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星海(1905年6月13日-1945年10月30日),,曾用名黃訓、孔宇,,祖籍廣東番禺,,出生于澳門,中國近代著名作曲家,、鋼琴家,,有“人民音樂家”之稱。他曾于巴黎師從提琴家帕尼·奧別多菲爾和作曲家保羅·杜卡斯,,回國后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代表作品有《在太行山上》、《到敵人后方去》,、《黃河大合唱》,、《生產(chǎn)運動大合唱》等。1945年10月30日,,冼星海因病在莫斯科去世,,年僅40歲。
【 詳細>>】
葉正明(1931—2003),,原名葉福麟,別名李明,,祖籍廣東惠陽,,1931年4月13日出生在澳門,,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優(yōu)秀將領。父親是中國革命史上的名將,、我軍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葉挺將軍,。生前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科技顧問,中國對外應用技術(shù)交流促進會主任,,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
郭得勝(1911~1990年),,祖籍廣東香山(今中山)石岐,,生于澳門,在石岐長大,。小學畢業(yè)后隨父經(jīng)營百貨批發(fā),。自幼天資聰敏,記憶力強,,很快學會了做生意,。抗戰(zhàn)期間,,隨家人逃難到香港,。抗戰(zhàn)勝利后,,在香港上環(huán)開設了鴻興合記雜貨店,,經(jīng)營雜貨及工業(yè)原料批發(fā);后擴展改稱為鴻昌百貨批發(fā)商行,,1952年設立鴻昌進出口公司,,專營洋貨批發(fā),曾在香港經(jīng)營進出口生意,,銷售遍及廣東省港澳乃至東南亞各地,,被人稱之為“洋雜大王”。
利國偉爵士,,大紫荊勛賢,CBE,,JP(英語:Sir Quo-wei Lee,,1918年8月5日-2013年8月10日),香港著名銀行家,、財政金融家,、社會活動家、教育家,、世界經(jīng)濟著名人士,,“何梁何利基金”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祖籍廣東開平市赤水鎮(zhèn)沙洲管理區(qū)水井坑村。利國偉夫婦熱愛祖國,,關(guān)懷鄉(xiāng)親,,熱心支持祖國和家鄉(xiāng)經(jīng)濟建設和社會公益事業(yè),功德所及,,惠澤梓里。
林兆明(1928年~2016年5月6日),,廣東著名的“講古大師”。1928年出生在澳門,,1946年畢業(yè)于廣州大學法律系,,但他沒有順理成章成為大律師。因為熱愛文藝,,他選擇了清貧艱辛的藝術(shù)人生,。演了400多場的話劇《72家房客》,與張悅楷成為最佳搭檔,,演“未語淚先流”的話劇《丹心譜》,,又令林兆明如愿以償“在舞臺上感受著激烈的感情沖擊”,但真正將林兆明推上藝術(shù)巔峰的卻是他的電臺節(jié)目———《小說連播》,。
伍晃榮(1940年——2008年),綽號“阿盲”,,是香港無線電視前資深體育新聞報導員,。2002年之后,曾多次傳出他將要退休的消息,,但最后都證實這只屬誤傳,。2005年6月30日,他報導完最后一節(jié)新聞(2005年6月30日《六點半新聞報道》)后正式退休,。 伍晃榮以幽默的手法報導體育賽事,,深得不少觀眾愛戴,亦影響了整個香港廣播界報導體育新聞的方式,。
林鋒(1919.05~2013.01),男,,1919年生于澳門,,祖籍廣東省新會縣。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老紅軍,,中共暨南大學原黨委副書記(享受副部級醫(yī)療待遇),。1936年,在澳門參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并擔任澳門地下黨工委書記。新中國成立后,,在最高人民檢察院,、天津市人民檢察院、天津日報等單位任職,。
冼玉清(1895年1月10日-1965年10月2日),祖籍廣東南海西樵,,生于澳門,。畫家,著名文獻學家,,杰出詩人,,嶺南第一位女博學家。為嶺南文化研究獻出畢生精力,,在歷史文獻考據(jù),、鄉(xiāng)邦掌故溯源、詩詞書畫創(chuàng)作,、金石叢帖鑒藏等方面功昭學林,,被譽為“千百年來嶺南巾幗無人能出其右”的“不櫛進士”、“嶺南才女”,。
王司馬(1940~1983),男,,香港著名漫畫家,,原名黃永興,1940年生于澳門,,小學階段都在澳門渡過,。小學畢業(yè)后隨父母遷居廣州,中學就讀于廣州16中,,課余兼習美術(shù),。1957年回到澳門,一邊教書并繼續(xù)習畫,。1961年在香港一家電影廣告公司工作,,并開始從事漫畫創(chuàng)作。六十年代,在金庸的促成下,,與漫畫家王澤聯(lián)合執(zhí)筆“老夫子與契爺”漫畫,。1965年進入《明報》工作,金庸小說的插畫有很多出自王司馬手筆,。
林獻羔,洗名撒母耳(Samuel Lamb),,1924年10月4日~2013年8月3日,,祖籍廣東臺山縣,出生于澳門,。傳道63年,,曾為捍衛(wèi)真道被監(jiān)禁20年,是中國教會老一代傳道人,,基督教家庭教會的精神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