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錢鏐,、錢俶《批牘合卷》,,1959年錢氏三十一世孫錢渭昌捐贈,為國寶級文物,,現(xiàn)藏于浙江省博物館,。此卷縱29厘米,橫101.4厘米,,分為二段,,前段系錢镠給崇吳禪院僧嗣匡的牒文,書于五代后梁龍德二年(公元922年)十二月,,牒文行楷書,,字體用筆圓潤,柔中有剛,;后段系慶禪院僧崇定上奏表文,,有錢俶的批字和花押,據(jù)考系書法北宋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閏七月,,表文楷書,,結(jié)體嚴(yán)密,質(zhì)樸敦厚,。此卷書法均得唐代書法精髓,,文書上留有錢鏐與錢俶的簽名畫押,是吳越國王留在世上極為罕見的墨跡,,也是流傳至今的五代墨跡,,更是研究吳越國佛教的重要史料,彌足珍貴,。
名 字:
五代吳越·錢鏐,、錢俶批牘合卷
年 代:
五代
尺 寸:
錢鏐批文縱29.4、橫75厘米,、錢俶批文縱30,、橫26厘米
收藏單位:
浙江省博物館
這二件文書上留有錢鏐與錢俶的簽名畫押,是吳越國王留在世上極為罕見的墨跡,,同時也是研究吳越國佛教的重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