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膏藥的熬制方法
傳統(tǒng)膏藥又稱黑膏藥,,是手工熬制出來的,,主要是以食用油炸取藥料,去渣后在高溫下與黃丹反應(yīng)而成,,具體的制作工藝分為:1,、提取藥料:鍋中植物油微熱,倒入藥料,,加熱并不斷攪拌,,直至藥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內(nèi)部焦黃,,撈去藥渣,。2,、煉油,,提取出的藥油繼續(xù)熬煉,待油溫度上升到320℃時改用中火,,要煉油到滴水成珠的地步,。3、下丹成膏,,用藥油量一半的丹,,過篩后少量加丹,邊加邊攪動,,攪成粘稠的膏體,。4、去火毒,,膏藥制成后放入冷水浸泡,,每天換一次水,七天即可。5,、攤膏藥,,取膏藥團置于容器中,水浴或文火使之融化,,用竹簽取一定量的膏藥在牛皮紙或膏藥布上即可,。如果不想自己手工熬制膏藥,也可以購買市面上一些好的膏藥品牌的產(chǎn)品,。
二,、膏藥貼多久換一次
膏藥是很好的中醫(yī)外用藥,不過它有固定的換藥時間,,一般膏藥的更換時間要看說明書上的要求,,正常情況下不會使用超過一天,有的膏藥甚至使用半天就必須要更換,,這樣才能更好發(fā)揮藥效,,基本上普通膏藥使用8-12個小時左右就可以更換了。
三,、膏藥貼在皮膚上怎么去掉
貼敷膏藥產(chǎn)品之后,撕下來經(jīng)常會在皮膚上留下膠狀的東西或膏藥污漬,,要去掉的話,,可以用以下方法:1、取下的膏藥油面或透明膠,,反復沾取皮膚上殘留的膏藥,,直到殘留的藥印清除干凈,。2、或者用藥棉蘸著紅花油對其進行擦拭,,擦拭完畢后再用清水沖洗掉即可3,、也可以用植物油涂抹在膠狀物上,,用手或者紙來回反復擦拭,再用清水沖洗干凈,。4,、熱毛巾敷在有膏藥殘留的皮膚上兩三分鐘,再用硬紙板將膏藥殘留刮下來,。5,、在蘇打粉上噴一點水,抹在有膏藥殘留的皮膚上,,用硬紙殼快速刮幾下,,再擦干凈即可,。
四、膏藥貼了皮膚過敏怎么辦
有的人貼完膏藥后,,貼膏藥的皮膚周邊發(fā)癢,,稍微撓幾下就變紅,撕下來還有小紅點,,嚴重還會紅腫和起水泡,,這其實是膏藥過敏的癥狀,可能是對膏藥的藥物或膠布過敏,,也可能是膏藥透氣性不佳導致的,,如果膏藥過敏的話,可以在貼膏藥之前噴涂防過敏藥水,;貼完膏藥后才過敏,,如果是發(fā)癢,可用食鹽,、白蘿卜片或者生姜片擦拭;如果是紅疹,,應(yīng)立即揭下膏藥用鹽水清洗患處,;如果有水泡,水泡不大可以讓其自行吸收,,不然就要刺破后消毒處理;過敏嚴重的話建議送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