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恐怕是“吃文化”最悠久的國家了,。不要說菜的做法博大精深,,就連菜的名字也是五彩繽紛。遼寧屬氣溫較高,、熱量資源較為豐富的省份,。良 好的自然環(huán)境,為各種動植物(包括水族)的生息、繁衍,,提供了優(yōu)越的條件,。從而也豐富了遼寧的飲食文化。
遼寧飲食文化的形成
遼寧的飲食資源相當(dāng)豐富,。農(nóng)作物以耐旱,、耐瘠薄的玉米、高粱,、大豆 為主,,其他如糜子、谷子,、花生,、小豆等雜糧也有大面積種植。水稻產(chǎn)區(qū)近 年來也在不斷擴大,。山區(qū)盛產(chǎn)野生的動,、植物及各種水果。諸如鹿,、兔,、榛 雞、鵪鶉,、鐵雀,、沙半雞,榛蘑,、黃蘑,、蕨菜、山楂,、板栗等,,產(chǎn)量可觀。在廣闊的灘涂海面上,,還自然生 長著許多牡蠣,、沙蜆、毛蚶,、文蛤等貝類。海參,、鮑魚,、扇貝、貽貝等食中 珍品及人工養(yǎng)殖的海帶藻類,,產(chǎn)量可觀,。此外,像地嶺的大蔥,開原的大蒜,,綏中的圓魚(甲魚,、鱉)、白梨,,遼東半島的蘋果等,,都久負(fù)盛名。在遼寧大地上,,可以說是北有糧倉,,南有魚場,西有林棉,,東有果園,,為遼寧人的 飲食提供了豐富的物質(zhì)基礎(chǔ)。
遼寧飲食文化特色
由于氣候環(huán)境與物產(chǎn)狀況的影響,,遼寧人的口味嗜好,,有自己的特點: 嗜肥濃,喜腥膻,,重油偏咸,。遼寧曾是滿族的故鄉(xiāng),滿族的祖先在這里過著 牧獵生活,,后來隨生產(chǎn)發(fā)展逐漸定居,,耕種、畜牧和飼養(yǎng)并重,。養(yǎng)豬,,牧豐, 飼養(yǎng)雞鴨,,是當(dāng)時滿族人的主要經(jīng)濟活動,。因此,他們的食品菜肴,,以禽畜 肉作原料的較多,。烹制時重調(diào)味,講火功,,必須緊燒,、慢煮,使其酥爛入味,。 滿族曾建都盛京(沈陽),,以后又以盛京為陪都,清皇室的飲食對沈陽等地影響較大,,也奠定了今日遼菜的基礎(chǔ),。
遼菜是在滿族菜點、東北菜的基礎(chǔ)上,吸取魯菜和京菜之長,,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fēng)格,。遼寧菜特點是一菜多味、咸甜分明,、酥爛香脆,、明油亮芡、講究造型,。這些肴饌的特色,,可用一首小詩來概括:山珍海味取料廣,火鍋白肉美名揚,。燒扒熘各有別,,芥末蔥蒜多辛香。咸甜分明油醬重,,焦酥脆嫩質(zhì)滑爽,。明油亮芡外觀美,葷素相宜耐品嘗,。因為東北氣候嚴(yán)寒,,居家飲膳重視火鍋,別只看白肉火鍋,、小雞燉蘑菇,、白肉熬粉條、松仁炒玉米,、雞絲拌拉皮那么幾道家常菜,,它卻凝聚著東北烹飪的深厚功力。
遼菜不能簡單等同于東北菜,,遼寧是滿族聚居的主要省份,,因此遼菜受滿清宮廷菜和王府菜影響較大,講究用料和造型,,無論是器皿還是色,、香、味,、形都很考究,。這里的器皿高矮方圓、形態(tài)各異,,不同的菜式盛于或樽狀,、或鼎形的器皿中,配以高超的刀工和精致的造型,,宛如清宮里的一道道御膳。遼菜中的全羊席更有名,它是繼滿漢全席后的宮廷大宴之一,,為宮廷招待信奉伊斯蘭教客人的最高宴席,。所謂全羊席是指用整只羊的各個不同部位,烹制出各種不同品名的不同菜肴來,,就是整羊從頭到腳,,每一處都是一個菜,而且菜名不露一個羊子,,如羊耳朵入饌,,稱作“迎風(fēng)扇”。一桌全羊席至少44個菜,,菜肴有稀有干,,有冷有熱,有咸有甜,,口感多樣,。
另外遼菜還以烹飪海鮮見長,不同于粵菜海鮮的烹飪技法,,卻濃縮了北派海鮮的精髓,,也使喜食海鮮的人受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北派海鮮不同于粵菜海鮮的清蒸,、白灼為主,而是取膠東菜之長,,結(jié)合本地口味,,以咸鮮為主,注重原汁原味,,擅長蒸,、爆、炒,、燒,、扒、熘,、炸,、煸、拌,、清湯等烹飪技法,。大連菜肴以烹制鮮活海產(chǎn)品見長,而且能以海鮮菜做成宴,,冷盆,、熱炒,、大菜全部是海鮮。
遼寧部分地區(qū)的飲食特色
大連
大連位于遼東半島最南端,,東瀕黃海,,西臨渤海,冬無嚴(yán)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溫度10℃。在這里連綿起伏的海岸,,潮起潮落的潮汐,,一派旖旎的海濱風(fēng)光。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大連是個海濱城市,盛產(chǎn)魚,、蝦,、蟹、貝,、藻,,形成了以海鮮為主的大連餐飲,游大連美景,,吃大連海鮮是眾多游客向往的一大快事,。大連菜受山東菜系影響較深,以海鮮為主要原料,,兼蓄他人之長,,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fēng)格。
大連的名菜有“紅烤全蝦”,、“清蒸原殼燈籠鮑魚”,、“通天海參”、“八仙(鮮)過?!?、“珍珠海膽”、“清蒸扇貝”,、“清蒸加吉魚”,、“五彩雪花扇貝”、“燈籠海參”,、“彩蝶蝦”,、“魷魚戲龍螺”、“群鴨抱海參”,、“海螺大蝦”,、“紫鮑鮮貝”等,。大連小吃有玉米渣粥、海菜窩頭,、豆米飯,、蝦面醬、蟹面醬,、海兔子醬、拔魚水餃,、海菜包子,、葵花魷魚盞、老醋鹽蟹,、吉利蠣黃串,、玉米裙帶包、杏花魚頭等,。
少數(shù)民族
遼寧居住著很多少數(shù)民族,,如蒙古族聚居在遼西的阜新一帶,滿族聚居在遼東和遼北的新賓,、鳳城,、岫巖一帶。此外,,朝鮮族,、回族、錫伯族人數(shù)也不少,。各族人民長期在一起和睦相處,,受共同的地理條件和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在飲食風(fēng)俗上差異不大,。但因各自的傳統(tǒng)生活習(xí)慣不同,,也影響著他們各自的口味嗜好。如漢族人喜歡鮮醇清淡,,滿族人喜歡酥爛入味,,蒙古族喜歡濃郁厚味,回族人喜歡鮮香脆嫩,,朝鮮族人喜歡辛辣爽口,。
遼寧著名菜點
遼寧著名菜點有:白肉血腸、烤明蝦,、鮮活白蟹,、蒸加吉魚、紅梅魚肚,、金錢飛龍鳥,、扒三白,、沈陽回頭、馬家燒麥,、老邊餃子,、吊爐餅、海城餡餅,、糊塌子,、五彩雪花扇貝、溝幫子熏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