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申苗寨是苗族的一個分支,主要分布在苗嶺主峰雷公山麓下,,隸屬榕江縣地界,,從貴州省榕江縣平陽鄉(xiāng)小丹江沿茅人河漂流而下,即可到達兩汪鄉(xiāng)兩汪村,、空申村——世界超短裙苗之鄉(xiāng),。因為這里的姑娘和婦女們自古所穿裙子長不及 5 寸而得名,又由于在苗族的其他分支里沒有這樣的服飾,,所以就稱這支部落為“世界超短裙苗”,,簡稱“短裙苗”。 它還有一些特殊的民族風(fēng)俗,,例如:茅人節(jié),、攔路唱歌敬酒迎客人、“搶親”,、“認錯”,、“認親”等。
位于貴州省榕江縣兩汪鄉(xiāng),,距縣城94公里,,距鄉(xiāng)政府18公里,。傳說是張果老及其妹妹的后裔,。全村215戶,1015人,,因苗族婦女終年身穿五寸長的超短裙勞作生活,,且歷史悠久,被譽為世界超短裙的故鄉(xiāng),。
特色
村寨依山而建,,四周山巒起伏,林木蔥蔥,,一條清澈的小溪從寨旁流過,,民居布局合理,吊腳樓鱗次櫛比,。這里最為世人矚目的是每年一度的“茅人節(jié)”,。每年農(nóng)歷二月至三月,,成年男女青年不論年齡大小,結(jié)婚已否,,凡自己樂意都可以任意找與自己情意相投的伴侶結(jié)隊到茅人坡扎茅人,、對情歌、逗趣,。特別意合情投者,,則相互暗示,離群另尋靜處,。節(jié)日氣氛熱烈,、奔放、自由,、浪漫,。
節(jié)日
茅人節(jié)(古老的苗族情人節(jié))苗語為“撈沙麗”,又稱作“爬茅人坡”,、“插茅人”,。相傳,短裙苗族古時有本寨男女不通婚的習(xí)俗,,婚姻由父母包辦,,姑娘都要遠嫁他鄉(xiāng),許多同寨青梅竹馬的男女不得不勞燕分飛,。遠嫁的姑娘陽春三月均要返回娘家?guī)椭焊?。勞作之余,她們便帶著“三月粑”邀約寨里的未婚姑娘和小伙子到山上唱歌,,用歌聲抒發(fā)與心上人被迫分離,,遠嫁他鄉(xiāng)的傷悲,并勸告未嫁的妹妹不要遠嫁,,向情人傾訴內(nèi)心深處的思念,。唱到后來常常是淚水漣漣,泣不成聲,。為了表達對家鄉(xiāng)和情人的依戀,,她們用新的嫩綠枝葉和茅草扎成高低大小不等的“茅人”把,捆在杉樹桿上,,然后插在最高的山頂上,,一般插兩邊低排列,中間最高的象征大姐,,兩邊低的為妹妹,,寄予姐妹情意。 后來,,同寨的苗族男女可以通婚,,不用遠嫁了,,這一古老的習(xí)俗卻沿襲下來,變成了青年人談情擇偶的情 人節(jié),。每年農(nóng)歷三月至四月,,寨子里成年男女皆可結(jié)伴上坡游玩,對歌,,扎茅人,。無論婚否,只要情投意合,,兩情相悅,,便可另尋幽處。 特色看點
超短裙服飾:這里的苗族婦女上身是黑色斜襟湖藍折袖短衫,,頭戴自制青云布做成的“人”字形尖角帽,,一根絲織彩帶拴住帽子,頸部戴三至五根銀項鏈作裝飾,,下身圍著僅有五寸長的黑色百褶裙和一面齊踝的彩繡圍腰,。據(jù)說,很早的時候,,還未曾有布料,,為了抵御風(fēng)雨烈日,婦女們就用樹皮折成尖尖帽戴在頭上,,用芭蕉葉圍在身上,,后來有了布料,裙子的褶皺便沿襲傳統(tǒng)形式做成芭蕉葉的葉脈形狀,,天然無花紋圖案修飾,,又因終年要跋山涉水,上坡下田勞作,,天氣濕熱,,裙子便慢慢演化成五寸長的超短裙了。 搶親習(xí)俗:未婚的苗族青年男女,,如果彼此有意,,男的還可以“搶親”,,把女的直接搶到男家,,宰雞殺鴨,宴請親朋好友,,飲酒慶賀,。如果搶到半路姑娘改變主意,小伙子也只能乖乖地送姑娘回家,。 交通指南 可從貴陽新體育館坐車至榕江,,每天6:00發(fā)車,,車程約1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