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自然博物館新館位于天津文化中心,、原天津博物館內(nèi),,占地面積為5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3.5萬平方米,,展示面積1.4萬平方米,,包括常設陳列區(qū)、臨展區(qū),、體驗娛樂區(qū),、科普教育區(qū)四部分。核心建筑層數(shù)共有3層,總高度16.9m,。
在展館的設計中,,其“圓”為中心展廳,其“方”由9個基本展廳組成,。展館的外形設計同樣以“方”與“圓”為構圖母題,,中心展廳采用乳白色金屬殼體與玻璃半球體的吻接造型,構成“海貝含珠”的建筑外觀,。玻璃球廳下部的臺基采用30m長,,3m高的花崗巖浮雕墻,與晶亮的玻璃半球體形成主題鮮明的虛實對比,,將造型與中心展廳的功能有機地結合于一體,,具有強烈的雕塑感與標志性。
北疆博物院由當時著名的比商義品公司建筑師比奈設計,、監(jiān)造,,為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了防盜門和雙重窗戶,。由三部分組成,,即北樓,陳列室和南樓,,南樓,、北樓兩座建筑以連廊相接,整體建筑呈 “工”字型布局,,建筑面積達到4000平方米,,展廳面積為2500平方米。
一層家園·探索展區(qū)設有共享大廳,、4D影視廳,、自博商店、恐龍主題餐廳,、科普劇場,、科普教室、科普展演區(qū),、恐龍谷,,滿足各年齡層次觀眾需求。一樓大廳龍臺上集中展示了多具恐龍骨架,,其中既有像井研馬門溪龍,、合川馬門溪龍和榮縣峨嵋龍這樣恐龍界的“巨人”,,也有蘇氏巧龍這種蜥腳類中的“侏儒”。作為它們死敵的獸腳類恐龍,霸王龍和將軍廟單脊龍的骨架被擺在了龍臺的正中,。此外,龍臺的左側還設有霸王龍和三角龍對峙的可動模型場景,再現(xiàn)了這兩種著名恐龍間殊死搏斗的場面。
二層《家園·生命》展區(qū),,展示面積5700㎡,由“遠古家園”和“現(xiàn)代家園”組成,,將主題性展示與生物演化線索相結合,,展出古生物化石、巖礦及現(xiàn)生動植物標本近萬件,,講述地球38億年來生命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
三層《家園·生態(tài)》展區(qū),,展示面積3400m2,,以美國著名慈善家、天津市榮譽市民肯尼斯·尤金·貝林先生歷年捐贈的200多件珍稀世界野生動物標本為基礎,,與館藏珍稀野生動物標本,,如大熊貓,、金絲猴等,,共同呈現(xiàn)出世界各大洲的典型動物群。
一層展廳是北疆博物院陳列室,,是由法國永和營造公司設計建造,,展示內(nèi)容包括地質學、古生物學,、史前學和人種學,。二層展出的是現(xiàn)生動、植物標本,。 三層展廳以北疆皮張標本和浸制標本為主要展示內(nèi)容,,其中近百年的鳥類標本、近2000件兩棲爬行,、1600尾魚類及獸類,、無脊椎動物標本; 除此之外,,還展示了一些文物史料,,如:老式的地圖柜、采集用的藤條筐等,;另外,,還有北疆博物院留存下來的,來自四位西洋畫家的作品14幅《平定準噶爾回部得勝圖》銅版畫,。南樓展覽包括圖書室復原陳列,、古生物庫房復原陳列,、北疆科學考察歷程展(第一展室)、北疆科學考察歷程展(第二展室),、昆蟲實驗室,、動物實驗室等陳列。
天津自然博物館現(xiàn)有友誼路文化中心主館區(qū)與北疆博物院舊址區(qū)兩處館區(qū),,館藏生物標本36萬余件,,其中館藏一、二級珍品 1299 件,。
北疆博物院藏品包括動物,、植物、古生物,、古人類,、巖石礦物標本以及歷史民俗文物20余萬件,奠定了天津自然博物館館藏基礎,,在上世紀三十年代享譽世界,。其出版著作、刊物已列入世界自然科學文獻寶庫,,在國際上享有極高的聲譽,。重新開放后的北疆博物院共展出各類生物標本及人文藏品近2萬件。其中披毛犀,、野驢骨架及河套人牙等珍稀標本和桑志華留下的珍貴歷史照片,;手稿、手繪地圖,、實物,、科研著作等均在此次展出之列。
公交線路:662,、668,、686、835,、868,、912、529,、641,、675、800,、826,、838、906,、655,,至賓館南道站或天津博物館站,。
九龍路:鴻華里站:619、826,、803,、953、678,、4
紹興道:恩德公寓站:954,、826、
馬場道:外國語大學站:13,、902,、904、685,、87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