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海漁村”位于莆田后海303墾區(qū),,是當地一個集特色餐飲、海上垂釣,、休閑觀光等于一體的綜合項目,,是莆田首家獲得福建省休閑漁業(yè)“水鄉(xiāng)漁村”稱號的單位。幾年來,,“后海漁村”憑著獨特的地理位置,,質樸清新的自然景觀,吸引眾多城鄉(xiāng)客人慕名而來,。
從莆田城區(qū)駕車順延埭頭或荔城北高,,行程約30公里,就來到了莆田后海303墾區(qū),,“后海漁村”就處在后海海堤中段,。從斜著的護堤石坡繼續(xù)往南,一座浮在海面上的竹結構房屋便呈現在眼前,,十分醒目,。這座在莆田難得一見的浮海樓,正是傳說中的“后海漁村”,。浮海樓與海堤之間,,由一道長長的浮海橋連接著。走過微微有些晃動的浮海橋,,便來到了浮海樓,。浮海樓全部由竹子建造,這讓它有了一種質樸,、清新的特別氣質,。走進浮海樓,大廳大氣敞亮,,柜臺后面的墻上掛著一個由福建省海洋與漁業(yè)廳,、省旅游局頒發(fā)的“水上漁村”牌匾。據了解,,獲此殊榮的在莆田全市僅有4家。
穿過浮海樓大廳,,是一個小庭院,,兩盆鮮艷的三角梅分外妖嬈,甲板上有兩個對稱的長方形“水池”(其實底下就是大海),可見一些可愛的魚兒在里面自由穿梭,。甲板的邊沿,,劃分了幾個釣魚區(qū),供游人休閑垂釣,。小院兩側擺放了幾張圓桌和凳子,,游人可以在此打牌、聊天,、休息,。若在炎熱夏季,還可邀上朋友一同前來靜心垂釣,,看腳下魚游蝦戲,,聽耳畔海風輕響,偶爾遠處還會傳來幾聲海鷗的鳴叫,,讓人感覺不虛此行,。
整座浮海樓規(guī)模雖然不算大,但配套齊全,、應有盡有,,設有18間大小包廂,可同時容納兩三百人餐飲消費,。此外,,福海樓東北面的海岸上,還有一排造型美麗的建筑,,紅色的外墻,,彎曲的通道,極富想象的房頂,,那就是漁村的配套設施——“觀海閣”,。它擁有多個宿舍與多功能會議廳,可以為不同人群提供舒心,、便捷的星級服務,。
站在甲板邊沿環(huán)顧四周,遠處的岸邊,,漁村東西兩側的景致盡收眼底,。東面,綿延起伏的大蚶山,;北邊,,規(guī)模宏大的天花寺;西面,,神奇悠久的滴水巖……每一處景點就有一個動人故事,。更有相傳為明代正德皇帝御封“天下第一山”的鵝頭村的鵝頭城,。走上一圈,你會被埭頭依山傍水的獨特景色與人文景觀深深折服,。
墾區(qū)毗鄰的是荔城北高,,在長長的海岸線上,一排排大風車無聲地轉動著,,他們依靠天然綠色的自然賜予,,為千家萬戶送去了光明和溫暖;不遠處的海面上,,是一片片整齊的漁排靜靜浮著,,那是漁村開發(fā)的無公害漁業(yè)產品生產基地,是漁村經濟創(chuàng)收的重要來源,;當風掠過時,,海面泛起一層層皺褶,頓時波光粼粼,,令人心曠神怡……
到了“后海漁村”,,自然要大飽口福一番。碩大的海螺,、活蹦亂跳的小魚小蝦等海產品都是從福海樓腳下的海中現取的,。剛點完菜不久,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海味大餐就上桌了,還沒有開吃,,就讓人食欲大增,。其中有一種小魚叫“鼻涕魚”,體長而側扁,,幾乎沒有骨頭,。名字聽起來有些惡心,但肉質吃起來可是相當的鮮嫩清香,。有人因此給它起了一個比較文雅的名字,,叫作“海上豆腐”。漁村較具特色的主食應屬“黃瓜魚飯”,,黃瓜魚和米飯的完美搭配,,讓人吃了還想再吃。
游客可以品嘗完海味,,還可以卷起褲腿,,與漁民們一同涉足水中,撿海螺,、撈小魚,、撬海蠣,,享受不一般的海邊農家生活;拿起手中的相機,,隨意掠影,一處礁石,、一灘海泥,、一個貝殼……讓你每一次前來都能體會到不一樣的溫情。
漁村內除建有福海樓,、休閑垂釣區(qū),、休閑觀光區(qū),還擁有小型游船,、游艇等相關旅游配套設施,,可以滿足游客們餐飲、住宿,、會議,、旅游等需求。該天然度假區(qū)先后獲得了福建省水鄉(xiāng)漁村示范基地,、三星級鄉(xiāng)村游經營單位等稱號,。下一步“后海漁村”將拓寬經營范圍,計劃與墾區(qū)圍海公園,、海上水上樂園,、貝類海螺雕塑群連成一體,把旅游,、休閑產業(yè)做得更大,、更強。日前,,國家農業(yè)部辦公廳公布了第二批全國休閑漁業(yè)示范基地名單,,后海休閑漁村榜上有名,成為莆田首家獲得“全國休閑漁業(yè)示范基地”稱號的單位,。
夜色迷離,,濤聲依舊,站在堅實的后海海堤上,,漁村“浮海樓”燈火璀璨,,仿佛一顆七彩的明珠靜靜地鑲嵌在肥沃的大海上,又像一朵開得正艷的鮮花,,為廣袤的興化灣南岸帶來了美麗和富饒,,訴說著漁村人的夢想和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