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睿墓壁畫,是中國北齊墓室壁畫,,婁睿墓位于今山西省太原市晉祠王郭村西南1公里處。1979年4月初,,開始發(fā)掘清理婁睿墓,,1981年1月底結(jié)束。該墓為甲字形磚砌單室墓,,坐北朝南,,由封土,、墓道,、甬道天井和墓室五部分組成,,墓葬中出土文物有848件(組),。墓主鮮卑人,北齊世祖高歡妻婁太后兄壯之子,武平元年(570)入葬,。
婁睿墓壁畫,,大部分保存完好。內(nèi)容與布局繼承漢魏以來的傳統(tǒng),,組成古代神話和佛,、道,、儒合流的天,、人一體的繪畫體系。依據(jù)構(gòu)圖,、布局與內(nèi)容,,大致分為七十一幅畫面,,殘存壁畫面積約為220平方米,,并可歸納為兩大部分,。一部分表現(xiàn)婁睿生前的戎馬生涯和顯赫的官宦生活,主要位于墓道東西兩壁、天井,、甬道和墓室四壁的下部,;另一部分反映墓主人死后升天,、回歸西方極樂世界虛幻境界的情景,,主要位于甬道與天井上部、墓門,、墓室內(nèi)第二層和第三層,,還有位于墓室頂部的天空星象圖。
婁睿墓壁畫中,,數(shù)十匹馬與駱駝在運行中蹄步自如,,生動逼真,,展現(xiàn)了畫工深入生活的純熟寫實作風,。
在太原晉祠南五里許的王郭村和牛家村之間有一土嶺,俗稱晉王嶺。自古有大墓兩座,宛如小山,,一南一北,,巍然對峙,。當?shù)厝罕姎v來有稱唐叔虞墓的,,有稱晉王墓的,,還有稱近王郭的一座為北齊丞相斛律金墓的,。劉大鵬所著《晉祠志》記載:“晉祠南五里許,晉王嶺有大墓二,,南一北一,,當?shù)厝罕娝追Q‘王墓’,?!?/p>
婁氏是北齊統(tǒng)治者鮮卑高氏的內(nèi)戚,平城(大同)人,。婁氏自幼喪父由叔父婁昭(高歡時的中軍大都督,,高洋稱帝后封為太原王)撫養(yǎng)。他的姑母婁昭君是東魏丞相高歡的夫人,。公元550年高歡子高洋稱帝建北齊后,。尊其母婁氏為北齊高祖神武明皇后(皇太后)。婁氏與北齊皇帝高洋是親姑表兄弟,,據(jù)《北齊書·婁睿傳》記載,,婁氏初為高歡帳內(nèi)都督。東魏武定八年,,高洋稱帝后,,婁氏升任為領(lǐng)軍將領(lǐng),以后又封為安定候,,皇建初封東安王,,太寧元年進位司空。婁氏雖功高爵顯,,其實是“外戚貴幸,,縱情財色,聚斂無厭”,。武平元年,,高歡孫高緯即位,這時婁氏以東安王爵號進位太師,,官并州刺史,。不難看出婁氏在北齊政權(quán)中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而太原(古稱晉陽)作為北齊的陪都,既是婁家世居之地,,又是其祖瑩的所在地,。
婁氏墓規(guī)模宏偉,地面上有高大的封土,,地下有墓道,、甬道、天井,、墓室,,總長35.5米,墓底距地表深近10米,。
壁畫內(nèi)容分兩大部分,。一部分以長卷形式描繪了墓主人生活中的一些顯赫、奢華的場面,,如出行,、歸來、宴事等等,;還有顯示鮮卑貴族巨大財富的馬群,、駝隊。另一部分則表現(xiàn)了墓主人的佛教信仰和迷信思想,,如多神鬼鳥獸,。這些壁畫既分欄分組,又前后呼應(yīng),,人物姿態(tài)各異而情趣一致,,造型準確,生機盎然,,反映了畫家對生活觀察之入微和運思之精妙,,其藝術(shù)水平超越了前代,是承上啟下的實物資料,。
壁畫共71幅,,無榜題,總面積200.55平方米,。內(nèi)容分為:①墓道,、天井、甬道及墓室四壁下層,,繪墓主人生前奢華的生活場景,。②甬道、墓門及墓室中、上欄,,表現(xiàn)其死后升仙的虛幻境界,。壁畫分若干小段,每段均前有導(dǎo)騎2人,,后有群像1組,,各段又相互呼應(yīng),以長卷式構(gòu)圖組成一幅人間生活,、古代神話傳說與儒道釋合流一體的宏偉壯麗的畫面,,其手法寫實,洋溢著生活氣息(見彩圖[婁睿墓壁畫《出行圖》(北齊)山西太原]),。壁畫繼承顧愷之“以形寫神”的藝術(shù)傳統(tǒng),,沿襲漢魏壁畫單純、粗獷的風格,,線條洗練遒勁,,注重表現(xiàn)儀衛(wèi)人物的神采和動態(tài);暈染法運用得相當純熟,,以淡紅暈染,,突出凹凸明暗的立體效果,具有實體和空間感,。此外壁畫融合了外來藝術(shù)成分,,豐富了民族傳統(tǒng)繪畫的表現(xiàn)技法,,突出體現(xiàn)了單線勾勒,、重彩填染的中國傳統(tǒng)繪畫特點。同時延續(xù)了漢代墓室壁畫,、漢代帛畫所流行的天上,、人間、地下的表現(xiàn)程式,,布局和內(nèi)容又受當時盛行的寺觀壁畫的影響,,包含著南北朝晚期佛教思想因素。
婁睿壁畫技藝的精湛和涉獵事物的浩繁,,是衡量北齊繪畫發(fā)展水準,,研究北齊音樂、服飾,、內(nèi)廷,、喪葬等禮儀制度的重要例證;亦是北朝中原地區(qū)壁畫藝術(shù)的卓越代表,。據(jù)史籍記載,,北齊繪畫成就頗高,名家輩出,曾影響隋及初唐。而從婁睿家族的顯貴地位估計,壁畫當出自熟悉北方戎馬生活的宮廷畫師之手,。故有的研究者推測它可能是當時宮廷畫家楊子華的作品,。
北齊婁睿墓,在歷史上長期被誤認為北齊斛律金墓,。明嘉靖《太原縣志》上記載:“斛律丞相墓在縣(指太原縣,,今晉源鎮(zhèn)——下同)西南十五里?!鼻宓拦狻短h志》也記載著:“丞相斛律金墓在縣西南十五里,,光之父,封咸陽王,?!?/p>
正如我國著名繪畫大師吳作人教授的評價:“北齊東安王婁睿墓的發(fā)掘,使千百年來徒憑籍志,,臆見梗概的北齊繪畫,,陡見天日;使中國繪畫史,,猶長河萬里,,源流更匯支派,空缺得以證實……至于壁畫之工拙,,揆其簡練肯定,,運筆收縱,承兩晉而啟隋唐,?!?/p>
特別是全墓畫面中200余匹馬的圖像,無一重復(fù),,動態(tài)多樣,,用線流暢,技藝已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顯然是畫家成熟期的創(chuàng)作,。大家很自然地聯(lián)想到,北齊“畫圣”楊子華擅長畫馬,。這些壁畫有可能出自他之手嗎,?依照墓主人當時的貴戚權(quán)勢,很多專家認為,,他完全有條件有能力將著名宮廷畫家楊子華請到墓室作畫,。
雖然,墓室內(nèi)原來瘞埋的隨葬品屢屢遭竊,,位置也有擾亂,,但保存仍相當可觀,,經(jīng)整理、修復(fù),,尚存848件(組),,其中陶俑包括鎮(zhèn)墓武士俑、儀仗俑和侍女俑等,,陶塑動物有馬,、駱駝、牛,、豬,、羊、狗和雞等,,陶生活用具模型有倉,、碓、磨,、井,、灶和廁等,陶質(zhì)生活用具有甕,、瓶,、罐和碗等,釉陶生活用具有燈,、雞首壺,、貼花寶裝壺、粉盒等,,另外還出土了笄,、串珠、璜和佩等玉器,。墓室東北部所存隨葬品數(shù)量和品種很少,,估計在歷次被盜中已經(jīng)丟失,。
1979年春,,在省、市文物部門的發(fā)掘報告中,,也是依照斛律金墓組織發(fā)掘方案的,,結(jié)果卻為北齊婁睿墓,才證實了方志之誤,。
1980年,,省、市文物單位在晉祠南五里許的王郭村發(fā)掘了晉王嶺大墓之一的“王墓”,。發(fā)掘后證實該墓實是北齊(公元550-557)東安王婁睿夫妻的合葬墓,。此墓雖曾遭受盜掘破壞,,仍出土了大批陶俑、瓷器,、裝飾品和壁畫等文物,。其中最為珍貴的是大型彩繪壁畫。遍布墓內(nèi)所有的壁畫,,精美壯觀,,雖時隔一千四百多年,但大部分較為完好,,保存較好的約二百平方米,。墓門上的浮雕、彩繪,,金碧輝煌,,墓道兩側(cè)的壁畫作三欄布置。北齊的壁畫藝術(shù)成就,,后代評價很高,,可惜傳世作品早已蕩然無存,別處出土的少量壁畫也剝蝕過甚,,難窺全貌,。因此,婁氏墓壁畫的發(fā)現(xiàn),,填補了我國美術(shù)史上的空白,,十分難得。正如美術(shù)大師吳作人先生評說:“北齊東安王婁氏墓的發(fā)掘,,使千百年來徒恁籍志,、臆見梗概的北齊繪畫,陡見天日,,使中國繪畫史猶如長河萬里,,源流更匯支派,空缺得以證實,。……不獨因為它是文物,,具有高度的藝術(shù)價值,,同時它是重要的一個歷史時代的見證”。
隊員們注意到,,在墓中釉陶器上,,有忍冬植物、聯(lián)珠,、寶珠,、新月,、太陽等圖案化的裝飾,明顯受到了西域文化的影響,。再看那組釉陶燈,,造型端莊大方,花紋細膩絢麗,,紋飾圖案常見于中亞伊朗和阿富汗器物之上,,是極為罕見的藝術(shù)珍品,也是中西文化交流,、互動的真實寫照,。
此外,還有一部分出土物是從淤泥中沖洗后才辨認出來的,,如銹蝕的鐵器,、蚌飾、銅飾等,。金飾出土于盜洞下,,可能正是盜墓者離開時,慌亂中從金冠上掉下來的帽翅,,它上面的花紋,、珠寶也都與中亞伊朗相同。
在清理污泥時,,大家收集到許多殘破的麻絲織物殘片,,看樣子可能是婁睿生前穿著衣服的腐爛物,說明北朝時期晉陽各地適宜種植麻,。當時,,晉陽地區(qū)不僅官員、百姓穿著絲麻服裝,,還有用麻布納稅的記載,。
但關(guān)鍵問題是,壁畫發(fā)掘出土后,,一般表面都比較臟,,畫面上有雜草、泥土或腐蝕性纖維,,顯得特別臟,,很難看清壁畫內(nèi)容。
如何才能保護好珍貴的壁畫呢,?這是眾人必須攻克的一道難題!
鮮卑人,,本姓匹婁,,簡改稱婁,。從《北齊書》、《婁睿傳》以及墓志看,,他的姑母婁昭君就是高歡的嫡妻,,即北齊“武明皇太后”?!拔涿骰侍蟆鄙辛卸?,在她的主持下,兒子高澄,、高洋,、高演、高湛及孫子高殷相繼繼承北齊王位,。同時有記載,,婁睿是姑媽婁后的寵侄兒和表兄弟們的寵愛之臣。
由于婁睿是北邊鮮卑望族,、北齊外戚,,婁氏家族財源充盈,積極支持神武帝高歡建立北齊王朝,,隨高歡“信都起義”,,戎馬生涯歷經(jīng)40年。他先為帳內(nèi)都督,,平定叛亂,,收復(fù)熾關(guān),為北齊建立軍功,,先后封東安王,、司空、司徒,、太尉,,天統(tǒng)二年(566年)封為大司馬統(tǒng)領(lǐng)全軍,三年(567年)為太傅,、太師,,兼錄并省尚書事、并省尚書令,,成了“坐而論道”,、“總領(lǐng)帝機”的宰相,卒于武平元年(570年)二月五日,,葬于晉陽,。
可見,婁睿是一位很有影響的歷史人物,,但他又是一個貪婪之徒,,雖有時逼于朝野怨憤,,也曾削官免職,但很快又加官晉爵,,步步高升,,在晉陽城擁有顯赫地位、強大權(quán)勢,?!侗饼R書》中就寫道:“累遷光州刺史,在任貪縱……以外戚貴幸,,縱情財色,。為瀛州刺史,聚斂無厭,?!?/p>
婁睿生前貪圖錢財,生活腐化,,所以死后也要將生前富貴豪華生活帶入另一個世界享受,。于是,后人有幸欣賞到了這不可多得的珍品——論篇幅,,這些壁畫是目前所見北朝繪畫中最大的,;論內(nèi)容,包括了墓主人生活情況和祥瑞兩大部分,;論藝術(shù)成就,,足以反映北朝畫壇的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