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藥殘留產生原因
1,、非法使用
我國農業(yè)部在2003年(265)號公告中明文規(guī)定,,不得使用不符合《獸藥標簽和說明書管理辦法》規(guī)定的獸藥產品,不得使用《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藥及其他化合物清單》所列21類藥物及未經(jīng)農業(yè)部批準的獸藥,,不得使用進口國明令禁用的獸藥,,畜禽產品中不得檢出禁用藥物,。但事實上,,養(yǎng)殖戶為了追求最大的經(jīng)濟效益,將禁用藥物當作添加劑使用的現(xiàn)象相當普遍,,如飼料中添加鹽酸克侖特羅(瘦肉精)引起的豬肉中毒事件等,。
2、不遵守規(guī)定
休藥期的長短與藥物在動物體內的消除率和殘留量有關,,而且與動物種類,,用藥劑量和給藥途徑有關。國家對有些獸藥特別是藥物飼料添加劑都規(guī)定了休藥期,但是大部分養(yǎng)殖場(戶)使用含藥物添加劑的飼料時很少按規(guī)定施行休藥期,。
3,、濫用藥物
在養(yǎng)殖過程中,普遍存在長期使用藥物添加劑,,隨意使用新或高效抗生素,,大量使用醫(yī)用藥物等現(xiàn)象。此外,,還大量存在不符合用藥劑量,、給藥途徑、用藥部位和用藥動物種類等用藥規(guī)定以及重復使用幾種商品名不同但成分相同藥物的現(xiàn)象,。所有這些因素都能造成藥物在體內過量積累,,導致獸藥殘留。
4,、違背有關規(guī)定
《獸藥管理條例》明確規(guī)定,,標簽必須寫明獸藥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等??墒怯行┇F藥企業(yè)為了逃避報批,,在產品中添加一些化學物質,但不在標簽中進行說明,,從而造成用戶盲目用藥,。這些違規(guī)做法均可造成獸藥殘留超標。
5,、屠宰前用藥
屠宰前使用獸藥用來掩飾有病畜禽臨床癥狀,,以逃避宰前檢驗,這也能造成肉食畜產品中的獸藥殘留,。此外,,在休藥期結束前屠宰動物同樣能造成獸藥殘留量超標。
獸藥殘留的危害有哪些
1,、對人體的直接毒性作
(1)急,、慢性毒性
獸藥殘留由于濃度低,加上人們食用數(shù)量有限,,大多數(shù)藥物并不能由于殘留引起急性毒性,,但也有少數(shù)人,由于吃了含有藥物殘留的動物性食品而發(fā)生急性中毒,,前面所提到的廣東,、浙江等地吃了含鹽酸克侖特羅的豬內臟而發(fā)生的急性中毒事例。許多獸藥都有一定的毒性,,據(jù)報道,,如現(xiàn)已淘汰的氯霉素,,就可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磺胺二甲嘧啶能誘發(fā)人的甲狀腺癌,,硝基咪唑及硝基呋喃類藥物,,能引起人體細胞染色體突變和致畸胎作用,如果長期吃含有這些藥物的動物性食品,,就有可能產生慢性毒性作用,,由于目前研究不夠,診斷還跟不上去,,故很少見到這方面的報道,。
(2)特殊毒性
許多獸藥都具有致畸、致突變及致癌作用(稱“三致”作用),,如苯丙咪唑類抗蠕蟲藥,,通過抑制細胞活性,可殺滅蠕蟲及蟲卵,,抗蠕蟲作用廣泛,。然而,這種抑制細胞活性的作用,,使其具有潛在的致突變性和致畸性,。又如雌激素、硝基呋喃類及喹惡啉類,,都已證明具有致癌作用,。我記得中國獸醫(yī)藥品監(jiān)察所曾用喹乙醇作致突變試驗的陽性對照物。
在人們日常的食物中,,是不允許含有任何量的已知致癌物的,,對曾用致癌物進行治療或飼喂過的食品動物,屠宰時其食用部分是不允許有致癌物的殘留,。否則,,人們長期食用含三致作用藥物殘留的動物性食品時,這些殘留物便會對人體產生有害作用,,或在人體中蓄積,,最終產生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近年來,人群中腫瘤發(fā)生率不斷升高,,人們一直在懷疑這與環(huán)境污染及動物性食品中的藥物殘留有關,。
(3)激素樣作用
激素類(包括雌激素與同化激素),,除用于疾病防治和同步發(fā)情外,,還曾用作畜,、禽的促生長劑,后來發(fā)現(xiàn)有致癌作用,,先后被禁止用作促生長劑,。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加因使用激素作為肉牛促生長劑,,牛肉出口到歐盟遭到了封殺,美,、加等出口國為此上訴至WTO,,此案歷時了10年,歐盟雖然敗訴,,但仍迫使美,、加在出口牛肉的生產中,不使用任何激素,。目前,,我國一些人非法將這類藥物用于畜禽、水產養(yǎng)殖,,如果吃了含有這類藥物殘留的產品,,有可能破壞人機體的激素平衡,干擾人的內分泌功能,,影響生育能力,,甚至發(fā)生癌癥,這不得不引起人們的關注,。
(4)過敏反應
許多抗菌藥如:青霉素,、四環(huán)素類、磺胺類及某些氨基糖甙類等藥物,,均可引起人的過敏反應,,這些藥物無論是全身,還是局部(乳管)用藥,,均可從乳汁排出,,奶中的青霉素經(jīng)加熱都不能被完全破壞,喝了殘留這些藥物的奶,,引起皮膚瘙癢和蕁麻疹屢見不鮮,,嚴重時,可出現(xiàn)過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當這些抗菌藥物殘留進入人體后,就使敏感人群致敏,,產生抗體,,當這些被致敏的人,,再接觸這些抗生素或用這些抗生素治療時,這些抗生素就會與抗體結合,,生成抗原抗體復合物,,發(fā)生過敏反應。
2,、對人類胃腸道微生物的影響
近年來,,國內、外許多研究者認為,,有抗菌藥物殘留的動物性食品,,可以對人的胃腸道的正常菌群產生不良影響,部分敏感菌受抑制或被殺死,,耐藥菌或條件性致病菌〔如大腸桿菌〕大量繁殖,,致使胃腸道中微生物平衡遭到破壞,使機體易發(fā)感染性疾病,,而且由于耐藥而難以治療,。
3、對人類病原菌耐藥性的影響
近年來,,獸藥抗菌藥物的廣泛使用,,細菌的耐藥性不斷加強,而且很多細菌已由單一耐藥發(fā)展到多重耐藥,。動物飼料中添加抗菌藥物比例很少,,造成動物機體長期與低濃度藥物接觸,使得耐藥菌不斷增多,,耐藥性也不斷增強,。抗菌藥物殘留在動物性食品中,,同樣道理,,也使人長期與低濃度藥物接觸,導致人體內耐藥菌的增加,。如今,,不論是動物體內,還是在人體內,,細菌的耐藥性已經(jīng)到了相當嚴重的程度?,F(xiàn)已證實,細菌的耐藥基因可以在人群中細菌,、動物群中細菌和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細菌間互相傳遞,,由此可導致致病菌(沙門氏菌、大腸桿菌,、腸球菌等)產生耐藥性,,而引起人類和動物感染性疾病治療的失敗,。所有國家都應建立對食品動物中細菌耐藥性的監(jiān)測,對用作動物促生長與治療用抗生素和可引起交耐藥的抗生素,,應禁止使用,以免人類醫(yī)療資源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