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在圉難日益深重的形勢下,,新安小學14名學生在校長汪達之率領下,,積極響應中國共產(chǎn)黨抗日救國的偉大號召,組織新安旅行團,于1935年10月10日從淮安出發(fā),,踏上了宣傳抗日救亡的征途,。在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他們沖破國民黨頑固派的政治壓迫,,克服重重困難,,用文藝形式向千百萬人民群眾宣傳中國共產(chǎn)黨抗日救國的主張,動員民眾共赴國難,。皖南事變后,,他們轉移到蘇北抗日民主根據(jù)地,動員組織十數(shù)萬少年兒童參加革命斗爭,;解放戰(zhàn)爭中,,他們隨華東野戰(zhàn)軍轉戰(zhàn)蘇、魯,、冀,、豫等地,下濟南,、戰(zhàn)淮海,、渡長江、進上海,,迎來了新中國的誕生,;在完成了歷史使命以后,1952年5月在上海新旅和其它幾個文藝團體合并成上海歌劇院,。在長達17年的戰(zhàn)斗歲月里,,新旅途經(jīng)全國22個省、市,、區(qū),,踏遍祖國5萬里河山,為民族解放事業(yè)和新中國的誕生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受到了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的親切關懷和高度贊揚,。新旅的光輝業(yè)績,在我國青少年運動史上寫下了不朽的篇章,。
為對廣大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在1985年新旅建團50周年之際,由江蘇省,、淮陰市,、淮安縣三級撥款,,在新安小學原有新旅歷史展覽室的基礎上,興建了新安旅行團歷史陳列館,。館名由李一氓同志題寫,。陳列館面前兩側有對稱的長方形花圃?;ㄆ运闹苁撬募境G嗟狞S楊,。圃中玉蘭亭亭玉立,棕櫚樹秀麗挺拔,,龍柏婀娜多姿,,月季爭奇斗妍。館內(nèi)正廳,,正面有鐵樹,、五針松等盆景。兩邊各懸掛著一塊金絲絨匾額,,右邊為陶行知先生的名言:“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左邊是馮玉祥將軍對新旅的贊語:“人小志氣大,,愛國走天下”,金字熠熠生輝,。水泥地面中間是一朵蓮花圖案,寓意著新安旅行團是由河下蓮花街走向宣傳抗日救亡戰(zhàn)場的,。左邊序館陳列了部分中央領導同志及各界人士的題詞,,其中有毛澤東同志1946年5月20日給新旅復信的手跡和宋慶齡1979年給新旅陳列館的題詞。由新旅團員,、著名油畫家彭彬同志作的巨幅油畫“毛主席給新旅復信”,,畫面上的毛澤東和周恩來同志的形象栩栩如生。一幅用電子遙控的新旅17年工作路線圖,,示意著當年新旅輾轉22個省,、市、區(qū),,行程5萬里的路線,。
二樓過道墻上的大幅標語牌上是胡喬木同志1985年為新旅建團50周年題詞手跡:“新安旅行團的光榮歷程永遠是全國兒童的典范”。展覽廳內(nèi)展出了150余幅珍貴的歷史照片和120余件實物,、30幅繪畫以及報紙影印件等,,分六個部分形象地展示了新旅少年的光輝業(yè)績。
新安旅行團歷史陳列館珍藏的宋慶齡為新旅陳列館和新安小學分別題詞兩件被評定為省一級文物,。館中還藏有省二級文物8件,,三級文物22件,。其中有胡喬木、鄒家華等領導同志的題詞以及出發(fā)時所帶的小木箱,、新旅團徽等,。同時還藏有舒同、陸儼少,、沙孟海,、宋文治等著名書畫家的字畫100余件。
新安旅行團歷史陳列館自對外開放以來,,接待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廣大觀眾32萬人次,,還接待了來自美國、法國,、日本,、德國、秘魯,、阿扎尼亞等外賓及港澳臺同胞3000多人,。
新安旅行團歷史陳列館1987年被淮陰市人民政府列為淮陰市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5月被淮安市政府命名為“青少年教育基地”,,同年11月被淮陰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6年1月又被命名為“江蘇省學校德育基地”,。