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苓(1876.4.5-1951.2.23),,原名壽春,,字伯苓,,后以其字行世,,天津人,中國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家,,私立南開系列學校創(chuàng)辦者,。西方戲劇以及奧運會的倡導者,被譽為“中國奧運第一人”,。張伯苓把教育救國作為畢生信念,,先后創(chuàng)辦南開中學、南開大學、南開女中,、南開小學和重慶南開中學,接辦四川自貢蜀光中學,,形成了著名的南開教育體系,,為國家培養(yǎng)了包括周恩來在內(nèi)的大批人才,,被尊為“中國現(xiàn)代教育的一位創(chuàng)造者”。
【 詳細>>】
嚴范孫(1860年4月12日—1929年3月14日),,名修,字范孫,,號夢扶,,別號偍屚生,原籍浙江慈溪(今寧波市江北區(qū)慈城鎮(zhèn)),,出生于天津,漢族,,是中國近代著名教育家,、學者,與華世奎,、趙元禮,、孟廣慧并稱近代天津四大書法家。也是革新封建教育,、推進教育現(xiàn)代化的先驅(qū),。后來與張伯苓一起創(chuàng)辦了南開系列學校,1919年又創(chuàng)辦了南開大學,,被稱為“南開校父”,。
霍元甲,,1868年1月18日-1910年9月14日,,清末著名愛國武術家,字俊卿,,生于天津靜??h?;粼壮錾礴S師家庭,,繼承家傳“迷蹤拳”絕技。幼年體弱,在27歲以前基本上生活在故鄉(xiāng),,時常挑柴到天津去賣,。28歲后到天津當上碼頭裝卸工,后來在農(nóng)勁蓀開設的懷慶藥棧當幫工,,升任掌柜,。1909年,41歲的霍元甲,,由農(nóng)勁蓀介紹來上海,,接受由陳公哲、陳鐵生所創(chuàng)辦“精武體操會”中主教武術,。被評為滄州十大武術名人,。
【 詳細>>】
曹錕(1862.12.12-1938.5.17),,字仲珊,,保定王,第五任中華民國大總統(tǒng),,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中華民國初年直系軍閥的首領。1890年,,于天津武備學堂畢業(yè)后任毅軍哨官,;1919年,被擁為直系軍閥首領,;1923年6月,,曹錕將黎元洪逐走天津;1923年10月5日,,重金收買議員,,賄選而被選舉為第五任中華民國大總統(tǒng);1927年,,移居天津,;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拒絕日本出面組織新政府的要求,;1938年5月17日因病逝世,;1939年12月,被國民政府追封曹錕為陸軍一級上將軍銜,。
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譜名文濤,幼名成蹊,,學名廣侯,,字息霜,別號漱筒,。李叔同是著名音樂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他從日本留學歸國后,,擔任過教師,、編輯之職,后剃度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稱為弘一法師,。
張中行(1909年1月7日—2006年2月24日),,原名張璇,,學名張璿,字仲衡,,河北省香河縣河北屯鄉(xiāng)石莊(今屬天津市武清區(qū)河北屯鎮(zhèn))人,,著名學者,、哲學家,、散文家。張中行主要從事語文,、古典文學及思想史的研究,,是二十世紀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與季羨林,、金克木合稱“燕園三老”,。張中行曾參加編寫《漢語課本》、《古代散文選》等,;合作編著有《文言文選讀》,、《文言讀本續(xù)編》;編著有《文言常識》,、《文言津逮》,、《佛教與中國文學》,、《負暄瑣話》等。
【 詳細>>】
劉兆麒(1628-1708),,字瑞圖,清寶坻縣(今屬天津?qū)幒訁^(qū)豐臺鎮(zhèn))人,。1628年生人,。隸漢軍鑲白旗。清世祖順治年間(1644-1661)隸禁旅,,供事內(nèi)廷,,由秘書院編修,兩改啟心郎,。歷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湖廣巡撫,擢四川總督,、改浙閩總督,。清圣祖康熙十二年(1673)還朝。會西南有警,,進兵部尚書,、直隸真定援剿總兵官。復移鎮(zhèn)崇明,,被皇帝倚為半壁長城,。后又曾任黑龍江總管。
杜錫鈺教授(1918年3月8日—2005年12月6日)是我國著名通信專家和教育家,,畢生從事通信科學的教育和科研工作,他編著的通信網(wǎng)絡領域的教材,,填補了國內(nèi)空白,。培育了新中國第一代通信技術人才。他在濾波理論和方法方面始終跟蹤世界上這一科學的發(fā)展,,并在應用上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幾十年來,積極推動教育改革,,改進教學方法,,提倡因材施教,倡導實行學分制和終生教育制,。為我國鐵路通信和高等教育事業(yè)做出了重大貢獻,。
梅貽琦(1889年12月29日-1962年5月19日),,字月涵,,祖籍江蘇武進,,祖先于明成祖時由江南遷居北京,后于天津落籍,,為梅曾臣長子,。第一批庚款留美學生,1914年,,由美國伍斯特理工學院學成歸國,。歷任清華學校教員、物理系教授,、教務長等職,。與葉企孫、潘光旦,、陳寅恪一起被列為清華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梅貽琦出任清華校長期間,奠定了清華的校格,,為清華大學做出了不可泯滅的貢獻,。
【 詳細>>】
王襄(1876.12.31--1965.1.31),,祖籍浙江紹興,,世居天津。中國現(xiàn)代金石學家,、甲骨學家,。長期從事金石學、甲骨學研究,,為中國的金石,、甲骨學研究,特別是殷墟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與保護做出了巨大貢獻,。建國后,,曾任天津市文史研究館館長、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甲骨文合集》編輯委員會委員,、天津市政協(xié)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