一里,,且石塊大塊而工匠于心,。
地理環(huán)境
“林幽風靜悄無聲,驀地人來鳥不驚,,南國遺蹤尋夢去,,古寨風采映日明?!惫疟な嘟袼陌俣嗄隁v史,。
關于“古石城”,有一個傳說:一夜山洪暴發(fā),;洪水淹沒了田地,,正要淹沒村莊,村人心里慌亂,,卻束手無策,,只待被洪水淹沒,可是待村人天亮走出家門一看,,一道石城堅固地圍著村莊,,檔住了洪水淹村,保住了村人平安,,這是神仙為村寨人砌造了一道石城,。
地方特產(chǎn)
石寨是四會特產(chǎn)仁面產(chǎn)地。仁面是涼果中的珍品,。每年六月禾熟時,,正是仁 面收成時。千株連遍的百年仁 面樹令游人流連忘返,。
人面子又名人面果,、仁面子。屬漆樹科常綠大喬木,,分布于我國南亞熱帶常綠季雨林中,。自古以來,人面子備受人們喜愛,,廣東城鄉(xiāng)廣有人工栽培,。清進屈大均在《廣東新語》記述:“山居家,其祖父欲遺子孫,,必多植入面,、烏欖。人面賣實,,烏欖賣核及仁,。百余年世離其利?!比嗣孀訕湟云漭^高的經(jīng)濟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被人們認同,。
人面子材色美麗,加工容易,,是建筑,、家具的上好材料。又以樹形雄偉,、冠大常綠,,適作庭園、風景綠化的優(yōu)良樹種,。果可供鮮食外,,還可加工成涼果、人面醬,。四會市特產(chǎn)人面醬,,酸甜可口,是中西餐夏日的高檔調(diào)味佐料,。
主要景點
大石盤踞
寨背的大石懸空而又疊,,有的龍盤虎踞,,有的狼牙吊峭,若有險像環(huán)生,。但村民說,,自有村寨落立以來,從來沒有發(fā)生石頭落村的現(xiàn)象,,村寨人都相信一個傳奇的故事:石寨是神仙的座根,,由于大石山為“觀音蓮座”,石寨永遠得到神仙的保護,。
石寨村因石而美,,因山而美?!端臅h志》清代本曰:“七石山,,環(huán)列如屏,曰石孔,,曰板前,,曰牛鼻,曰圓眼,,曰獵犬,,曰雄獅,曰大象……”這里山勢形態(tài)百出,,而且“石孔山有奇洞可游憩,、清泉出于石罅,夏涼冬暖,,四時石竭,,石脈從碧落峰麓出,平田突兀,,遠近輝映,,遙望如郡府七星巖,亦奇觀也,?!?/p>
百年仁面
四會市羅源鎮(zhèn)石寨管理區(qū)是人面子之鄉(xiāng),村邊宅旁遍植人面子樹,,年產(chǎn)人面果19萬多公斤,。石寨村至今仍保存著一片樹齡逾400年的人面子林,共19株,,占地面積6600平方米,。林中有一株老壽星樹,樹高21米,胸圍6.6米,,冠幅25米,,是江氏后人江晦巖于公元1470年由四會高街尾江巷徙遷來石寨村時栽種的,至今已527年,。老樹依然枝葉繁茂,,板根剛勁,蒼古挺拔,。年年開花結果,一般年景可產(chǎn)人面果500公斤,,豐年時產(chǎn)果1750公斤,,產(chǎn)值達14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