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豚鼠
豚鼠(學名:Cavia porcellus)又名天竺鼠。豚鼠是無尾嚙齒動物,,身體緊湊,,短粗,,頭大頸短,,它們具有小的花瓣狀耳朵,位于頭頂?shù)膬蓚?cè),,具有小三角形嘴,。四肢短小,,作為選擇育種的結(jié)果,存在20種不同表型的毛發(fā)顏色,,并且存在13種不同的表型毛發(fā)質(zhì)地和長度,。溫帶陸生夜行性動物,取食葉子,,根和塊莖,,水果,花卉,。具有社會性,,可群居。圈養(yǎng)壽命平均為8年,。繁殖活躍的豚鼠通常壽命較短,約為3~5年,。
二,、形態(tài)特征
豚鼠的體形在嚙齒類動物中偏大,體重在700~1200克(1.5~2.5磅)之間,,體長在20~25厘米(8~10英寸)之間,。身材短小但是強壯有力,頭較大,是身體的三分之一,,眼睛大而圓,,耳朵短小貼著頭部,毛發(fā)粗糙而且很容易脫落,,沒有尾巴,。豚鼠脊柱由36塊脊椎骨組成,其中頸椎7枚,、胸椎13枚,、腰椎6枚、薦椎4枚,、尾椎6枚,。肋骨13對,其中6對真肋,、3對假肋,、4對浮肋。前腳平直而強健有力,,一般都會有4個趾頭,,每個趾頭上都有尖利的爪;后腳有3個有爪的腳趾,,而且都比較長,。豚鼠靠腳底走路,行走時腳跟著地,。
豚鼠門齒很短,,臼齒呈棱鏡狀,總是在不斷生長,。除了各自有特定的腺體外,,雌雄兩性都是相似的。體毛有黑,、白,、灰、褐,、巧克力色等,,也有具各色斑紋的。
三,、棲息環(huán)境
不再存在于它們的野生原生草原棲息地,。然而,在它們滅絕之前,,它們非常適應(yīng)并且能夠在各種環(huán)境中生存,。例如,他們可以生活在廣闊的海拔范圍內(nèi),從海平面到4000米,。雖然研究表明它們不能在極端炎熱或寒冷的環(huán)境中生存,,但豚鼠可以承受從白天22℃到夜間-7℃的大范圍溫度。
四,、生活習性
豚鼠棲息于巖石坡,、草地、林緣和沼澤,。穴居,,集成5~10只的小群,穴居,,夜間活動,,以植物性食物為食,在食物上沒有特殊要求,,體質(zhì)強健不易生病,。主要吃植物的綠色部分,以雜草(干提摩西草/苜蓿草/燕麥草/大麥草/小麥草等)為主食,,喜吃青椒,、生菜、圣女果等新鮮蔬菜,,但果蔬等含水份過高的食物不能過量喂食,,容易造成豚鼠腹瀉,禁食十字花科和含淀粉類的東西,。
豚鼠喜群居,,有抓人的習慣,不喜攀登和跳躍,,習性溫順,,膽小易驚,有時發(fā)出吱吱的尖叫聲,,喜干燥清潔的生活環(huán)境,。其活動、休息,、采食多呈集體行為,,休息時緊挨躺臥,單籠飼養(yǎng)時易發(fā)生足底潰瘍,。群體中有專制型社會行為,,1~2只雄鼠處于統(tǒng)治地位,一雄多雌的群體形成明顯的穩(wěn)定性,。
豚鼠嗅覺、聽覺較發(fā)達,對各種刺激有極高的反應(yīng),,如對音響,、嗅味和氣溫突變等極敏感,故在空氣混濁和寒冷環(huán)境中易發(fā)生肺炎,,并引起流產(chǎn),,受驚時也易流產(chǎn)。
五,、繁殖方式
豚鼠繁殖率高,,抗病力強,性成熟早,,在出生1到3個月時,,性周期短,一般為16天左右,,屬于晚成性動物,,即母鼠懷孕期較長,為63(59~72)天,,每年可產(chǎn)6胎,,胚胎在母體發(fā)育完全,出生后即已完全長成,,全身被毛,,眼張開,耳豎立,,并已具有恒齒,,產(chǎn)后1小時即能站立行走,數(shù)小時能吃軟飼料,,2到3天后,,即可在母鼠護理下一邊吸吮母乳,一邊吃青飼料或混合飼料,,迅速發(fā)育生長,。仔鼠35天性成熟,一對豚鼠一年可循環(huán)繁殖80對,。它們的懷孕時間在嚙齒動物中算是比較長的,,大概是50到75天。
豚鼠為全年,、多發(fā)情性動物,,并有產(chǎn)后性周期,在正常情況下全年都表現(xiàn)出生性周期的往返循環(huán),。在48小時之內(nèi)或在哺乳期的某個時間內(nèi)又可能受孕,,稱產(chǎn)后性期或反常懷孕,。
豚鼠的平均壽命在4到5年之間,據(jù)2006年吉尼斯大全記錄,,最長壽的豚鼠存活了14年10個月,。
豚鼠膽小機警,對刺激反應(yīng)非常敏感,,常發(fā)出吱吱叫聲,。嗅覺和聽覺都很發(fā)達,對抗生素及某些有毒物質(zhì)極為敏感,。豚鼠嚼肌發(fā)達而胃壁非常薄,,盲腸特別膨大,約占腹腔的三分之一容積,,粗纖維需要量比家兔還多,,但不像家兔那樣易患腹瀉病。
豚鼠食量較,,大對習慣了的飼料食欲旺盛,,但對變質(zhì)的飼料特別敏感,常因此減食或廢食,,甚至引起流產(chǎn),。對抗菌素也特別敏感,投藥后容易引起腸炎,,如使用青霉素,,不論劑量多大,途徑如何,,均可引起小腸和結(jié)腸炎,,甚至使其死亡。對青霉素的敏感性比小鼠高1000倍,,故用青霉素治療時應(yīng)特別小心,。與大鼠和小鼠相反,它夜間少食少動,。
六,、飼養(yǎng)環(huán)境
豚鼠聽覺好,膽小,、易受驚嚇,,因此環(huán)境應(yīng)保持安靜,噪聲在50分貝以下,,最適溫度20~24℃,。控制要求范圍18~26℃,。超過30℃時,,豚鼠體重減輕,、流產(chǎn)、死胎,、死亡率高,,低于15℃時繁殖率、生長發(fā)育率降低,,疾病發(fā)生率上升。濕度應(yīng)保持在40%到60%之間,。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導致豚鼠抵抗力下降,,易患疾病。氨濃度在20mg/L以下,,氣流速度10~25 cm/s,。氨濃度的高低與豚鼠肺炎發(fā)病率密切相關(guān)。豚鼠需要一定的活動面積,,哺乳期所需活動面積更大,,一般體重300克的豚鼠大約需要300平方厘米的活動面積,800克豚鼠則需1000平方厘米,。
七,、飼料飲水
為了保持飼養(yǎng)箱內(nèi)的干燥,建議使用滾珠飲水器,。豚鼠的食盆避免選擇塑料或其它會被啃食的材料,,應(yīng)當選擇陶瓷或者不銹鋼質(zhì)地,有一定分量且不容易被打翻的,。飼料早晚各加一次,,豚鼠是夜行性動物,晚上要多喂一些,。
注意:不要喂食豚鼠洋蔥,、蔥、蒜,、韭菜,、生姜、巧克力,、咖啡,。豚鼠對纖維素需求量比較大,在飼料中應(yīng)充分注意,,飼料中粗纖維比例低,,易引起豚鼠嚴重的脫毛和相互吃毛現(xiàn)象。豚鼠自身不能合成維生素C,,必須從飼料中獲取,,體重100克的豚鼠每日必需4到5毫克的維生素C,,妊娠或哺乳期的豚鼠則需30到40毫克。維生素C的補給主要靠每日飼喂新鮮多汁的綠色蔬菜,,北方的冬季可用胡蘿卜和麥芽等代替,。采用在飲水中加入維牛素C或混合顆粒飼料中添加微量元素、維生素,、必需氨基酸等以代替青飼料,,效果也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