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城址始筑于宋,西夏取海原地區(qū)后稱“東牟會”,,城內(nèi)設(shè)“天都監(jiān)軍司”駐重兵,。城池為今海城原址,乾隆十四年(1749)為取水方便等諸因素,,移地五里重新改堡為城(今海原縣城址),,柳州城廢。
柳州城址呈長方形,,長1300米,、寬550米,殘高4-7米,,基厚7米,,頂殘寬1-3米,開南,、北二門,,繞以筑城,城外護城壕殘寬8米,。
民國九年(1920)海原大地震時傾圮,。
地處沙漠邊緣,屬典型的大陸性半濕潤半干旱氣候,,雨季多集中在6―9月,,具有冬寒長,夏暑短,,氣候干燥,,風(fēng)大沙多,南寒北暖等特點,,1月平均氣溫在零下8oC以下,,極端低溫在零下22oC以下。
柳州城址現(xiàn)為寧夏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
柳州城址是一個古城池的遺址,,坐落在一個山村附近,里面有大量的宋代殘留物質(zhì),,城池規(guī)模比較壯觀,,在古代在這么偏遠的蠻荒之地這么大的工程就比較難得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