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經(jīng)三千年城名,、城址不變,,有屈賈之鄉(xiāng)、楚漢名城之稱,。歷朝歷代名人輩出,,如唐代的書法家歐陽詢,唐代名僧懷素,,晚清湘軍水師統(tǒng)帥楊載福,,清末的大臣、湘軍首領(lǐng)曾國藩,,著名詩人劉權(quán)之等,。
歐陽詢557年一641年,字信本,,漢族,,唐朝潭州臨湘人,唐朝著名書法家,,官員,,楷書四大家之一,南梁征南大將軍歐陽頠之孫,,南陳左衛(wèi)將軍歐陽紇之子,,南朝梁太平二年出生于衡州,祖籍潭州臨湘,。歐陽詢與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稱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歐陽通亦通善書法,,故其又稱“大歐”,。他與虞世南俱以書法馳名初唐,并稱“歐虞”,,后人以其書于平正中見險絕,,最便于初學(xué)者,號為“歐體”,。
歐陽通(625年—691年),,字通師,漢族,,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唐代大臣、書法家,,歐陽詢之子,。早孤,母徐教以父書,。初拜蘭臺郎,,儀鳳中累遷中書舍人,封渤海公,,天授初轉(zhuǎn)司禮卿判納言事,,二年為相,因反武承嗣為太子被害,。工于楷,,書得父法而險峻過之,父子齊名,,號“大小歐陽”,。傳世作品有《道因法師碑》《泉男生墓志》等。
歐陽紇(537—569),,字奉圣,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出身地方豪族,,其父歐陽頠任廣州刺史,其叔歐陽盛任交州刺史,,另一叔歐陽邃任東衡州刺史,。他少有韜略,常隨父征戰(zhàn),,于南朝陳天嘉(560~565)中授黃門侍郎,,累遷安遠(yuǎn)將軍,、衡州刺史。父死,,襲爵山陽郡公,,都督交、廣十九州軍事,,廣州刺史,,進(jìn)號輕車將軍。在鎮(zhèn)日久,,威勢益盛,,頗招疑忌。太建元年(669),,陳宣帝召其入京為左衛(wèi)將軍,。紇懼,遂起兵攻衡州,,旋戰(zhàn)敗被殺,。
歐陽頠(498年—563年),字靖世,,長沙臨湘人也,。為郡豪族。祖景達(dá),,梁代為本州治中,。父僧寶,屯騎校尉,。頠少質(zhì)直有思理,,以言行篤信著聞于嶺表,。父喪毀瘠甚至,。家產(chǎn)累積,,悉讓諸兄,。州郡頻辟不應(yīng),乃廬于麓山寺傍,專精習(xí)業(yè),,博通經(jīng)史,。年三十,,其兄逼令從宦,,起家信武府中兵參軍,,遷平西邵陵王中兵參軍事。
譚繼洵(1823年—1901年),,晚清官員。字子實(shí),,號敬甫,,又號劍芙,湖南瀏陽縣(今瀏陽市)人。道光二十九年舉人,,咸豐十年進(jìn)士,。官至光祿大夫,、湖北巡撫兼署湖廣總督。因其子譚嗣同參與戊戌變法受株連罷官,,后卒于瀏陽,。代表作品:《譚繼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