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天氣】渭南氣候特點 渭南地理環(huán)境
渭南氣候特點
渭南屬暖溫帶半濕潤半干旱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適宜,。無霜期199-255天,春季氣候多變,,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風送爽,冬季晴冷干燥,,年均氣溫12-14℃,,年雨量600毫米左右,年日照2200-2500小時,。氣候條件優(yōu)越,,有利于發(fā)展農業(yè),,但伏旱、秋澇和夏季干熱風對農作物造成的危害較大,。
渭南市地理環(huán)境
1,、位置境域
渭南市位于東經108°50′-110°38′和北緯34°13′-35°52′之間,,地處陜西關中渭河平原東部,,東瀕黃河與河東古邑運城,、陜州故地三門峽、帝堯都邑臨汾相毗鄰,,西與千年帝都西安,、咸陽相接,南倚秦嶺與商洛為界,,北靠橋山與革命圣地延安、銅川接壤,。南北長182.3公里 ,,東西寬149.7公里,總面積約1.3萬平方公里,。
2,、地形地貌
渭南地勢以渭河為軸線,形成南北兩山,、兩塬和中部平川五大地貌類型區(qū),,中部渭河沖積平原是八百里秦川最寬闊的地帶。地勢屬于華北地臺的陜甘寧盆緣區(qū),,地質呈現(xiàn)南北隆起,,中部斷陷的階梯狀地塹構造。南北高,,中間低,,東西開闊,呈仰瓦狀,。海拔330—2645米之間,。外圍是臺塬,墾耕歷史悠久,。南部黃土臺塬與洪積扇相間,,素有“長捻原”之美稱。南北邊緣為石質山地,。
渭南自然資源
1,、礦產資源
截至2002年底,查明有資源/儲量的礦種共51種,。其中儲量大,、易開采的20多種,。煤、鉬,、金,、石為優(yōu)勢礦種。素有“黑腰帶”之稱的渭北煤田綿延200千米,,年產煤炭千萬噸以上,,開發(fā)利用規(guī)模居陜西省之首;鉬礦已探明儲量1,000,115金屬噸,,居中國第二位,;金礦石探明儲量21.7萬金屬噸,占陜西省48.4%,;地熱水和醫(yī)飲兼用礦泉水資源豐富,,其中大荔礦泉水日出水5.6萬噸,被譽為“中國之冠,,世界罕見”,。能源礦產4種,金屬礦產8種,,稀有,、稀散、稀土元素8種,,非金屬礦產31種,,礦產地238處。已探明并列入儲量表的礦產38種,,產地221處,。鉬、鉛,、銅,、鈮、硒5個礦種儲量居陜西省第1位,,其中鉬居中國前3位,;鐵、鋁土礦,、錸儲量居陜西省第2位,;金礦儲量居陜西省第3位;煤,、大理石和石墨儲量居陜西省第4位,。
煤層氣分布在澄合、韓城礦區(qū)1000平方公里范圍內,預測韓城礦區(qū)煤層氣資源總量2080.27億立方米,,預測可開采儲量為1907.66億立方米,。
2、金屬礦產
黑色金屬礦產主要是鐵礦,,具有規(guī)模小,、品位低、埋藏淺,、組分單一的特點,。礦區(qū)3處:韓城市陽山莊鐵礦、潼關太要鐵礦和華陰市鐵岔溝鐵礦,。中型礦床1處,,小型礦床2處。截至2002年底,,保有儲量3312萬噸,。
有色金屬礦產資源有銅、鉛,、鉬,、鋁土礦和鎢礦共5種,產地13處,,前4種礦產有探明儲量。
銅礦:礦區(qū)1個,,即金堆城鉬礦之伴生銅礦,,截至2002年底,保有儲量18.7萬噸,,是陜西省最大的銅礦,。
鉛礦:礦產地3處,華陰市華陽川大型鈾鈮鉛共生的鉛礦1處,,潼關縣蒿岔峪金礦伴生鉛礦產地2處,。截至2002年底,保有儲量61.9萬噸(鉛金屬量),。
鉬礦:產地6處,,大型1處,中型2處(與鈾礦共生1處),、礦點3處,。陜西華縣金堆城——洛南縣黃龍鋪鉬礦田位于小秦嶺西北端華山南坡,面積約100平方公里,。華縣金堆城鉬礦床,、桃園鉬礦床為礦田的重要支柱。截至2002年底,保有資源儲量88.25萬噸,。
鋁土礦:產地2處,,截至2002年底,資源量59.9萬噸,,分布在渭北韓城市,、澄城縣一帶,均為小型礦床,。貴金屬礦產主要是金,、銀礦。金礦是渭南市優(yōu)勢礦種之一,,截至2002年底,,礦產地26處,有砂金1處,。巖金主要分布在小秦嶺金礦田西段,,以潼關縣分布最多,華陰市和華縣也有分布,。截至2002年底,,保有資源/儲量約23噸(金屬量)。金礦大多伴生有銀,、銅,、鉛、鋅,、硫等礦產,。銀礦資源主要以伴生礦形式出現(xiàn),保有資源儲量為15噸(金屬量),,獨立銀礦點僅2處,,位于華縣白花嶺及木子溝。
非金屬礦產:冶金輔助原料礦產主要是耐火粘土和熔劑白云巖等,。
耐火粘土:有中型礦產地1處,,為澄城縣三眼橋礦區(qū);礦點1處,。截至2002年底,,保有資源儲量339.5萬噸。
熔劑白云巖:中型礦1處,,為韓城市陽山莊熔劑白云巖礦區(qū),;礦點1處,為蒲城堯山白云巖礦,。
化工原料礦產共有5種,,分別是硫鐵、磷、鹽,、泥炭,、腐植酸煤,產地15處,,僅有硫和腐植酸煤有探明儲量,。
硫鐵礦:分單一硫礦和伴生硫礦。單一硫礦主要分布在澄城縣,、蒲城縣,,有小型礦床1處和礦點1處。截至2002年底,,澄城縣三眼橋硫礦黃鐵礦資源儲量134萬噸礦石,,停采。伴生硫礦有3處,,截至2002年底,,保有資源儲量2206.1萬噸硫,金堆城鉬礦中伴生硫礦占2204.1萬噸硫,。
磷礦:礦點1處,,為潼關縣玉石峪磷礦點,含礦層西起潼關李家村鄉(xiāng)的玉石峪,,向東經桐峪,,延至河南境內。另外,,韓城市陽山莊鐵礦中的磷灰石亦可綜合利用,。
鹽礦:礦點4處,主要分布在富平,、蒲城、大荔,,以富平鹵泊灘為主,。
泥炭:礦點2處,分布于渭南市城區(qū)南約13公里~15公里處,。臨渭區(qū)奓寺,、嚴琛坡一帶泥炭礦資源遠景儲量為681.72萬噸,另外還有臨渭區(qū)大王鄉(xiāng)泥炭礦,。
腐植酸煤:礦點2處,,蒲城縣蔡鄧腐植酸煤礦探明儲量211萬噸,地質工作程度低,。
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屬礦產有20余種,,探明儲量的主要有水泥用灰?guī)r、飾面用大理巖、石料片麻巖等,。另外還有花崗巖,、蛭石、石墨,、硅石,、高嶺土等。
水泥用灰?guī)r:礦區(qū)9處,,截至2002年底,,資源儲量5394萬噸,主要分布在中,、北部的韓城,、蒲城、白水,、富平一帶,。
飾面用大理巖:在富平、華縣,、潼關有分布,,富平縣老廟蘭山大理石礦屬中型礦床。潼關—華縣一帶太華群中的大理巖易于露天開采,,遠景較好,。截至2002年底,保有資源儲量533萬立方米,。
3,、地熱資源
以溫泉形式出露地表,已知的有蒲城袁家坡溫泉,,水溫27℃~31℃,;湯里溫泉,水溫26℃~34℃,;常樂溫泉,,水溫43℃;合陽洽川瀵泉,,水溫29℃,。20世紀90年代以來,通過勘探與開發(fā)結合,,獲得了一些成果,,如:渭南市迎賓館、煤田129隊,、兵工051基地地熱井,。
境內地熱水水面高程在海拔380米左右,,故被稱為“380”奧陶系灰?guī)r水,分布在合陽,、澄城,、蒲城、大荔,、韓城,、白水、富平7縣(市)境內,。據省煤炭和地質部門勘探資料,,年可開采量1.25億立方米~1.57億立方米。位于合陽縣洽川鎮(zhèn)附近黃河岸邊的瀵泉,,是一個有7處出水的上升泉群,,分別呈南北向北東向排列,出露于黃河心灘及漫灘上,,總流量達3485.78立方米/小時,,高程為348米~352米,水溫29℃~31℃,,礦化度小于1克/升,,流量穩(wěn)定,水化學類型屬重碳酸—硫酸氯化物型,,與區(qū)域奧陶系灰?guī)r地下水的水質相同,。1986年洽川鎮(zhèn)農民利用地處瀵泉附近的地下水資源,自籌資金打成9眼自噴地熱水井,,出水量150立方米/小時,,澆地333公頃。1990年10月在獨店鄉(xiāng)秦南村鴻溝打成1眼機井,,井深480米,,涌水量80立方米/小時,經省有關部門檢測屬天然礦泉水,。
位于澄城縣交道鄉(xiāng)西塘村西坡下洛河干流東側的溫泉,,涌流量1.43立方米/秒,年涌水量達4508.65萬立方米,,水溫29℃,。同時,,礦區(qū)也有出露,。權家河煤礦年涌水量770萬立方米,董家河煤礦年涌水量310萬立方米,。三處合計年涌水量5589.65萬立方米,。蒲城縣沿洛河的東陳鎮(zhèn)袁家坡,、永豐鎮(zhèn)溫湯村和平路廟鄉(xiāng)常樂村都有溫泉出露,水溫26℃~43℃,,總流量2.2立方米/秒,,水化學類型屬重碳酸—鈉鎂型,礦化度0.9克/升,。水位高程360米~375米,,屬奧陶系灰?guī)r斷層裂隙水。大荔縣洛河南岸段家鄉(xiāng)育紅村北一級階地打成自噴溫水井4眼,,水溫41℃,,單井涌水量239.9立方米/小時~588.5立方米/小時,日涌水量5.4萬噸,,自噴水壓高出地面29米,,礦化度0.97克/升,水化學類型屬碳酸,、重碳酸—鈉鈣型,。經國家鑒定為醫(yī)、飲兼用型優(yōu)質天然礦泉水,。2002年,,大荔洛北已有18個鄉(xiāng)鎮(zhèn)240個行政村的40萬人飲用上優(yōu)質礦泉水。渭南市政府招待所地熱井,,井深2451米,,水量55立方米/小時,實測井口水溫為92℃,,水質屬C1-Na 型水,,為優(yōu)質醫(yī)療保健熱礦水。
4,、生物資源
野生動物300多種,,受國家保護的丹頂鶴、黑鸛,、青羊,、大天鵝等23種珍禽珍獸馳名全國。人工飼養(yǎng)的畜禽20多種,,其中秦川牛,、關中驢、奶山羊等量大質優(yōu),。
渭南市植被區(qū)為暖溫帶落葉闊葉林,。林木區(qū)系成分主要為華北和西北的溫性、寒性樹種,。全市有野生維管植物190多科800多屬2500種,。栽培植物150種,,其中糧食作物17種,經濟作物7種,,蔬菜作物39種,。中藥材215科931種。野生動物360種,。家畜家禽48種,。農業(yè)昆蟲12目109科1800余種。各種微生物125種,。喬灌木61科147屬389種,。藤木植物主要有柴藤、葛藤等,。草木植物繁多,,野生果樹17種22個品種。人工栽培干鮮果樹20種226個品種,。四旁綠化樹種20多種,。觀賞植物50科120屬400種1000多個品種。據統(tǒng)計,,全市具有價值較高或有發(fā)展前途的植物631種,。這里所選錄的種類,僅以現(xiàn)階段利用價值較高的野生植物為主,;對少數(shù)價值高的特種經濟作物和一般栽培作物而有新用途者也適當選入,;同時,也收錄了一部分具有科學研究價值的種類,。
5,、水資源
渭南除黃、渭,、洛三大過境河流外,,還有發(fā)源于秦嶺的沋河、赤水河,、羅夫河,、潼河等。
主要還有千河,、漆水河,,石頭河及發(fā)源于北部山區(qū)的大峪河、滹水河,、白水河,、盤河、芝水河,、孔走河等,。渭南市水資源總量20.06億立方米,占全省水資源總量的4.4%,。其中分布于黃龍山區(qū)0.74億立方米,,渭北高塬溝壑區(qū)2.55億立方米,渭北臺塬區(qū)4.57億立方米,,渭河平原區(qū)6.63億立方米,,渭河南塬區(qū)1.32億立方米,秦嶺山區(qū)4.25億立方米,。
地表水資源:渭南市多年平均徑流量8.88億立方米,,占全省地表水資源量的2.11%。平均徑流深67.6毫米,,較全省204毫米平均徑流深低136.4毫米,。境內因受降水的地域分布與地形、地貌等下墊面因素的綜合影響,,年徑流與年降水的分布規(guī)律基本一致,。南北呈帶性差異,徑流深由南,、北山地向渭河平原遞減,。秦嶺山地年平均徑流深325毫米;渭河南塬年均徑流深103毫米,;北部黃龍山區(qū)年均徑流深85毫米,;渭北臺塬區(qū)年均徑流深37毫米;渭河平原平均徑流深20毫米,。
地下水資源:渭南市地下水和總補給量為15.08億立方米,。其中降雨入滲補給10.69億立方米,河流滲漏補給0.81億立方米,,渠道滲漏補給1.50億立方米,,農田灌溉滲漏補給0.92億立方米,井灌回歸補給0.61億立方米,,庫塘滲漏補給0.18億立方米,,山前側向補給0.37億立方米,。從年總補給量中剔除潛水蒸發(fā)量1.72億立方米,,礦化度大于2克/升水量1.73億立方米,全市地下水有效資源量為11.63億立方米,。分布于黃龍山丘區(qū)2.12億立方米,,渭北臺塬區(qū)2.71億立方米,渭河平原區(qū)4.51億立方米,,渭南塬丘區(qū)1.14億立方米,,秦嶺山嶺區(qū)1.16億立方米,。境內地下水可開采量為埋深小于100米,礦化度小于2克/升,,井深小于300米等條件下的水量,,選用平均開采系數(shù)0.571,全市地下水可開采量為6.56億立方米,,占地下水有效資源量56.4%,。
6,、土地資源
渭南市有林地面積26.32萬公頃,,林木蓄積量849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15.9%,。天然草場14.8萬公頃,。耕地面積54.61萬公頃,,其中有效灌溉面積34.4萬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