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林寺塔位于南京市江寧區(qū)方山西北麓,又叫方山斜塔,,塔身向北傾斜7.59度,,傾斜度超過聞名于世的意大利比薩斜塔,仍堪稱“世界第一斜塔”,。
定林寺塔始建于南宋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塔高約14.50米,為七級八面仿木結構樓閣式磚塔,。底層和二層內部為方形,,三層以上則為圓筒形。在第五層設木架以承剎桿,。底層僅南面開門,,中央有石雕須彌座,東,、西,、北三面有佛龕,。其他各層均四面開門。塔身用磚砌成仿木結構的柱枋,、斗拱,。
在南朝劉宋元嘉十六年(公元439年),有一名外國高僧(克什米爾人)在鐘山建上定林寺,,之后上定林寺毀于戰(zhàn)火,。到了南宋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另外一名高僧來到今天的江寧區(qū)方山之西北麓修建了下定林寺。
定林寺塔建在流沙與亂石之上,,近千年不倒堪稱奇跡,。梁朝時禪宗始祖達摩來中國坐禪,第一道場就設于下定林寺,。佛教界有“南定林,,北少林”之美譽。到了明,、清時期,,下定林寺香火很旺,,隨著廟舍不斷增建,,規(guī)模越來越宏大。
定林寺塔因年久失修,,腰檐,、塔頂及塔剎已毀,塔身向北傾斜7.59度,,塔頂已偏離塔基中心1.6米,,岌岌可危,距離8度的"死亡線"只有一步之遙。2003年,,相關部門對定林寺塔進行了搶救"糾偏"加固,,以鋼板捆綁,并用鋼索拉住塔身,,使斜度從7.5度拉回至5.35度,。即便如此,還是超過聞名于世的意大利比薩斜塔,,至今仍堪稱“世界第一斜塔”,。
定林寺塔建在方山,而方山是一座死火山,,當年建塔時工人們“偷懶”沒有打地基,,而是將塔直接建立在極不牢固的火山滾巖上。常年雨水沖刷造成了基巖南高北低,,塔因此逐漸向北傾斜,。令人難以想象的是,,這座地基極不穩(wěn)定的磚仿木結構古塔竟然迄立千年不倒。在傾斜最嚴重的時候,,它的傾斜角度達到7°59′,,距離8°的“死亡線”只有一步之遙。
工程維修人員當年在寶塔的周圍打下了多個10多米深的人工挖孔樁,,灌注了水泥,,做大了塔基,才穩(wěn)住了斜塔,。糾偏后,,定林寺塔的斜度還是超過意大利比薩斜塔,堪稱世界第一斜塔,。
斜塔建在流沙與亂石之上,,近千年不倒堪稱奇跡。工程人員在塔的南面掏土,、北面灌漿,,圍繞塔基一圈,共打下16根20多米深的鉆孔樁,,終于使塔身回復到5°25′的“安全傾斜角度”,。著名的比薩斜塔目前也采取了類似的“糾偏”方法。這只是糾偏加固工程的第一步,,接下來還將進行整體修繕,。
委托東南大學專家制定的整體修繕方案,基本原則是“修舊如舊”,,“塔檐,、塔欄桿等部件不一定要刻意恢復,關鍵是一定要保持塔的古樸風貌”,。
2003年9月,,在塔的西北方向僅30米處又發(fā)現了面積約1100平方米的定林寺遺址。在遺址現場可看到清代的大雄寶殿遺址疊壓在宋代遺址之上,,比宋代的進深寬了近1.5米,,而近代的遺址主要是在西側的偏殿,由此解開了定林寺整修年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