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詢,,557年一641年,,字信本,漢族,,唐朝潭州臨湘人,,唐朝著名書法家,官員,,楷書四大家之一,,南梁征南大將軍歐陽頠之孫,南陳左衛(wèi)將軍歐陽紇之子,,南朝梁太平二年出生于衡州,,祖籍潭州臨湘,。歐陽詢與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稱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歐陽通亦通善書法,,故其又稱“大歐”。他與虞世南俱以書法馳名初唐,,并稱“歐虞”,,后人以其書于平正中見險(xiǎn)絕,最便于初學(xué)者,,號為“歐體”,。
【 詳細(xì)>>】
歐陽通(625年—691年),字通師,,漢族,,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唐代大臣,、書法家,,歐陽詢之子。早孤,,母徐教以父書,。初拜蘭臺郎,儀鳳中累遷中書舍人,,封渤海公,,天授初轉(zhuǎn)司禮卿判納言事,二年為相,,因反武承嗣為太子被害,。工于楷,書得父法而險(xiǎn)峻過之,,父子齊名,,號“大小歐陽”。傳世作品有《道因法師碑》《泉男生墓志》等,。
歐陽紇(537—569),字奉圣,,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出身地方豪族,其父歐陽頠任廣州刺史,,其叔歐陽盛任交州刺史,,另一叔歐陽邃任東衡州刺史。他少有韜略,,常隨父征戰(zhàn),,于南朝陳天嘉(560~565)中授黃門侍郎,累遷安遠(yuǎn)將軍,、衡州刺史,。父死,襲爵山陽郡公,,都督交,、廣十九州軍事,廣州刺史,,進(jìn)號輕車將軍,。在鎮(zhèn)日久,,威勢益盛,頗招疑忌,。太建元年(669),,陳宣帝召其入京為左衛(wèi)將軍。紇懼,,遂起兵攻衡州,,旋戰(zhàn)敗被殺。
歐陽頠(498年—563年),,字靖世,長沙臨湘人也,。為郡豪族,。祖景達(dá),梁代為本州治中,。父僧寶,,屯騎校尉。頠少質(zhì)直有思理,,以言行篤信著聞?dòng)趲X表,。父喪毀瘠甚至。家產(chǎn)累積,,悉讓諸兄,。州郡頻辟不應(yīng),乃廬于麓山寺傍,,專精習(xí)業(yè),,博通經(jīng)史。年三十,,其兄逼令從宦,,起家信武府中兵參軍,遷平西邵陵王中兵參軍事,。
譚繼洵(1823年—1901年),晚清官員,。字子實(shí),,號敬甫,,又號劍芙,,湖南瀏陽縣(今瀏陽市)人。道光二十九年舉人,,咸豐十年進(jìn)士,。官至光祿大夫、湖北巡撫兼署湖廣總督。因其子譚嗣同參與戊戌變法受株連罷官,,后卒于瀏陽,。代表作品:《譚繼洵集》。
黃翼升(1818-1894),,字昌岐,湖南長沙人,。少孤,,育於鄧氏,冒其姓,,入長沙協(xié)標(biāo)充隊(duì)長,。累功擢都司、營官,、江南水師提督,、長江水師提督。江寧復(fù),,加一等輕車都尉世職,;西捻平,加云騎尉世職,,合并為三等男爵,;皇太后萬壽慶典,加尚書銜,。繪像紫光閣,。光緒二十年,卒於軍,,賜恤,,謚武靖,立功地建專祠,。
袁名曜(1764-1835),字燾嵐,,又字道南,,號峴岡,湖南寧鄉(xiāng)(祖籍新化)人,。嘉慶辛酉(1801年)進(jìn)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歷官侍讀,,因母去世回鄉(xiāng),。嘉慶十七年(1812)聘任岳麓書院山長,主教5年,。善詩文,,長議論,以培養(yǎng)人才著稱,,湖南名生多出其門下,,其中翹楚有魏源等。與嚴(yán)如熤,、陶澍交善,,主持岳麓書院期間,與門生張中階合撰大門對聯(lián)“惟楚有材,,于斯為盛”,。著有《吾吾廬草存》。
王坦修(1744-1809),,字中履,號正亭,,湖南寧鄉(xiāng)人,,王忻長子。王忻(原名王恩),,乾隆丙戌科(1766)進(jìn)士,,曾任寧鄉(xiāng)玉潭書院院長、陽朔知縣,,兩充廣西鄉(xiāng)試同考官,。王坦修為乾隆三十七年壬辰科(1772)進(jìn)士。官至侍講學(xué)士,,頗有政聲,。取仕不避貴賤,曾堅(jiān)持錄取貧寒之士清安泰,,此人后來官至浙江巡撫,,為時(shí)人稱道。著有《泉齋存稿》,、《泉齋雜記》,、《南北紀(jì)游詩草》。
吳道行(1560—1644),,明末學(xué)者,字見可,,號嶁山,,湖南善化(今湖南望城)人,,宋儒吳獵之后,。早年師從岳麓書院的張?jiān)?,教授于長沙惜陰書院,人稱“嶁山先生”,,晚年成為岳麓書院最后一任山長,,以“朱熹張栻?yàn)樽凇保螌W(xué)嚴(yán)謹(jǐn),,與高世泰為至交,,王夫之曾師從之。1644年(崇禎十七年),,明朝滅亡,,吳道行不食而卒。葬于岳麓山飛來石側(cè),。著有《易說》,、《嶁山集》、《嶁山堂集抄略》,、《讀史闕疑》等,。
唐仲冕(1753—1827年)清代官員,、學(xué)者,。字云枳,號陶山居士,,世稱唐陶山,。原籍善化(今湖南長沙),后客居肥城縣(今肥城市)澗北村,。乾隆五十八年進(jìn)士,,歷官江蘇荊溪等縣知縣,海州知州,。主編《嘉慶海州志》,。道光間累官陜西布政使。所至建書院,,修水渠,。知吳縣時(shí)曾訪得唐寅墓。著有《岱覽》,、《陶山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