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饒集中營烈士陵園坐落在江西省上饒市南郊茅家?guī)X,景區(qū)總體規(guī)劃面積為2平方公里,,分五大參觀區(qū):革命烈士陵園區(qū),、茅家?guī)X監(jiān)獄舊址區(qū)、周田監(jiān)獄舊址區(qū),、李村監(jiān)獄舊址區(qū),、七峰巖監(jiān)獄舊址區(qū)。上饒集中營烈士陵園為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并已獲準成為中國僑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里交通便利,,場地寬闊,環(huán)境優(yōu)美,,是了解歷史,、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舉行團體入團,、入伍,、入黨儀式等活動和游覽的好去處。
紀念館序廳展覽目的在于頌揚革命先烈的偉大精神與人格力量,。序廳正中是取名《豐碑》的革命先烈群雕,,前廳左右兩邊分別掛有《沖出牢籠》和《獄中斗爭》的浮雕,后廳兩邊是掛著周恩來,、劉少奇,、朱德和江澤民、李鵬,、喬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題詞,。
第一展廳主要用圖片、圖文影印件,、文字、漫畫,、沙盤等形式,,回顧歷史背景,介紹當年抗日戰(zhàn)爭形勢,、新四軍組建歷程,、皖南事變發(fā)生經過;對上饒集中營的設立,、各監(jiān)獄舊址、刑具,、刑罰,,作了比較詳盡的展示,。該廳分為鐵軍出山,、千古奇冤和人間地獄三部分,。
第二展廳通過大量真實的圖片,、多媒體虛擬場景,、圖畫等形式,,再現李村監(jiān)獄舊址,,介紹北伐名將,、新四軍軍長葉挺將軍生平事跡和在獄中英勇斗爭情景,及在被俘新四軍干部中,,有一批回國抗日的華僑,,展示他們抗日救國的事跡和獄中秘密黨組織領導難友們進行斗爭的事跡。該廳分為《葉挺將軍(暨海外赤子)》,、《黑獄紅旗》兩部分。
第三展廳以圖片,、油畫,、聲、光,、電,、多媒體幻影成像等形式,真實生動再現當年被羈押革命志士不甘屈服,、英勇斗爭的真實場景,。包括有多次越獄規(guī)模、人員名單,,重點展示了茅家?guī)X監(jiān)獄奪槍暴動與崇陽溪河畔赤石暴動的英雄壯舉,。該廳分《鐵窗烈火》、《沖出樊籠》兩部分,。
第四展廳展示了赤石大屠殺的情景與集中營的最終結局,,同時以翔實的資料、準確的數據,、鮮明的圖表,,展示了新四軍在皖南事變后,重組新四軍軍部,,前仆后繼,,堅持抗日的輝煌歷程。該廳分為《武夷悲歌》,、《前仆后繼》兩部分,。
茅家?guī)X監(jiān)獄舊址位于茅家?guī)X村,分設有4個禁閉室:重禁閉室,、輕禁閉室(其實無輕重之分,,只有大小之別)、女囚室、優(yōu)待室,,有特務管理員室,、排長室、第1衛(wèi)兵室,、第2衛(wèi)兵室,。
周田監(jiān)獄是上饒集中營大本營,監(jiān)獄用房由強占的民房經改造而成,。周田監(jiān)獄分布在上周田和下周田兩個自然村,。整個上下周田監(jiān)獄有保存完好的祠堂、大小房間13間,、包括上,、下周田監(jiān)獄(即囚禁1、2,、3,、4、5,、6個中隊及女生隊的監(jiān)房),、大禮堂、太平間,、“七君子”囚室,、“軍官大隊部”、“特訓班”本部,、張超辦公室,、隊長室等,占地面積30余畝,。
李村監(jiān)獄舊址位于上饒縣皂頭鎮(zhèn)李家村,,原系當地農家裝谷子的倉庫,紅石木瓦結構,,平房,,有4個小間。國民黨第三戰(zhàn)區(qū)長官部副官處曾用作招待所,,皖南事變后改作監(jiān)獄,,囚禁過新四軍軍長葉挺、新四軍政治部組織部長李子芳,、秘書長黃誠和敵工部長林植夫等。
七峰巖監(jiān)獄位于上饒縣田墩鄉(xiāng)西山村七峰寺內,,原是座連接山洞的廟宇,。皖南事變后改作監(jiān)獄,囚禁過新四軍第3縱隊司令員張正坤,新四軍教導總隊副總隊長,、第2縱隊副司令員馮達飛,,第3支隊5團團長徐錦樹,軍部軍醫(yī)處副處長,、代處長王聿先等30多人,。
夏季4月1日至10月31日 早上8:00——下午17:30
冬季11月1日至3月31日 早上8:30——下午17:00
(注:每日提前半小時閉館,停止售票,,周一閉館)
一,、乘汽車進入上饒集中營名勝區(qū)中心景區(qū)的線路:
從上海方向—上饒東下滬昆高速公路—紫陽大道—長塘大橋—志敏大道—上饒集中營
從南昌方向—上饒西下滬昆高速公路—三清大道—龍?zhí)洞髽颉久舸蟮馈橡埣袪I
從武夷山方向—上分線—茶亭收費站—志敏大道—上饒集中營名勝區(qū)中心景區(qū)
二、火車上饒站下車后,,進入上饒集中營名勝區(qū)中心景區(qū)的線路:
上饒火車站下車后,,坐19路、17路,、7路公交車道市中心廣場,,然后轉1路、3路,、11路公交車或出租車直接抵達茅家?guī)X路口,,由陵園路或中軸線進入上饒集中營名勝區(qū)中心景區(qū)。
1955年,,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上饒地委,、專署,,上饒市委、市人民政府撥款,,興建上饒茅家?guī)X革命烈士陵園,、上饒集中營革命烈士紀念碑、烈士公墓,。
1959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再次撥款擴建上饒茅家?guī)X革命烈士陵園。
1963年,,擴建工程竣工,,對外開放。
1966年,,設立上饒集中營革命烈士斗爭事跡陳列室,。
1979年,新建上饒集中營革命烈士紀念館,,并請參加過上饒集中營革命斗爭的新四軍老同志出席開館儀式,。書畫家賴少其親筆題寫了館名,。
1993年,設立上饒集中營舊址風景區(qū)管委會,,隸屬原上饒市民政局,,為副科級事業(yè)單位。其中,,周田監(jiān)獄舊址歸屬原上饒市博物館,。李村監(jiān)獄舊址、七峰巖監(jiān)獄舊址則歸屬上饒縣博物館,。
1996年,,“上饒茅家?guī)X革命烈士陵園”更名為“上饒集中營革命烈士陵園”,仍為副科級單位,。
2003年底,,中共上饒市委、市人民政府批準成立“上饒集中營名勝區(qū)管委會”,,為市政府直屬副縣級事業(yè)單位,。同時進行了體制創(chuàng)新,資源整合,。
2004年底,,資源整合任務基本完成。
2005年,,經上饒市委批準,,上饒集中營名勝區(qū)升格為市人民政府直屬的正縣級事業(yè)單位,設立中共上饒集中營名勝區(qū)工作委員會,、名勝區(qū)管理委員會及紀律檢查工作委員會,。名勝區(qū)設立后,進行了內部機制改革,,完善了相關辦事機構,,健全了管理體制。
1988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上饒集中營監(jiān)獄舊址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9年8月,,經國務院批準,,茅家?guī)X烈士陵園列為全國重點革命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
1996年,,國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共青團中央和解放軍總政治部聯合命名為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01年6月,由中宣部命名為第二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2003年5月,經全國僑聯確定為“中國僑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004年8月,,被國家旅游局列為全國十大紅色旅游基地。
2005年3月,,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共中央宣傳部等13個部門聯合發(fā)文,列為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名錄,、全國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名錄,。
2005年,中宣部實施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533”工程,,上饒集中營被列為第1批建設基地,。
2009年1月,被全國旅游景區(qū)質量等級評委會評為國家級AAAA景區(qū),。
2009年5月,,被國家文物局評為國家二級博物館(紀念館)。
2009年11月,,被國家國防教育辦公室評為國家國防教育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