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縣革命烈士陵園,,位于安徽省金寨縣縣城梅山鎮(zhèn)史河西側山上。金寨縣革命博物館位于縣烈士陵園內,。始建于1983年4月,,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積2810平方米,。主樓上鑲嵌鄧小平題寫的“金寨縣革命博物館”館名,。左側懸掛有江澤民總書記題寫的“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銅牌。
2003年進行了維修,,重新布展,內設序廳及金寨革命史,、金寨將軍,、今日金寨、金寨名人,、金寨烈士和將軍名人書畫等展廳,。館內史料翔實,內涵豐富,,能充分展示鄂豫皖蘇區(qū)革命斗爭史和今日金寨的發(fā)展面貌,。
金寨縣革命烈士紀念塔位于陵園中央,1960年6月經安徽省人民委員會批準興建,,1965年10月建成,。塔高24米,氣勢磅礴,、雄偉壯觀,。塔身正面鐫刻著劉伯承元帥親筆題寫的“燎原星火”四個鍍金大字,。塔基正面鑲有漢白玉浮雕,背面墨色大理石上銘刻著中共金寨縣委,、金寨縣人民政府紀念碑文,。烈士塔四周和臺階兩旁青松翠柏,四季常青,,莊嚴肅穆,。烈士塔廣場面積2500平方米,可容納5000人,。1993年在烈士塔北面,,又興建一座紅軍紀念堂。洪學智上將為紀念堂題名,。
金寨縣紅軍紀念堂建筑面積1050平方米,,為兩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呈八角形,,酷似紅軍八角帽,,寓意紅軍精神永放光芒。在紅軍紀念堂背后的山坡上,,建有百余座將軍和紅軍陵墓,,安葬著林維先、滕海清,、詹化雨,、陳祥、余明等已故將軍和老紅軍的遺體和骨灰,。當年那些為革命馳騁疆場,、沖鋒陷陣的紅軍英雄和紅軍將領們,如今又回到了他們的故鄉(xiāng)——他們投身革命和曾經浴血奮戰(zhàn)的地方,。
金寨縣革命博物館建于1983年,,主樓正面鑲嵌鄧小平同志的親筆題名“金寨縣革命博物館”八個大字。館內陳列分為序廳,、革命史展,、將軍展、洪學智圖片展,、金寨名人展,、烈士展、書畫廳七個部分,,館藏文物1192件,。金寨縣紅軍紀念堂于1993年在烈士塔背面興建,建筑面積444平方米。洪學智將軍紀念碑建筑面積840平方米,,包括紀念碑,、功勛柱、長城墻,、悼念廣場,、綠化等。紅軍烈士墓園建在烈士塔的西山坡上,,共有百余座,。紅軍廣場建設面積1.9萬平方米,包括廣場,、牌坊,、上山臺階步道、綠化,、照明,、擋土墻和浮雕等。
金寨是紅軍的故鄉(xiāng),,將軍的搖籃,。金寨縣革命烈士陵園是融博物館、紀念堂,、紅軍墓為一體的大型陵園,,是全國重點烈士建筑物保護單位。每年全國各地數(shù)萬名參觀者前來憑吊革命先烈,,接受革命傳統(tǒng)教育,。
地理位置:安徽省金寨縣縣城梅山鎮(zhèn)史河西側
門票價格:1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